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以地处平原地区的吕家坨矿采煤塌陷区为例,通过分析该区煤炭开采前、采煤塌陷后、塌陷治理后的景观格局,研究了煤炭开采破坏及治理引起的采煤塌陷区景观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煤炭并工开采前,该区以耕地为主,景观优势度较高;开采沉陷导致耕地破坏,农业景观格局由单一的耕地逐渐变得复杂无序;土地复垦治理后,景观格局向复杂有序的方向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再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徐州是一个开采百年以上的老煤矿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下沉、塌陷使耕地逐年减少,农田水利及公共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以徐州市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工作实践为基础,针对目前采煤塌陷地复垦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了使采煤塌陷地复垦投资机制良性运行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3.
谈采煤塌陷地的复垦--以徐州市贾汪区煤矿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汪是一个开采百年以上的老煤矿区,是江苏省主要煤炭基地.1949年以来贾汪煤田累计为国家提供原煤3.5亿余t,但也因采煤而造成塌陷土地7.52×103 hm2,占煤田面积37.6%.煤炭资源已近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已凸显成为发展的瓶颈,塌陷地复垦治理已刻不容缓,塌陷地复垦应选择的工程措施及其利用方向和层次尤应引为重视.根据近年来对贾汪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工作实践摸索,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贾汪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的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4.
靳婷 《矿山测量》2022,(1):97-100
针对东部高潜水位矿区多煤层开采导致重复塌陷、土源缺乏、易于积水等治理问题,文中在分析东部高潜水位厚煤层矿区采煤塌陷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采煤塌陷区的区位优势,提出了土地预治理、矸石充填、湿地景观构建、产业导入等综合治理措施,加快采煤塌陷地土地资源及时恢复利用和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为东部高潜水位厚煤层矿区采煤塌陷地治理提供一点...  相似文献   

5.
煤矿为国家生产大量煤炭的同时,也导致大量的农田形成了塌陷地。根据国家土地复垦法,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需要对其制定复垦方案,为下一步实施复垦,提供依据。然而,复垦边界的确定成为了关键,过小确定复垦面积,将导致部分塌陷地得不到恢复,过大的确定塌陷范围,使得塌陷影响较小的土地也被治理,浪费了国家和企业的资金。本文通过采煤塌陷地复垦边界的分析,为以后的复垦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蔡德水 《矿山测量》2020,48(4):132-135
高潜水位平原区开采沉陷造成大面积积水,土地复垦难度大、周期长。文中在与传统采煤塌陷地治理方法对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采煤塌陷地预复垦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通过构建井下煤炭开采和地面沉陷的时空关系,选择合适的施工时机,明确表土剥离-回填厚度,实现采煤塌陷地预复垦。采煤塌陷地预复垦可以降低积水对表土层的破坏,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土地损毁时间,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微山县人民政府对煤炭开采塌陷区的治理进行了可行的尝试,以恢复采煤塌陷地、增加耕地面积、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对塌陷地进行了复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与效益。  相似文献   

8.
贾汪是一个开采百年以上的老煤矿区,是江苏省主要煤炭基地。1949年以来贾汪煤田累计为国家提供原煤3 5亿余t ,但也因采煤而造成塌陷土地7 5 2×10 3 hm2 ,占煤田面积3 7 6%。煤炭资源已近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已凸显成为发展的瓶颈,塌陷地复垦治理已刻不容缓,塌陷地复垦应选择的工程措施及其利用方向和层次尤应引为重视。根据近年来对贾汪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工作实践摸索,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贾汪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的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井工矿众多,且多为多煤层开采,会引起地表多次塌陷,需对采煤塌陷地进行多次复垦。因此,针对多煤层开采引起的采煤塌陷编制高效合理的复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以山西省井工煤矿为例,根据塌陷土地预测结果进行复垦阶段划分,并采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对多次采煤塌陷土地进行了施工组织优化设计。通过研究发现应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多煤层开采塌陷土地复垦工程施工组织优化设计是可行的。通过绘制网络计划图,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效率,使多次塌陷土地多次复垦工作主次分明,清晰易懂。同时,网络图可以结合采矿时序、工艺和土地复垦实施效果等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淮南采煤塌陷区环境综合整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阎伍玖 《中国煤炭》2007,33(6):26-29
通过对淮南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并预测了采煤塌陷地现状与趋势,讨论了塌陷区环境综合整治与土地复垦的原则,提出了不同类型矿区采煤塌陷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策,以及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5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湖泥充填塌陷区在张楼村土地复垦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复垦方法分充填和非充填复垦,介绍了在采煤塌陷地治理中,采用充填复垦的方法,因地制宜,利用湖泥作为充填材料,通过绞吸式挖泥船及管道输送工艺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充填,待排水、固结、平整后复垦造地.其优点是:成本低、资源丰富、复垦成耕地的比率高、易为群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张双楼煤矿本着减少煤矸石占地量、增加耕地有效面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原则,积极探索煤矿塌陷区治理新途径,采取煤矸石深埋充填复垦塌陷地新技术,高质量地复垦了采煤塌陷地151亩。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以实际地形为基础,结合煤层地质及矿山开采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用地结构平衡表;复垦造出的耕地十分平整,达到耕地平整度标准;耕作层平均厚度在1.2 m左右,符合农作物根系活动所需土壤厚度要求;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类似塌陷区治理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3.
动态沉陷复垦在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潜水位地区采煤塌陷后陆地生态环境退变为水生生态环境,大面积采煤塌陷地在地表形成积水移动盆地,复垦难度大,复垦率低,运用动态沉陷复垦可提高复垦率,降低复垦费用,减少塌陷补偿费用,动态沉陷复垦在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具有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龙东煤矿采煤区地表塌陷的特点和规律,通过不断的优化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摸索出"科学利用采煤面上方土源进行采煤塌陷地复垦"新的复垦模式,该复垦模式成功复垦土地30多hm2,与采取其它复垦模式相比,可以节约土地复垦费用300余万元,缩短复垦周期一年半时间.  相似文献   

15.
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现状与分区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采煤塌陷地的状况及治理现状,依据区位原理对塌陷区的土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并对各区域塌陷地的土地复垦提出了进一步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煤炭技术》2021,40(7):1-4
以济宁市为例,在分析采煤塌陷现状及2020、2025年预测数据的基础上,从开采沉陷特点、塌陷区稳定性、土地利用影响等角度对高潜水位矿区采煤塌陷地损毁特征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适合于济宁市的采煤塌陷地治理边界判定标准,最终确定了适合济宁市的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结果表明:高潜水位矿区下沉范围大,积水严重;治理过程中需加强基本稳沉区与采动影响区的工作,避免末端治理;高潜水位矿区采煤塌陷形成的季节性积水、常年积水对农田、建筑等影响巨大,破坏方式与程度有别于其他区域。在考虑开采沉陷差异、未来开采以及地域性特点等前提下将济宁市采煤塌陷地划分为4个不同的功能区,并分区进行治理模式分析。  相似文献   

17.
塌陷区矸石充填复垦耕地覆土厚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中针对采煤塌陷地,应用农学、土壤学、以及植物营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取田间模拟试验的方法进行了煤矸石充填复垦耕地覆土厚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30cm的覆土厚度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50cm的覆土厚度对农作物的生长而言优于30cm,劣于70cm;而覆土厚度70cm、100cm、以及对照田块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70cm左右的覆土厚度是采煤塌陷区土壤重构较为经济合理的覆土厚度。  相似文献   

18.
煤炭和土地是工业与农业发展中同等宝贵的有限自然资源,也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产煤大国,同样也是土地塌陷面积大国,每年因采煤造成塌陷面积约1.3×104km2,采煤与塌陷是资源重叠区域资源、经济与生态环境失调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重点阐述了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关键技术构成以及山东各矿区在复垦治理上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采煤造成大量土地塌陷,生态资源、自然资源、旅游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制约了矿区经济的发展。针对各塌陷区的不同情况,解决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就是进行综合治理,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恢复和改善生态农业,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推进采煤塌陷地复垦 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 《煤》2008,17(6):50-52
文章分析了煤矿采煤塌陷机理和由此造成的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问题,探讨了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进行土地复垦的对策措施,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推进煤矿采煤塌陷地复垦工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