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缓冲区溢出漏洞是一类常见的软件漏洞,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危害非常大。本文针对这类漏洞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制文件动态插桩并根据程序运行状态来判定缓冲区溢出的检测方法,并实现了基于该方法的检测系统。通过分析缓冲区溢出的原理以及常见攻击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覆盖返回地址、虚函数表、异常处理链表以及溢出后执行特定API的缓冲区溢出检测方法。实验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检测到缓冲区溢出并定位溢出点从而辅助对漏洞原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缓冲区溢出漏洞精确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雷  李吉  李博洋 《电子学报》2008,36(11):2200-2204
 缓冲区溢出漏洞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严重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模型检测技术对代码中潜在的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精确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静态分析,先将对缓冲区漏洞的检测转化为对程序某个位置可达性的判定.然后,利用模型检测技术对可达性进行验证.基于GCC和Blast,我们使用这一方法构造了一个精确检测缓冲区溢出漏洞的原型系统.最后,使用该原型系统对wu-ftpd,minicom和CoreHTTP等三个实际应用程序进行了检测,结果不仅检测出了已知的漏洞,而且发现了一些新漏洞.  相似文献   

3.
在各种安全问题中,缓冲区溢出漏洞已成为主要问题之一。论文首先对缓冲区溢出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技术作了简单概述,然后借助IDAPRO这一强大的反汇编平台对二进制代码进行缓冲区溢出检测,并利用IDC脚本语言提取函数依赖关系图,最后给出了应用上述缓冲区溢出检测方法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4.
缓冲区溢出影响了软件的安全。检测缓冲区溢出漏洞对于提高软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源代码层面出发,针对循环结构提出了一种缓冲区溢出检测方法,以C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C程序中循环结构进行识别、简化、边界分析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对C程序中循环结构引起的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精准检测。  相似文献   

5.
文中提出了一种进程完整性的度量方法,并应用于软件漏洞的检测。该方法利用源码转换和函数调用时的状态信息来实现进程完整性的检测与分析,通过检查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完整性度量是否保持为真,来判断进程是否存在漏洞。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在不带来大的性能损失的情况下准确地检测出缓冲区溢出漏洞。  相似文献   

6.
Linux下缓冲区溢出的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是目前互联网上黑客使用最多的攻击手段之一。论文针对Linux平台,从Linux系统内存管理机制人手,解释了Linux系统下函数调用的方法,分析了缓冲区溢出产生的原因并阐明了缓冲区溢出产生的整个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缓冲区溢出的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种防止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分析了缓冲区的三种结构,简要总结了已有的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单、易实施的防御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于海霞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184+187-184,187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一些应用软件经常受到攻击,严重时候影响我们正常工作与生活,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缓冲区溢出的数据驱动型漏洞检测系统的研究,该系统用于检测,能对计算机系统提出一种保护措施,在系统实现过程中,应用模型及错误注入技术,为基于缓冲区溢出的数据驱动型漏洞检测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程序编码中防止缓冲区溢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各种网络攻击方法中较普遍且危害较严重的一种,文章分析了缓冲区攻击的原理,并从编程角度分析了造成缓冲区溢出的潜在漏洞,最后提出了在程序编写过程中防御缓冲区溢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危险的漏洞,在各个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广泛的存在。目前,缓冲区溢出漏洞已经成为一个针对软件的严重安全威胁。在溢出后攻击者通常可以获取到目标主机的最高权限,从而对目标主机发起各种各样的攻击。本文主要分析了缓冲区溢出漏洞的概念、原理,从几个方面分析和研究了目前常见的集中针对缓冲区溢出漏洞的检测的方法。最后对缓冲区溢出的未来研究热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编写更安全的C程序和提高已有C程序的安全性,对C库函数中易受缓冲区溢出攻击的脆弱函数进行了分析,分析它们可能产生缓冲区溢出时的特征及如何避免缓冲区溢出.实现了一种缓冲区溢出检测工具,能较准确地检测到C目的程序中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分析结果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飞  魏强  吴灏 《通信学报》2005,26(B01):116-120
对缓冲区溢出进行了分类,分析了缓冲区溢出需要的条件,接着针对运行时缓冲区边界定位问题,结合执行路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码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发现的体系结构,最后给出遏制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攻击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Shellcode变形规避的NIDS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今,缓冲区溢出攻击仍是网络上最普遍和有效的攻击方式之一,常见于恶意攻击者的手动攻击以及病毒蠕虫的自发攻击。随着NIDS的发展,普通的缓冲区溢出攻击能够用基于Shellcode匹配的手段进行检测。然而,Shellcode变形技术的出现使缓冲区溢出攻击拥有了躲避NIDS检测的能力。论文在NIDS传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Shellcode的各种变形手段,提出了针对性的检测技术,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嵌入式系统设计时由于成本和功耗等方面的考虑而较少重视安全性,而一般采用的软件防御方式无法满足嵌入式系统在实时性和可靠性上的要求,缓冲区溢出作为最常见的软件安全漏洞对嵌入式系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文中构建了一种基于细粒度指令流监控(FIFM)的硬件防御机制,通过虚拟执行单元虚拟执行程序,在攻击发生之前检测攻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FIFM能很好的防御典型的缓冲区溢出攻击,而且FIFM不需要修改程序,不破坏流水线完整性,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小,本文的防护机制可以应用于其他嵌入式系统设计中以动态防御缓冲区溢出攻击.  相似文献   

15.
林志强  王逸  茅兵  谢立 《电子学报》2007,35(5):882-889
通过多种技术的有效运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和透明的运行时缓冲区溢出防护工具集SafeBird,其包含SIET,LibsafeXP和SLI三个工具.SIET用于从可执行文件ELF的符号表中抽取全局变量的起始地址和大小信息.LibsafeXP作为对Libsafe扩展的动态链接库,包含C标准库中所有与缓冲区有关的函数的封装.这些封装的函数通过SIET提供的有关全局变量的信息,动态截获的有关堆变量的信息和以栈帧指针动态确定的栈变量的信息来防御缓冲区溢出攻击.SLI主要用于非干扰地完成对动态链接库函数的截获和注入LibsafeXP到被保护进程.与已有方法相比,SafeBird对被保护程序更透明:它工作在二进制级,既不需要源程序或者调试信息,也不需要终止和重起被保护软件.性能和有效性测试表明:SafeBird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动态的缓冲区溢出防御,而且性能代价也平均只有10%.  相似文献   

16.
首先解释缓冲区溢出的概念,从程序语言本身存在缺陷,不够健壮的角度出发,对缓冲区溢出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总结出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类型;最后,结合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类型,从系统管理和软件开发两个角度提出缓冲区溢出攻击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拥塞程度分级的速率调节算法.首先,对缓冲区进行多尺度排队分析,计算出缓冲区的溢出概率.其次,根据溢出概率的值,把节点拥塞程度分成三级.最后,针对每一级拥塞采取相应的速率调节方案来缓解拥塞.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缓解拥塞,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包投递率.  相似文献   

18.
Windows DEP数据执行保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冲区溢出漏洞是危害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漏洞之一,普遍存在于各类系统和应用软件中。操作系统中的数据执行保护(DEP,Data Execution Prevention)技术,是一项有效的安全保护技术,能够有效防范缓冲区溢出攻击,维护操作系统安全,但是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中通过一个突破数据执行保护,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成功执行注入代码的实例来说明数据执行保护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数据执行保护技术局限性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姜燕  刘娜 《电子设计工程》2013,21(8):148-150,153
基于解决缓冲区溢出这一普遍发生的网络安全漏洞的目的,通过软件、硬件技术层面的验证方法,结合人工检查、静态发现技术、动态防御技术等实验手段,得出了在向缓冲区中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数组边界检  相似文献   

20.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防范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首先解释了缓冲区溢出的概念,从程序语言本身存在缺陷,不够健壮的角度出发.对缓冲区溢出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再次,结合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类型,从系统管理和软件开发两个角度提出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