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煤与瓦斯突出阵面的推进过程及力学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用数学解析方法解出了石门揭煤条件下工作面前方含瓦斯煤体内的稳态应力场和动态应力场。对突出阵面推进过程中任一煤体质点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内起主要作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合煤样的破裂特性用断裂力学的方法分析了突出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球壳失稳假说并给出了突出发生的力学条件。并在突出模拟试验中进行了初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与煤层瓦斯压力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突出模拟实验中出现突出时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的临界值,可以确定煤层发生突出需要达到的瓦斯压力临界值.本文通过现场钻取煤样,并在试验室进行了不同瓦斯压力下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测定,发现煤样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与煤中的瓦斯压力呈线性关系.根据这一发现,石门揭煤之前的预排瓦斯过程中,只要用少量的实验就可以确定局部煤层瓦斯压力应该降到多少就可以安全揭开煤层,为石门揭煤进行突出预测和预排瓦斯过程中定量检测其防突效果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河北省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采掘活动,并讨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煤巷卸压带对煤和瓦斯突出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岩石力学、弹塑性力学等有关知识,探讨了煤巷卸压区对煤和瓦斯突出发生的作用机理,建立了煤层界面的应力分布状态方程以及煤巷卸压带和地应力、瓦斯压力、煤强度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煤苍卸压区中煤体稳定性的条件,表明:煤和瓦斯突出与工作面前方卸压区的大小有关,突出危险性预测就是检测卸压区的大小,现行防突措施的有效性取决于采取措施后卸压区的长度是否足以防止突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分析瓦斯突出相关因素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瓦斯地质的研究中,对瓦斯突出相关因素的分析日趋完善,怎样掌握各相关因素对突出的制约性,已经是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重点。本文试图从此论点入手,寻求预防突出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寨隧道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及揭煤施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新寨隧道地质勘测得到的煤系地层煤与瓦斯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对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借鉴国内外揭煤施工的各种方法,设计了综合揭煤措施,对高瓦斯隧道煤系地层进行安全施工。可为类似条件下揭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鱼田堡煤矿和白皎煤矿历年突出资料进行统计和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煤和瓦斯突出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关系。发现煤和瓦斯突出年分布具有周期性,燕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有关;讨论了太阳黑子活动影响煤和瓦斯突出的机理;最后就如何利用太阳黑子活动周期预防煤和瓦斯突出了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控制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初步分析了各类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对各类构造带发生的典型突出实例做了统计.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控制作用的研究,一百多年来多是定性的分析和统计研究,而定量化的研究还处在初步尝试阶段.指出在定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导开展对地质构造控制煤与瓦斯突出发生作用机理的定量化研究,深入分析构造应力场、煤岩破裂场和瓦斯运移场耦合演化动力学规律是该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电磁辐射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原理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研究了瓦斯对电磁辐射(EME)的影响规律及影响机制,对电磁辐射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原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煤体变形破裂时,电磁辐射与煤岩体的载荷及变形破裂过程密切相关,煤体中的瓦斯能使电磁辐射增强,瓦斯在煤体中的流动及冲击能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强度和脉冲数两项指标综合反映了工作面丧方煤体的突出危险程度,用电磁辐射法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是可行的,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在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等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梅田矿区煤与瓦斯突出机理进行了探讨,并从地质构造作用、煤层赋存条件、采掘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本矿区突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煤体结构为基础的煤与瓦斯突出简化力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计算了煤与瓦斯突出中作用于煤体的动力和煤体本身的阻力,建立了以煤体结构为基础的煤与瓦斯突出简化力学模型,定量讨论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力学过程,并给出了其构造煤临界厚度判据  相似文献   

12.
神经网络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确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与瓦斯突出是地应力、瓦斯和煤岩力学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作用过程属于非线性问题,使用常规方法确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采用三率法,研究了大平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得出了预测突出的敏感指标及临界值;通过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模型,选取样本、训练样本和识别样本,并与现场实际对比,对用常规方法所确定的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可以使用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和确定突出预测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河北省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采掘活动,并讨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祁东矿多发生小型突出且地点多在构造应力区的现状,采用划分地质单元方法评价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结果表明:4个地质单元瓦斯赋存条件和主控因素不同,25次突出集中发生的第Ⅱ单元,主控因素为地应力;测试了原岩地应力场特征,发生多次突出的中央回风下山巷道走向为近SN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夹角大,掘进过程中煤体承受应力较大,构造煤发育;对比同一埋深其它已揭露煤层区域,在瓦斯含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动力现象差异很大;这些都证实瓦斯不是突出的主要动力来源,突出主要动力来源为构造应力,这也决定了不会发生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对瓦斯预测和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煤与瓦斯突出的特征和控制因素,提高煤矿防突工作的针对性,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了新安煤田内义煤集团的4个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近年来发生的瓦斯动力现象,综合分析得出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具有以小型突出为主、突出前有预兆并受作业方式诱导、突出点附近瓦斯质量体积和瓦斯压力高、易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和煤层变化带的特征;分析总结了埋藏深度、瓦斯赋存、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构造软煤、作业工艺是控制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为该煤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煤与瓦斯突出的特征和控制因素,提高煤矿防突工作的针对性,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了新安煤田内义煤集团的4个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近年来发生的瓦斯动力现象,综合分析得出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具有以小型突出为主、突出前有预兆并受作业方式诱导、突出点附近瓦斯质量体积和瓦斯压力高、易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和煤层变化带的特征;分析总结了埋藏深度、瓦斯赋存、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构造软煤、作业工艺是控制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为该煤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瓦斯地质的研究中,对瓦斯突出相关因素的分析日趋完善,怎样掌握各相关因素对突出的制约性,已经是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重点。本文试图从此论点入手,寻求预防突出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煤和瓦斯突出机理的流变假说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前煤和瓦斯突出机理的假说,都是在弹性力学基础上建立的,缺少时间因素,难于完满地解释突出的发生发展过程。作者通过对含瓦斯煤样在三维受力状态下流变特性的研究,得出了含瓦斯煤样蠕变行为的数学模型,能够比较好地阐明突出的机理。实验表明,突出煤和非突出煤其流变行为并无本质区别,只要条件具备,各类煤层都有产生突出的可能。含瓦斯煤蠕变方程的导出为建立广义的突出危险综合指标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煤岩固—气耦合的流变力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分析煤与瓦斯延迟突出机理,讨论了煤层瓦斯流动特性,认为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突出空洞内的瓦斯和突出空洞附近煤体中的瓦斯均在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而提出原煤吸附瓦斯贡献系数k并建立了煤层瓦斯流动的质量守恒方程;基于煤岩流变力学实验,提出了讨论煤岩流变力学性质的广义弹粘塑性组合模型。最后,建立了可以用来研究煤与瓦斯延迟突出机理的含瓦斯煤固-气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应用瓦斯地质单元法划分突出危险区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地质条件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地点呈区域性分布,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要以瓦斯地质为基础.在长虹公司地质勘探时期的瓦斯地质资料统计,以及二1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长虹井田二1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和瓦斯地质规律.从瓦斯地质角度对长虹公司二1煤层煤与瓦斯的突出现象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长虹公司二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指标及其临界值,进而将井田划为3个相互独立的瓦斯地质单元;根据瓦斯地质单元法划分突出危险区域的方法,最后对该矿的突出危险区域与非突出危险区域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