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搅拌反应釜装置是化工机械三大典型设备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等众多工业领域。对搅拌槽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是优化反应器设计的基础,对于工业装置的放大设计更具有指导意义。国内外对搅拌槽内流体流动展开了广泛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但大多数并没有考虑温度场对流场的影响。而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搅拌槽搅内温度的分布对许多化学反应(如聚合反应)都进行极为重要,温度的不均匀会导致产量的下降或副反应的增加,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了解其温度分布的详细信息是非常必要的。设计反应器… 相似文献
3.
4.
探究楼宇排列方式对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的影响,可为实际楼宇排列以及天然气管道敷设提供一定的依据。针对天然气管道的泄漏,采用不发生反应的组分输运模型和标准的湍流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 (CFD),建立了简化的三维几何模型和天然气泄漏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通过瞬态模拟探讨了等高、由高向低、由低向高三种楼宇不同排列方式对天然气泄漏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气从泄漏孔喷出后顺着楼体贴壁流动进行扩散,楼宇排列方式从泄漏口方向由高向低可有效减缓天然气扩散;由低到高排列时,后方较高建筑相当于一个天然屏障阻碍天然气扩散,使得天然气在楼体间加速积聚,会造成较大安全隐患。因此,在天然气管道敷设设计时,尽量将天然气主管道敷设在较高建筑物的一侧。 相似文献
5.
以短管蜂窝夹套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了短管排列方式改变对夹套静应力的影响及热应力-机械场对夹套结构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夹套疲劳寿命的校核。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试验条件下,三角形排列方式短管蜂窝夹套结构的总体应力为212.382 MPa,最大当量应力值为266.512 MPa,内筒体内陷量为0.854 mm,外壳外凸量为0.579 mm;正方形排列方式短管蜂窝夹套结构的总体应力为170.215 MPa,最大当量应力值为199.982 MPa,内筒体内陷量为1.573 mm,外壳外凸量为1.183 mm。2种短管排列方式的蜂窝夹套结构均满足强度要求和疲劳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6.
7.
8.
9.
叶轮式搅拌反应器有很广泛的应用 ,其内部的流动是很复杂的三维流动 ,该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搅拌反应器内流体的三维流动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 ,在分析计算中采用了移动网格技术 ,这种方法不需要实验数据辅助 ,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可以看出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也可以直接计算出流体的流动形态 ,这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搅拌反应器内复杂的流动情况 ,为搅拌反应器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手段 相似文献
10.
对搅拌槽内的重要参数———气泡直径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搅拌槽内排出流区和循环区内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在模拟过程中仅考虑了湍流动能耗散率对气泡大小的影响,没有考虑到气泡自身的凝并和循环过程,所以在循环区中模拟值比实验值稍大。 相似文献
11.
12.
在役聚苯乙烯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差较大,产品质量不稳定,需要对该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利用CFD软件包ANSYS/FLOTRAN计算了该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场和温度场,找出了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设备改造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为了考察粒子冲击钻井过程中,粒子流经钻头喷嘴的加速过程和流场分布规律,应用Fluent对粒子进入喷嘴后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运用标准κ-ε双方程模型,对双锥度喷嘴粒子射流流场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射流压力、围压、粒子直径和粒子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粒子射流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子射流加速主要发生在喷嘴收缩段,在等速核前缘速度达到最大。粒子喷射速度和单位时间内通过喷嘴的粒子动能随射流压力增大而增加;粒子浓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喷嘴的粒子动能越大,破岩效率升高,但粒子浓度过大会导致其流动性差,反而不利于破岩。因此,粒子浓度对其冲击破岩效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破岩过程中哪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进气结构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反应器来说至关重要。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单文氏管和不同管径多文氏管进气结构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反应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侧进气时,单个文丘里布气结构的脱硫塔内偏流现象严重,入口影响区段长;采用多管文丘里布气结构时,入口段偏流现象明显降低;调整多管文丘里的管径大小分布,提升管内的流场可变得更为均匀。按速度分布不均匀度指标优化多文丘里管的管径分布比用流量偏差系数的更好,所得脱硫塔内流场分布更均匀,入口影响区段更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