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声波处理焦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学伟  宁平  陈玉保  黄东宾 《有色金属》2003,55(Z1):127-129
研究超声技术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技术可以有效地降解焦化废水中的氨氮,用超声处理后的焦化废水对活性污泥没有生物毒性,可以与活性污泥处理法联合使用,超声技术与活性污泥法联用为处理焦化废水中氨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超声辐照-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中COD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利  陈亚雄  宁平  梁波 《有色金属》2003,55(Z1):140-142
研究超声辐照-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焦化废水.经超声辐照-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中COD降解率比单独采用活性污泥法明显提高,COD总降解率由45%升高到81%.反应液曝气、初始COD浓度及声能密度对焦化废水中COD超声降解效果影响明显.曝气有利于超声降解;初始浓度越低,有机物的降解率越高,但绝对COD去除量越少;声能密度高,COD降解率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SBR条件下焦化废水治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泰安焦化厂经蒸氨除油预处理后的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用SBR法处理焦化废水的可行性及其运行特征。在实验室内考察了SBR操作模式和曝气时间等条件变化时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及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BR法在操作模式为瞬时进水-缺氧搅拌4h-曝气16h-停曝搅拌2.5h-沉淀排水1.5h条件下处理焦化废水,对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焦化废水中剩余氨水氨氮含量高,在进入生化处理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否则生化反应无法进行。本工程采用蒸馏法对剩余氨水进行生化处理前的预处理,可有效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含量,使之达到生化处理可接纳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高玉红  梁亚男  辛景 《煤炭技术》2013,(10):193-194
采用铁屑/焦炭法对焦化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pH值、反应时间、铁炭投加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处理焦化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条件。出水的COD和氨氮等指标都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铁屑/焦炭法可作为焦化废水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酱菜废水作为研究水质,分别研究了电解法、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酱菜废水;联用处理酱菜废水的COD、氨氮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3.2%、98%和92%。  相似文献   

7.
针对焦化废水为含氰废水的特性,从焦化厂处理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和油泥中分离出能降解氰的细菌8株,并对其降解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CN-浓度为25mg/L经8小时处理后,0602菌株对CN-的去除率达99.96%。  相似文献   

8.
以泰安焦化厂经蒸氨除油预处理后的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用SBR法处理焦化废水的可行性及其运行特征。在实验室内考察了不同的进水负荷、加入粉煤灰等条件变化时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及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BR反应器的出水用粉煤灰吸附后,可进一步提高COD、色度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炸药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并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活性炭与厌氧生化联合法、Fenton与活性炭吸附联合法、萃取与活性污泥联合法、厌氧与好氧联合法等几种组合处理方案,指出多种方法的组合将是今后炸药废水处理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膜生物反应器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和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A2O+MBR"处理焦化废水技术路线更为先进合理;在生化工艺段出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COD平均值为213.15 mg/L,氨氮值能达到低于10 mg/L的水平;以MBR出水水质计算,"A2O+MBR"系统对有机物具有90%以上的去除率;MBR出水水质稳定,结合深度生化技术的MBR工艺提高了整个生化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1.
焦化废水是一种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降解有机废水.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一些主要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石灰调节pH-蒸气吹脱法处理V2O5产生的高浓度氨氮废水.结果表明:在废水氨氮含量高达14.5g/L的情况下.用石灰调节pH=11.8,吹脱温度95℃以上.蒸气吹脱3.5h,可使废水的氨氮脱除率达99.5%以上,处理后的废水氨氮含量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氨氮回收率达93%,回收的氨水可用于沉钒工艺.处理后的废水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焦化厂面临干熄焦及废水零排放的双重政策压力,而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可以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本研究采用配煤法以山东气肥煤、太西无烟煤和大同弱黏煤为原料,通过调整原料配比及工艺条件制备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最佳活性炭。以强度、碘值及亚甲基蓝值为指标,确定活性炭最佳原料配比。用已制备的活性炭对焦化废水进行动态吸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动态吸附焦化废水流速为10 mL/min,活性炭床层高度为400 mm较为合理,5~#活性炭静态和动态焦化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因此,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用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原料配比山东气肥煤:太西无烟煤:大同弱黏煤为3:4:3,炭化温度为600℃,活化温度为890℃,烧失率为59.8%。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活性污泥法在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煤气厂处理含酚废水失败的教训及成功的经验,并对活性污泥法处理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物膜系统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好氧(A-O)生物膜工艺进行焦化废水的试验,通过对进水、厌氧出水、好氧出水氨氮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检测分析,得出了系统去除COD和氨氮的效果曲线。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去除焦化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均大于90%,氨氮的去除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炼焦行业的焦化废水属于高氨氮废水,含有酚、氰、苯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为达到国家对焦化废水排放的标准,减轻环境污染,对某煤焦化厂原废水处理系统各单体构筑物的处理能力进行分析、校核,确定废水处理系统中A/O生化工艺部分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均小于设计规范是造成废水排放不达标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一套好氧池和回沉池,优化处理工艺流程、投加相应药剂等措施,最终在实验室阶段获得较优的出水污染物指标,可为该煤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的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是我国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以铵盐为浸取剂的稀土浸出 工艺导致大量氨氮残留 于闭矿场,易随水体迁移造成氨氮污染,对闭矿场铵盐淋洗液进行脱氮是修复稀土矿 山氨氮污染的有效方法。 综述 了物理化学脱氮方法及其原理,其中吹脱法、膜处理法、湿式氧化法和化学沉淀法适 用于较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预处 理,离子交换法和折点氯化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可采用不同物理化学 脱氮工艺组合的方法实现稀土 闭矿场淋出废水的脱氮处理,但物理化学方法普遍成本偏高,易造成二次污染。 介绍 了传统生物脱氮工艺,主要包括 三段活性污泥、A / O 与 A2 / O、SBR 工艺及生物膜法,传统生物脱氮具有成本低 廉、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但脱氮工艺 流程较复杂、脱氮效率偏低。 论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同步硝化反硝 化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及其脱氮 原理,相较于传统生物脱氮,采用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可缩短脱氮流程、节省药剂消耗 、提高脱氮效率,在风化壳淋积型 稀土闭矿场铵盐淋出液的脱氮处理上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采用多种脱氮方法 联合并开发新型工艺是风化壳 淋积型稀土矿闭矿场脱氮的发展趋势。 总结了稀土闭矿场淋出液脱氮的方法及基本 原理,以期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 矿闭矿场氨氮的绿色高效脱除提供一定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CMBR)技术处理拜城县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焦化废水,该工艺采用最新的管式膜技术,强化处理能力,能充分发挥生化反应器特点,使生化池处理效率提高30%~50%.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可以在不蒸氨的情况下使出水中的氨氮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取代蒸氨系统.  相似文献   

19.
光合细菌法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合细菌具有在黑暗好氧和光照厌氧条件下合成与代谢的特点。通过试验证明,光合细菌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适应性强、去除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处理焦化废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焦化废水具有水量大、难降解、水质复杂和处理成本高等特点,且随着"两山论"、"零排放"和GB 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新理念、新标准的提出,传统深度处理技术已难以使焦化废水处理达标;为了使焦化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探讨了以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磁混凝技术和聚瓷膜分离技术为核心的单元深度处理新技术及其相互耦合深度处理新技术;分析了新型臭氧催化剂和新型臭氧反应设备、新型重介质、新型膜材料和新型膜结构分别作为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磁混凝技术和聚瓷膜分离技术的重要特征;介绍了3种单元新型深度处理技术及其分别耦合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指出耦合新型处理技术可以使焦化废水处理后稳定达到废水排放标准或废水回用标准,总结了不同技术的绿色环保、处理成本低、矿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短流程和运行稳定等技术优势。根据单元深度处理新技术及其分别耦合新技术的特点,形成了完善和成熟的集成技术工艺包,这将是今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新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