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打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固体功能材料"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依托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对无机固体功能材料专业实验室进行规划与建设,强化符合培养方案和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环节。在硬件规划与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软件建设,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  相似文献   

2.
吉林化工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无机固体功能材料与金属表面科学与技术作为两个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为了完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大学科"专业建设,着重探讨了有机高分子材料方面的教学的融入对促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成都工业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创建于1953年,是我国模具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是全国高工专的示范专业、四川省精品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是四川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0多年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教学改革成果和办学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中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高工专材料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建设的构想,认为:高工专材料专业的改革应该体现工程教育的教育思想,材料专业的建设应该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的需要,其专业方向要体现新型工程材料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构建以国家精品课程为标准进行课程建设,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讨论材料类特色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途径与措施,建议修订培养计划、强化毕业生市场竞争能力、优化教学团队和特色专业建设,正确处理基础工科课程群与特色课程群的关系,结合专业主干课程群和专业综合课程群进行特色课程群建设。  相似文献   

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2001年,教学机构设置有: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物理教研室和物理实验中心。本科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物理学”3个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广西高校优质专业,并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自治区重点学科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  相似文献   

8.
成都工业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创建于1953年,是我国模具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是全国高工专的示范专业、四川省精品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是四川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0多年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教学改革成果和办学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在多年的教学中尽管利用了多媒体技术、虚拟动画、实操视频等现代教育手段,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依然不尽人意,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感到困惑,无主动学习的动力。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示范专业群建设改革课程,课题组探求在教学活动中采取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把班级分组,以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角色。通过实践,该课程的建设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建设现代化材料专业实验室,更新实验设备,增加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和创新性强的实验项目,是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文章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现状,提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意义、思路、内容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总结以往的资料以及10多年来的新发展,讨论了0维物料对聚合物复合的结构特征,层间结构材料的层间有机化插入,以及制备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特别对粘土体系的层间结构特征和有机化插入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总结概述了近10年来研究团队在材料微结构计算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简述了计算材料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对计算材料学在各个领域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计算材料学在材料微结构研究中的作用,研究对象的尺度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途径等.最后基于目前计算材料学的应用现状,对其发展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Bitumen Stabilized Materials (BSMs)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rough significantly reduced energy consumption,reduced emissions and reuse of high percentage of RAP and recycled pavement materials. In order for these materials to be cost effective,their life-cycle performance needs to be proven. Durability of BSMs is a long-term phenomena that requires consideration during mix design. Time is very important variable for performance consideration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durability and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BSMs include the mineral aggregates,binder and mixture compositions. In this study,the important,but less understood aspects of durability properties of BSMs were investigated. These include wear and tear of mineral aggregates,age-hardening of binder (foamed bitumen and bitumen emulsion) and moisture susceptibility of typical mix composition. The wear and tear was investigated using Durability Mill Index (DMI) test,binder ageing was investigated for short and long-term effect,and moisture susceptibility was investigated by pulsing water pressures using new device i.e. moisture induction simulation test (MIST). The accelerated moisture conditioning simulates field conditions whereafter retained shear properties a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found that durability of mineral aggregates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by the type and nature of mineral composition. The ageing of binder occurred in both short and long-term conditions,with short-term effects being dominating the foamed bitumen properties during laboratory production. Moisture susceptibility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mix compositions of aggregates blends with and without RAP,with different bitumen binder types (foamed bitumen or bitumen emulsion) and active filler type (cement or lime) and contents. The evaluation and ranking of mixes which are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to moisture damage was done using retained cohesion (RC) after dry and wet monotonic triaxial testing.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奇异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两个方向的交叉人才培养为例,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阐述与剖析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两个方向交叉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探索与实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结合材料力学组合变形中的偏心拉压内容设计的偏心拉压实验项目,并利用两种偏心拉压试件分别测定试件偏心距e和材料的弹性模量E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使实验与理论教学有机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历史上各个时代材料生产的演变透视,分析材料力学这门科学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以及科学前辈们对材料力学理论发展所做的贡献,再现人类科学进步,从而导出科学发展的步骤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油画材料技法的发展 ,在西方有一相当长的历史演化过程 ,它发展到 16世纪 ,材料和技术方法 ,有了较大的进步 ,以至使意大利画家为代表的大师们能很好的发挥其技法优势 ,这种较成熟的技法经过一个相当长时间应用 ,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到了 17世纪 ,完全用油调制色粉制成媒介结合剂用来作画的画家日见增多 ,最终普及起来  相似文献   

19.
磷石膏的综合利用不仅能解决磷石膏的堆放问题而且还能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磷石膏改性及其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介绍了磷石膏预处理包括超声改性、有机改性及聚合物接枝改性等;探讨了磷石膏/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熔融共混、溶液原位聚合、热压成型及本体聚合;讨论了磷石膏/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导电性能及吸湿性能;最后对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磷石膏在高分子材料中应用研究将成为解决磷石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利用DEAE—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对塔罗油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罗油中含有14.0%的中性组分(其中含有3.6%的皂化物和10.4%的不皂化物),67.4%的弱酸性组分和3.4%的强酸性组分。塔罗油的化学组成与马尾松磨木浆丙酮抽出物的化学组成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