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新型储氢材料─纳米炭纤维的制备及其储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流动催化法和高压容积法对纳米炭纤维的大量制备及其储氢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利用在小型装置上优化的制备工艺参数,在反应空间扩大7倍的中型装置中可以实现纳米炭纤维的大量制备 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扰流管能够改变炉管中的气流状态,从而影响纳米炭纤维的直径和产率 扰流管放置在适宜的区域,能够得到直径较细、纯净、碳源转化率达30%的纳米炭纤维 实验发现纳米炭纤维的表面处理是影响其储氢性能的主要因素,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纳米炭纤维,其储氢容量达到 10%  相似文献   

2.
纳米碳纤维的储氢性能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主要阐述了流动催化剂法制备的纳米炭纤维的储氢特性,发现在室温下纳米炭纤维可以快速大量吸氢。纳米炭纤维的储氢量远远高于目前各种储氢材料的储氢容量。  相似文献   

3.
纳米炭纤维的储氢性能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阐述了用流动催化剂法制备的纳米炭纤维的储氢特性,发现在室温下纳米炭纤维可以快速大量吸氢纳米炭纤维的储氢量远远高于目前各种储氢材料的储氢容量100nm左右的炭纤维的储氢容量高达10%以上(质量分数),如此高的储氢容量使其在燃料电池等方面具有厂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为了充分利用氢能使用的分散性及不连续性等优点,必须解决氢的储存及运输问题,储氢材料则可能是可供选择的最佳方法。储氢材料的研究是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具有高储氢容量的纳米炭纤维的研究将促进氢能的发展。 本项目以具有高储氢能力的纳米炭纤维的制备和储氢特性研究为目标,利用气相流动催化法和高压容积法对纳米炭纤维  相似文献   

5.
纳米碳管储氢机理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流动催化剂法制备的平均直径为6nm的多壁纲米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NTs)进行纯化处理,提纯后的多壁纳米碳管利用透射电镜(TEM)表征和电化学储氢研究。同时对该纳米碳管电极进行了自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多壁纳米碳管具有奶高的电化学储氢容量(739mAh/g),但氢与多壁纳米碳管之间的作用力很微弱,氢很容易从多壁纳米碳管中逃逸出。另外,通过对多壁纳米碳管的气相储氢性能的测试,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纳米碳管电化学储氢和气相储氢的主要吸附机理相同,即都是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6.
机械球磨法是纳米储氢材料制备和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机械球磨法制备的材料具有纳米化、合金化和非晶化等优良特性,储氢材料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得到改善。机械球磨法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使其成为制备纳米储氢材料的理想方法之一。简要介绍了机械球磨法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机械球磨法在制备纳米储氢材料方面的应用,并对影响机械球磨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于机械球磨法在制备纳米储氢材料领域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纳米碳管电化学储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4,他引:4  
纳米碳管的储氢是近年来纳米碳管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纳米碳管储氢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气相法,另一种是电化学法。本文对纳米碳管电化学储氢的基本原理、纳米碳管电化学储氢的理论计算以及氢与纳米碳管的相互作用机制,特别是目前单壁和多壁纳米碳管电化学储氢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利用其电化学储氢特性作为高性能电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TiFe基储氢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以Ti、Fe粉为原料制备TiFe基储氢合金。详细考察了机械合金化法制备TiFe纳米储氢合金的制备工艺,分析了球磨过程中球磨气氛、球磨介质、转速、球料比以及球磨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及粒度分布等方法研究了合金体系的相结构、微观组织形貌和粒度等。  相似文献   

9.
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差分法和二维导热模型计算了圆柱形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内部储氢过程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空气换热型储氢装置内部的合金反应床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场,吸氢时储氢装置中心部位的温度最高,需要强化其芯部换热条件,以提高储氢装置的储放氢性能.对比研究了铸态以及甩带快淬工艺制备 TiV0.41 Fe0.09Mn1.5合金吸放氢循环寿命,表明甩带快淬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储氢合金的吸放氢循环性能.以甩带快淬工艺制备的TiV0.41Fe0.09Mn1.5合金为工质的储氢装置,经过3 600次吸放氢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10.
罗晓东  张静  靳晓磊  胡宾宾 《材料导报》2007,21(Z2):118-120,135
对狭义的储氢材料进行了简要介绍,总结归纳了金属氢化物、纳米储氢材料和配位氢化物等几种主要储氢材料的特点.概述了制备储氢材料所用的几种主要方法:高温熔炼法、机械合金化法、氢化燃烧合成法、化学合成法和烧结法,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展望了未来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镁基储氢合金粉末的微包覆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出一种方法,在含F^-的酸性溶液中,成功地在镁基储氢合金粉末颗粒表面包覆一层Ni-P复合层,并给出了最佳包覆条件,可以容易而有效地控制包覆量。包覆层有磷的含量为3-5%,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包覆层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纤维储氢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1,他引:25  
用自行研制的碳纳米纤维在特制的不锈钢高压回路中进行了吸附储氢的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经适当处理的碳纳米纤维的储氢能力最高可达到9.99W/%为目前常用的储合金LaNi的7倍,显示出 大应用前景。碳纳米纤维储氢机理尚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储氢合金表面包铜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化学镀铜法对储氢合金进行表面包覆,用包覆粉制成的储氢电极,其放电容量,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均得到了改善,1C全充放循环100次,容量仅下降5%,未包覆粉制成的电极,其容量相应地损失了21%,用此包覆粉组装有Ni/MH电池,1C/0.2C达到95%,1C全充放循环200周期,容量衰减20%,此外,初步探讨了储氢合金表面包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4.
非化学计量LaNi5型储氢合金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富La混合稀土与Ni、Co、Mg等元素组合,获得了一种非化学计量LaNi5型储氢合金、用金相、XRD和SEM-EDX等方法分析了该合金的组织结构,研究了合金的气相储氢特性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6MPa氢压和温度29℃下,该合金的储氢量达到1.58%(质量分数),该合金的放电容量为380mAh/g。经3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55%,该合金的基体是CaCu5型结构的LaNi5相,但有第二相(LaMg)Ni3析出,这种第二相的形成是导致该合金大容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分形学体现了科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提出了碳纳米管束的分形结构,并将该结构应用于碳纳米管的储氢问题。研究表明,分形碳管束的储氢体积密度高于普通碳管束,并且,通常只需要1级分形结构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储氢性能。此外,该文通过对不同分形形式的比较,发现内部包含七个碳管的分形结构的储氢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6.
超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储氢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以高硫焦为原料,通过L9(34)正交设计,制备出一系列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系统地测定了氢在93K~293K、0MPa~7MPa范围内,在SBET为3886m2/g的超级活性炭上的一组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 ,吸附等温线具有Ⅰ-型等温线特征且储氢效果良好,其中在293K/5MPa、93K/6MP a的条件下,储氢质量分数分别达1.9W/%、9.8W/ %.一定条件下的等量吸附线研究表明,氢在超级活性炭上的等量吸附热较小,且主要集中在4.8kJ*mol-1~6.5k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