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证明,在分析流域侵蚀产沙和预测发展趋势的研究中,选择一种既有理论依据,又能反映客观实际的计算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决定着计算结果的精度和计算成果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流域治理的发展方向。在众多类模型中,物理成因模型概念清楚,意义明确,应用方便,适应性强,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模拟方法之一。鉴于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及环境因素的复杂性,该类模型也有需经改进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重力侵蚀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中占很大比例.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重力侵蚀产沙的现状,指出重力侵蚀主要受黄土的岩性、土坡结构等内部条件和降雨、温度变化等外部条件影响,提出应加强重力侵蚀机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对重力侵蚀进行系统观测,并重视小型重力侵蚀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植被与地形对侵蚀产沙耦合影响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坡面内的植被与地形对侵蚀产沙影响,表现为共同改变某一坡面单元的上坡来水及其侵蚀动力,通常难以分离,呈现典型耦合作用特征。两者单独与侵蚀产沙的关系已较明确,但对侵蚀产沙的耦合影响则研究薄弱。在概述植被、地形各自对侵蚀产沙影响的基础上,从坡面和流域两个空间尺度,梳理了两者对侵蚀产沙耦合影响的相关成果,从理论认识、试验方法和监测技术三方面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点推动该研究的具体对策,即:1引入反映多因素对侵蚀产沙耦合影响的预报模型参数;2搭建近自然坡面的植被镶嵌覆盖非均质试验小区;3开发侵蚀水动力参数高效量测技术等,以期为在侵蚀产沙过程机制与预报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昊明  蔡强国 《泥沙研究》2004,(2):76-80,F003
介绍了国内外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及国内外泥沙来源的主要研究方法;介绍了侵蚀泥沙的坡面~河道运移过程、坡面~河道耦合关系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当前河道泥沙存蓄与输移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该领域目前研究的现状;对比分析了目前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中几个主要模型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提出了我国未来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中应注重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东北地区17座水库为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关性分析、主成分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流域形态、土壤性质等各种因子对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并明确了原因中的主导因素,从而推断出减少各因子对水库所在区域的扰动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证水土资源平衡。  相似文献   

6.
施加聚丙烯酰胺后坡长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纪根  雷廷武  蔡强国 《水利学报》2004,35(1):0057-0061
坡长是影响坡面径流和水流侵蚀产沙的重要地貌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一系列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坡长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试验中测取了3种雨强(50mm/h、100mm/h、150mm/h)、4种坡度(5°、10°、20°、25°)、4种当量坡长(8m、16m、24m、40m)和5种地表处理(对照、麦草覆盖和3种聚丙烯酰胺覆盖度)的产流和产沙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雨强、地表处理和坡度下,坡长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黄河中游大型煤田开发对侵蚀和产沙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河中游大型煤田开发对振兴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侵蚀产沙也将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黄河中游大型煤田开发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开发概况,进行了土壤试验、人工降雨模拟试验、开矿与非开矿流域水文泥沙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煤田开发后侵蚀和产沙明显增加,开矿后与开矿前相比,土壤侵蚀增加1.34 ̄12.7倍,相似降雨洪水产沙量增加50-80%,而且颗粒变粗,推移质泥沙增多,高含沙水流出现机遇增加,泥沙  相似文献   

8.
吕二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天水吕二沟流域22年实测水文泥沙数据为基础,从降水~侵蚀产沙、径流~产沙关系入手,统计分析了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流域径流和侵蚀产沙在年内的分布与降水的季节分配和植被生长发育期有关;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年际变化是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全面实施和小流域林草植被面积的增加,流域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逐渐减少。从单次降水~径流、降水~侵蚀产沙关系曲线来看,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发挥着明显的减水、减沙效益,为流域的综合治理、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胜利  康玲玲 《人民黄河》1999,21(12):15-17
从形成高浓度粗泥沙水流机理出发,综合分析了不同地层侵蚀产沙对黄河粗泥沙的影响。分析认为,风沙和基岩产沙对黄河粗泥沙均有一定影响,但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黄土。风沙,基岩,黄土产沙的综合作用量同浓度粗泥沙水流的重要原因,因此应从整体上综合治理多沙粗沙区。  相似文献   

10.
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进展和GIS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的发展 ,侵蚀产沙模型与GIS的结合成为必然 ;作者阐述了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基于GIS的侵蚀产沙模型 :RUSLE、WEPP、ANSWERS等模型的主要内容、特点及适用范围 ,并对我国以陡坡为代表基于GIS的侵蚀产沙模型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提出了目前侵蚀产沙模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基于GIS的侵蚀产沙模型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能反映侵蚀产沙时空过程的、基于GIS的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构成黄土高原侵蚀环境的两大主导因素。时间上的继承性、空间上的明显区位分异、大陆性季风气候以及独特的侵蚀产沙因素的区域组合等构成了该地区侵蚀环境的基本特征,尤以植被和降雨这两个主要侵蚀因子的地带性分异明显,属于地带性因素;其它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则属非地带性因素。受这一环境的影响,该地区的侵蚀产沙的时空分布也表现出明显的分异规律,其中的多沙粗沙区就是诸因素独特组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流域侵蚀产沙模型研究动态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月红  谢崇宝  干平  于琪洋  余新晓 《泥沙研究》2007,6(3):75-80,F0003
土壤侵蚀模型是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有效工具.本文将流域土壤侵蚀模型分为经验模型、理论模型和随机模型,并从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流域土壤侵蚀经验模型、理论模型的发展历程以及随机模型的研究现状,以期能吸收国内外已有经验,促进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并依此为基础对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砾石对赣北红土工程锥状堆积体侵蚀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赣北红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合不同砾石质量百分数(0%、10%、20%、30%)、不同降雨强度(1.0、1.5、2.0、2.5mm/min)的室内模拟试验,对开发建设项目中散乱锥状堆积体的产流产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强度下,含砾石堆积体(10%、20%、30%)的产流时间要明显小于不含砾石堆积体(0%)的产流时间;砾石对径流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径流率与降雨强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降雨强度≥1.5mm/min的条件下,四种砾石含量堆积体的侵蚀速率在一场60min的降雨中主要经历"浮土冲刷"、"形成结皮"、"可蚀性泥沙减少"和"结皮破坏"四个阶段;一场降雨后堆积体总产沙量随砾石质量百分数的变化依次为0%10%20%30%,砾石能够促进堆积体的坡面侵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日益重视,土壤侵蚀产沙数学模型作为土壤流失评价预测和流域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成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建设、流域管理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我国土壤侵蚀产沙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及进展作了综述,重点介绍近年关于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展望了土壤侵蚀产沙数学模型研究趋势,提出了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研发中需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经验模型指标体系,不同区域尺度的土壤侵蚀产沙数学模型设计和开发,土壤侵蚀模拟尺度转换关键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水土流失试验观测方法的改进等相关科学与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流域侵蚀产沙过程随尺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寻求不同尺度下侵蚀产沙过程的变化规律和普遍规律,是进行尺度转换的基础。本文以岔巴沟流域及其团山沟径流场实测水文数据为基础,探讨了不同尺度下流域径流过程、侵蚀产沙过程、水沙关系随尺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峁坡、全坡面、毛沟、支沟、干沟的径流和泥沙分析表明,全坡面将流域径流过程、侵蚀产沙过程、水沙关系有机的区分开为坡面和沟道两种类型的变化过程,而全坡面又对毛沟的径流和泥沙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模拟降雨条件下工程堆积体产流产沙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取江西红壤为研究对象,设计四种降雨强度(1.0、1.5、2.0、2.5mm/min)与四种砾石含量百分数(0%、10%、20%、30%)相组合,在室内通过降雨试验对坡顶平台有车碾压堆积体在降雨过程中的流速、径流含沙量和侵蚀速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堆积体坡面径流流速在整个降雨过程中大体上处于稳定波动状态,是降雨强度和砾石含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得到了流速与降雨强度和砾石含量的关系式;径流含沙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可被描述为先增大—再小幅度减小—再稳定—再急剧减小—最后小幅度上升的趋势,同时分析得到了坡顶平台有车碾压堆积体出现二次侵蚀的临界时间为降雨后48min左右;侵蚀速率随着降雨强度和砾石含量的增大均会增大,拟合了侵蚀速率与降雨强度和砾石含量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7.
流域侵蚀产沙模拟研究中的尺度转换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影响侵蚀产沙过程的因素在时空上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和变异性,增加了不同尺度间侵蚀产沙模拟的复杂性。尺度转换定义为不同尺度间信息传送,是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他尺度上的现象。尺度转换是进行不同尺度间侵蚀产沙模拟的关键所在。认识侵蚀产沙过程中的尺度转换方法是进行不同尺度间侵蚀产沙模拟和尺度转换的基础。本文在介绍了侵蚀产沙的尺度特征后,对侵蚀产沙尺度转换的类型和理论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还强调了尺度转换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概述 黄土丘陵沟壑区作为我国乃至全球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问题造成了黄河下游河道严重淤积、行洪压力不断增大,严重阻碍了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西部开发战略实施和生态重建的要求,加大黄土丘陵沟壑区治理力度迫在眉睫。然而关于黄土丘陵沟壑区治理实践中的许多应用基础问题仍未解决,  相似文献   

19.
工程堆积体边坡侵蚀产沙是生产建设项目区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以土质边坡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雨强(1. 0 mm/min、2. 5 mm/min)不同砾石质量含量(10%~30%)条件下风沙区工程堆积体土石质边坡径流强度与流速特征及其对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雨强下径流强度随砾石含量增大先减后增,10%砾石含量堆积体边坡径流强度较土质边坡降低3. 3%~38. 6%,20%~30%砾石含量堆积体坡面径流强度较土质坡面增加7. 7%~94. 7%。(2)含砾石边坡流速较土质边坡降低0~45. 8%。1. 0~2. 0 mm/min雨强下,流速随砾石含量增大变化趋势与径流强度一致,而在2. 5 mm/min雨强下则持续减小。(3)土质边坡流速与径流强度关系可通过幂函数描述(P 0. 01),而砾石含量越高,雨强越大时,二者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形式(P 0. 01)。(4)次降雨产沙量与径流流速、径流强度及其二者交互项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其中,流速可作为预测风沙区工程堆积体土石质边坡次降雨侵蚀产沙量的最优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堆积体土石质边坡侵蚀产沙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不同自然带影响侵蚀产沙的各项地带性因子的组合关系入手,从宏观上对我国流域侵蚀产沙的地带性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我国流域产沙模数随纬度和经度变化的曲线,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