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了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硫酸三 发分别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吡啶氯化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及十六烷基吡啶氯化物的二元混合体系的混合胶束形成和表面张力降低的效能。混合胶束形成可用Rubingh的非理想事胶不理论一描述。由华西苑、Rosen和朱瑶导出的有关二元混合体系在γcmc方面产生协同效应的两个条件可以从所建立的二元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方程得到并且是等价的,对二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自实验结果说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否则将得出不正确的表面张力数据,从而得到错误的有关阳离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低聚表面活性剂--两亲分子表面活性的突破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Gemini表面活性剂将两个单链单头基普通表面活性剂在离子头基处通过化学键联接在一起,从而阻抑了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过程中的头基分离力,极大地提高其表面活性。针对当前为提高表面活性而进行的大量尝试而言,Gemini表面活性剂是概念上的突破,因而被誉为新一代的表面活笥剂。由于这种特殊的分子结构,Gimini表面活性剂通常生成比其单链单头基表面活性剂更低曲率的分子聚集体,这造成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  相似文献   

4.
将非理想混有附理论与Szyszkowski方程相结合建立了二元混合活性剂体系的表面张力方程。应用于四个阴/阳离子二元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完全符合,混合体系在表面张力降低效率方面的中 效应可以中表面有附自由能的下降和碳氢链在界面所占面积的减小来解释边四个体系是十圩醇聚氧乙醚硫酸三惭醇铵分别(1)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十二烷基吡啶氯化物,(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4)十  相似文献   

5.
李歆 《应用化工》2013,(2):316-319
以单链表面活性剂SCT及1,3-丙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取代反应,合成了4种含三嗪环的磺酸盐Gemini型表面活性剂Cn-3-Cn(n=6,8,12,14),测定了25℃时4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Cn-3-Cn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随着疏水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小,C12-3-C12(实际疏水基碳原子数为14)达到最小值7.23×10-5mol/L,当实际疏水基中碳原子数增加到16时,CMC有所增加。同传统单烷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比,该类表面活性剂的CMC值低1~2个数量级,显示出很高的表面活性。此外,表面张力随着疏水烷基链长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最低γcmc为35.48 mN/m。  相似文献   

6.
关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由表面活性剂本身的化学结构和溶液表面吸附层的分子排列、构型,考查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质——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得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表面最外层基团的本性是决定表面张力的主要因素”的结论,提供预测溶液表面张力的原理与规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硫酸三乙醇铵分别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吡啶氯化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及十六烷基吡啶氯化物的二元混合体系的混合胶束形成和表面张力降低的效能(γcme)。混合胶束形成可用Rubingh的非理想混合胶束理论来描述。由华西苑、Rosen和朱瑶导出的有关二元混合体系在γcmc方面产生协同效应的两个条件可以从所建立的二元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方程得到并且是等价的。对二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随着烷基链长的增加,混合胶束中的相互作用参数βM较混合单层中的相互作用参数βS下降更快,从而将失去γcmc方面的协同效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EO基团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混合体系的沉淀或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临界胶束浓度(cmc)、最低表面张力(γcmc)、表面吸附(Γ)、表面膜强度和表面润湿等,介绍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的表面活性。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消除了同电荷之间的斥力,形成了正、负电荷间的引力,十分有利于两种表面活性剂离子间的缔合,同时还增加了疏水性。因此,在适宜条件下,可以使胶团更容易形成,表面(或界面)上吸附量增加,使得复配溶液具有很低的表面和界面张力,提高表面活性。不仅等摩尔比的混合溶液的cmc和γcmc显著下降,非等摩尔混合也使cmc减小、γcmc降低。等摩尔混合溶液表面吸附层分子摩尔比近于1∶1,其他不同比例时,表(界)面层摩尔比在大多数情形中仍接近1∶1。吸咐层呈等比组成时达到最大电性吸引,表(界)面吸附量趋于饱和。与此同时,由于吸附层中分子间静电吸引力的较强相互作用,还使得表面膜机械强度增加,并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动态表面张力研究方法,对不同质量比的烷基苯磺酸胺盐和椰子油二乙醇酰胺进了行研究,并利用2种数学模型对动态吸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吸附过程分成不同时区的数学模型能更好的体现表面活性剂的动态吸附过程,为表面活性剂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提供预测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大分子混合溶液的表面活性及增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大分子混合溶液的表面活性和增溶作用,由于表面活性剂与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浓度曲线存在两个临界点,增溶作用在第一临界点时就发生。而第一个临界点时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其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11.
以腰果酚为原料分别与环氧氯丙烷、三甲胺进行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腰果酚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单因素实验得到优化反应条件为:n(腰果酚):n(环氧氯丙烷):n(三甲胺)=1:1.6:1.6、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下产率达到56%。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利用四苯硼钠返滴定法测定了阳离子表面活性荆中季铵盐含量为80%;在(298.15±0.5)K下。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γ)。结果表明.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4.83mmol·L^-1,γCMC为28.62mN·m^-1.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2.
13.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吗啉和溴代烷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m-6-m,m=10,12),并用IR和1HNMR表征了其结构。测得28℃时,12-6-12和10-6-10的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26.45 mN/m和25.55 mN/m;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0 mmol/L和3.1 mmol/L;pC20值分别为3.48和3.03;比表面过剩(Γmax)分别为2.72×10-6mol/m2和2.80×10-6mol/m2;分子最小截面积(Amin)分别为0.611 nm2和0.593 nm2。结果表明,该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相同离子头基及烷基链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相比,CMC低一个数量级,γCMC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4.
非理想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表面张力方程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理想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混合吸附单层的组成随体相组成的变化可通过单点参数法确定。这使得能够根据构成二元混合体系的单一表面活性剂有γ-logC关系和混合体系的一个表面张力数据,应用所建立的表面张力方程预测不同体相组成和浓度的非理想二元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15.
姜小明  丁宁  旷爱忠 《精细化工》2011,28(12):1159-1163
以N,N-二甲基丙二胺、1-溴-十四烷、辛酸等为原料,通过酰化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3个非对称双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IR和1HNMR表征了中间体和目标产物。酰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投料比n(正辛酸)∶n(N,N-二甲基丙二胺)=1∶1.1,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0 h。目标产物的最低表面张力(γCMC)均在20~30mN/m,临界胶束浓度(CMC)均在10-5~10-6 mol/L,γCMC和CMC均远低于结构类似单尾表面活性剂的γCMC和CMC。双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泡沫半衰期(T1/2)为22~31 min,泡沫稳定性强于单尾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胶体性质,给出了浓度与表面活性剂团簇结构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特别是含弱碱性氮的两性表面生剂的表面活性和临界胶束浓度(cmc)随体系PH不同而变化。当体系PH等于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等电点时,两性活性剂在表面上的排列最紧密、cmc达到最低值。还讨论了其他影响cmc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了以烯丙基聚醚和七甲基聚三硅氧烷为原料的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中原料烯丙基聚醚中EO的聚合度、产品浓度与产品的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作为农药喷雾助剂,其最合理的EO聚合度的取值应该在4~8之间。当其浓度达到0.04%aq时,即可使溶液的表面张力达到21~22mN/m,从而使药液在叶片表面获得良好的润湿和铺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亲水基、憎水基的性质、HLB值、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链的构型等结构因素对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的影响。同时简述了外界因素对表面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25℃条件下商品化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PF-CGS在纯水、饱和NaCl盐水及含1000mg·L-1Ca2+、Mg2+的饱和NaCl盐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行为,并对上述条件下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在130℃下热滚16h后测定表面张力以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与在纯水中的表面活性相比,随着无机盐的加入,PF-CGS溶液的CMC、C20和γCMC均降低,表面活性升高;经高温老化后的PF-CGS溶液的(CMC无明显变化,但CMC和C20均比老化前有所下降,表面活性有一定程度提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高温、高盐不会削弱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PF-CGS的表面活性,该类表面活性剂完全可以适用于高温、高盐的油气开采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