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大麦发芽过程中热稳定蛋白质的变化及部分生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麦中的热稳定蛋白质具有独特的生理生化特性,对大麦品质有重要影响,而且其耐热性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本文建立了热稳定蛋白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对其在大麦发芽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部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结果表明,种子中热稳定蛋白含量在发芽过程中先降后升,在焙焦后下降,且总量呈减少趋势.麦芽中热稳定蛋白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约40 ku和10 ku两个区域;具有对内蛋白水解酶的稳定性;且其中某些组分能够抑制外源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Bradford法和SDS-PAGE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直观地比较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同品种大麦中热稳定蛋白质与萌发过程中泡沫蛋白质的含量及组成.结果显示,大麦中热稳定蛋白质含量与大麦总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同品种大麦在热稳定蛋白质及泡沫蛋白质含量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其蛋白质组成基本相同;在发芽过程中,高蛋白质含量大麦中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Bradford法和SDS-PAGE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直观地比较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同品种大麦中热稳定蛋白质与萌发过程中泡沫蛋白质的含量及组成。结果显示,大麦中热稳定蛋白质含量与大麦总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同品种大麦在热稳定蛋白质及泡沫蛋白质含量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其蛋白质组成基本相同;在发芽过程中,高蛋白质含量大麦中的泡沫蛋白质含量略高于低蛋白质含量的大麦。此实验数据及方法可为评估大麦以及预测麦芽和啤酒泡沫的品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热休克蛋白作为机体在受到胁迫状况时而合成的一类蛋白质,在遗传学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热休克蛋白的研究概况,对小麦中热休克蛋白家族的结构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综述。重点分析热休克蛋白在小麦中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分子伴侣功能、诱导机体耐受性以及维持细胞的稳定状态,并对小麦热休克蛋白在延缓机体衰老、作为生物标记物和自身免疫病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k-卡拉胶是一种从麒麟藻属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聚合物,在食品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概述了近年来k-卡拉胶的研究进展;讨论了k-卡拉胶的制备方法、类型、化学结构和热可逆凝胶转变过程,k-卡拉胶的功能特性,包括流变学特性、与蛋白反应性、胶凝性、稳定性、复配性及毒理学性质;总结了目前k-卡拉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及典型实例,并对k-卡拉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预分散型环保助剂CLP5250,在丙烯酸酯橡胶中作为硫化剂,具有非常优良的焦烧特性。当其完全替代HDC使用时,使用CLP5250硫化胶具有同使用HDC硫化胶相当的拉伸特性和耐油性能,更好的热老化和压变性能,且撕裂强度优于使用HDC的硫化胶。利用这些特性,可以延长混炼胶的储存时间,大大减少挤出过程中的焦烧风险,适合生产性能优良的挤出制品。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剂法提取花生蛋白,研究pH值对花生蛋白热致凝胶特性(凝胶硬度、持水性、动态流变性质、凝胶作用力)和部分结构性质(表面疏水性、游离巯基、内源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3时花生蛋白凝胶具有最大的凝胶硬度、持水性和储能模量;在中性和碱性范围内,pH值为8时花生蛋白凝胶的硬度、持水性和储能模量最高。花生蛋白凝胶溶解度测定结果表明,疏水相互作用在花生蛋白凝胶形成过程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二硫键其次。分析花生蛋白的结构性质可知,pH值为3时花生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含量最高,且花生蛋白内源荧光光谱发生了明显的红移;而在中性和碱性范围内,pH值为8时花生蛋白表面疏水性最强,游离巯基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制漆 (涂料 )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CODcr等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水量少且变化大的特点 ,废水末端治理投资大、技术不成熟。某中型制漆 (涂料 )企业 ,通过实施积极的污染物产生源头控制措施 ,极大削减了废水排放量 ;末端治理采用物化 +生化工艺 ,对高浓度树脂水强化预处理过程 ,利用生活污水和特殊营养物对工业废水进行调配 ,提高了综合废水的可生化性 ,使最终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大麦表面存在多种微生物,其中镰刀霉菌及其分泌的真菌毒素会对制麦过程及麦芽品质产生影响。为了消除镰刀霉菌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MRS选择性培养基从大麦表面分离筛选出一株对镰刀霉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根据菌株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命名为BY66。在制麦过程中,添加0.5 mL/kg的BY66发酵液能使禾谷镰刀霉的生物量和呕吐毒素含量分别降低56.2%和79.1%。BY66发酵液能消除禾谷镰刀霉菌在大麦发芽和麦芽质量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与侵染大麦相比,添加0.5 mL/kg BY66发酵液后的大麦发芽率提高了31%。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AB363745.1)分泌蛋白对麦汁浊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澳大利亚Gairdner大麦所携带的主要微生物——黄曲霉(AB363745.1)生长过程中所分泌的蛋白对麦汁浊度的影响。通过Sephadex G-25和DEAE-52对黄曲霉(AB363745.1)所分泌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找出了能显著影响麦汁浊度的蛋白。结果表明,当此蛋白质量浓度为0.2 mg/L时,可使麦汁浊度升高39.2%;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其为单亚基蛋白,分子质量为80 ku。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力的变化,考察了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国产甘啤4号大麦为试验材料,分别考察了发芽时间、发芽温度及浸麦度对大麦发芽过程中α-淀粉酶活力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三水平三因素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了大麦发芽条件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考察了各因素对α-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在温度16.8℃,发芽时间103.6 h,浸麦度46.5%时,α-淀粉酶活力最高,为56.12 U/g,且在一定发芽时间内温度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以铁皮石斛成熟未开裂果实中的种子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种子的萌发情况以及小苗增殖情况,通过组织快繁的方式获得了铁皮石斛壮苗.研究表明,铁皮石斛种子无菌发芽的最适培养基为WPM培养基,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3MS+香蕉泥(200 g/L)+蔗糖(30 g/L),快速繁殖过程无需添加激素.组培快繁技术的成功为铁皮石斛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海洋污泥中筛选得到的Aeromonas sp.F3所产的胞外酶对胶原蛋白有水解作用.以海洋微生物Aeromonas sp.F3为酶源,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其所产的胶原酶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该胶原酶的酶解条件及热稳定性,并对该胶原酶水解鱼皮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Aeromonas sp.F3源胶原酶在50℃热处...  相似文献   

14.
对从麦麸中提取的穿山龙薯蓣皂苷酶进行分离提纯并对其酶性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酶的分子质量约为65 ku;该酶不仅能水解穿山龙薯蓣皂苷的α-鼠李糖基,也能水解人参皂苷Rc的20-O-α-阿拉伯糖基和3-O-β-葡萄糖基,酶反应的最佳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5.  相似文献   

15.
萌动对植物籽粒营养成分的影响及荞麦萌动食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有关萌动对植物籽粒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现状。豆谷类经适当萌动处理后,各种营养成分都有很大变化,从而提高了其生物学效价和保健功能,且在萌动过程中,很多酶被激活,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和良好的口感。荞麦萌动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萌动时间的增加,总蛋白质含量呈下降的趋势,氨基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逐渐增加,且抗氧化活性也随之增强。提出了萌动荞麦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及今后的应用途径,分析了开发利用荞麦萌动食品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两种菌产皂苷糖苷酶的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生物Absidiasp.D0d菌产的薯蓣皂苷糖苷酶(RhaD)和微生物Absidiasp.A3r菌产的黄芪皂苷糖苷酶(RhaA)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它们的酶性质做了比较。RhaD的分子质量是59 ku,最适反应pH是5.0,pH稳定范围是3.0~8.0;最适反应温度是40℃,在60℃以下稳定。金属离子Na+、K+对酶反应基本没有影响,Mg2+、Zn2+、Ca2+、Cu2+、Fe3+对酶反应有抑制作用。酶反应动力学参数Km为19.26 mmol/L,Vmax为1.23 mmol/(L.h)。RhaA的分子质量是54 ku,最适反应pH是5.0,pH稳定范围是3.0~6.0;最适反应温度是40℃,在60℃以下稳定,Mg2+和Ca2+对RhaA的酶反应没有影响,Fe3+、Cu2+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酶反应动力学参数Km为17.86 mmol/L,Vmax为1.18 mmol/(L.h)。RhaD只能水解与穿山龙薯蓣皂苷母环结构相似的异螺甾烷醇型的皂苷上的α-鼠李糖,不能水解pNP--αL-Rha。RhaA仅水解四环三萜环阿屯烷型的黄芪皂苷16上的α-鼠李糖,不能水解pNP--αL-Rha。  相似文献   

17.
白头翁皂苷糖苷酶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实验对由Absidiasp.B00菌产的白头翁皂苷糖苷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电泳纯酶蛋白,并对该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分子质量约为79 ku,酶反应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5.0和40℃,在40℃以下,pH 3.0~7.0条件下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Na+、K+、Mg2+、Ca2+对酶反应的影响不大,而Fe3+、Zn2+、Cu2+对其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酶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vmax=0.16 mmol/(L.h),km=7.17 mmol/L。  相似文献   

18.
选用扬158等四个不同类型的小(大)麦品种,进行催芽后采用晾晒干燥的方法降低种子含水量进行控芽。结果表明,蒋发芽种子的含水量降低至30%以下时种子发芽停止,但重新吸水发芽时随含水量降低发芽速度和发芽率均下降,而对成苗后幼苗素质没有不良影响。其中短期控芽将含水量降至20-30%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19.
麦冬多糖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纯化了Absidia sp.O84s菌产的麦冬多糖糖苷酶,并对其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蛋白的分子质量为72 ku,最适pH为5.0,在pH 4.0~8.0范围内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20~55℃范围内稳定。Ca+、K+、Na+、Fe3+、Mg2+Zn2+对该酶活性没有影响,Cu2+对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酶反应动力学参数Vmax=0.131 5 mmol/(h.L),Km=2.375 mmol/L。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质小麦的粘度与品质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测定53 个不同品质小麦样品的粘度值、发芽率和脂肪酸值等品质劣变指标,分析了发芽率、脂肪酸值和粘度之间的关系,并认为脂肪酸值、发芽率、感观分析及品尝评分结果都能较好地说明粮食的陈化程度和品质状况,而粘度值用于评价小麦的品质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