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三个不同地方和古建筑的青砖瓦试样进行检测分析。在对样品造成较小损伤的的前提下,获得了各样品的特征光谱,发现青砖青瓦中含有Ca,Fe,Na等元素,对3种样品不同元素特征谱线强度分析表明不同样品内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法能够对文物损伤很小的情况下,快速的检测文物材料的组成元素及含量,能够为文物材料成分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ICP-OES法测定钛铁合金中钛元素方法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分析谱线、仪器工作参数、样品溶液稀释浓度3个条件对钛元素稳定性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分别确定了3条钛元素分析谱线的最佳工作参数与样品溶液的最佳检测浓度。按照每条分析谱线的最佳仪器测定条件、测定浓度对试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条分析谱线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均小于0.80%,加标回收率在98.7%~106.5%之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合金钢中多种元素的X-荧光光谱分析法,包括分析文件的设计,标准试样的选择,基体的元素干扰,谱线重叠和有吸收增强效应时的校正问题,并对同一合金样品的不同分析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及管道组成件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是低合金钢,而低合金钢中硼元素对于石油金属管道及组成件的冲击韧性、淬透性、硬度和抗张力等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研究了低合金钢中痕量元素硼的测定,通过选定合适的样品消解方法、样品酸度、仪器最佳测定条件和分析谱线波长,采取安捷伦FACT谱线拟合技术来消除干扰元素影响,以达到准确测定的效果。本方法经回收率及标准样品测定试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樊帆  吴学伟 《山西化工》2021,(1):40-41,60
选取某钼选厂不同平台的地质样品,经国家标准方法定值,使用压样机将样品压制成片,在X射线荧光光谱仪上建立测定某钼选厂地质样品中Pb元素的工作曲线.为消除基体效应、粒度效应,将样品研磨至74μm(200目)以下,消除样品中各元素之间的谱线干扰.Pb元素的检出限为4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0.76%~4.46%.对某钼选厂地...  相似文献   

6.
程剑剑 《江西化工》2006,6(2):43-45
采用示波极谱二次导数部分,来测定岩石样品中的微量钼,提高钼元素的分析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镁牺牲阳极中铝、硅、锌、锰、铁、铜和镍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能量扫描,根据样品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确定谱线重叠干扰系数。通过分析标准样品,对仪器的灵敏系数进行了重新校正,建立了镁牺牲阳极中元素含量的测定模板。精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常量待测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内,微量待测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0%以内。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测定结果与现行国家标准方法的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电镀金层中Ag、Cd、Co、Cr、Cu、Fe、Ni、Pb、Sn、Zn元素质量分数的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溶解样品,在分析条件下对各元素的多条分析谱线进行比较,选择线性最好、测量结果最稳定的分析谱线建立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0.999 9,对各杂质元素质量分数为0.05%的标准样品进行11次测量得到的RSD1.2%,杂质元素质量分数检出限0.001%,回收率在98.4%~101.5%之间。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快速,并能同时进行多种元素测定等,适用于日常生产检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同时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的常量元素,通过选定合适的样品消解方法、样品酸度、仪器最佳测定条件和分析谱线波长,来达到准确测定的效果。方法经回收率及标准样品测定试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化工设计通讯》2017,(2):108-109
样品经过氧化钠熔融分解,水提取,过滤除去铝、硅、磷等基体元素及大量的钠盐,减小了基体元素及共存元素的干扰,在硝酸介质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稀土矿石中15种稀土元素。研究了不同分解样品的方法、分析谱线、仪器工作条件等因素对稀土元素的测定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过氧化钠熔融分解样品,在5%硝酸介质中,用ICP–OES直接测定稀土矿石中15种稀土元素,以稀土矿石国家标准物质(GBW07158、GBW 07161、GBW 07188)做准确度实验,各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小于相对误差允许限。对未知样品的测定,测定结果与等离子质谱仪的测定结果、外检结果对比,其相对偏差小于允许限,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