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竹红菌乙素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红菌乙素是光敏性化合物,但在竹红菌中含量低,且难分离提纯。用重结晶方法从竹红菌中分离提纯竹红菌甲素,在碱的催化下竹红菌甲素脱水生成乙素,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转化率,用1HNMR和13CNMR确定其结构是竹红菌乙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Triton-X-100非离子型胶束增溶生红菌乙素及其两种溴代物,发现该胶束对HB的基态和激发态都有保护作用;(1)HB基态的ρKa升高;(2)荧光量子产率增大。这使其光敏反应产生的活性中间体^1O2和.OH的产额增加,从而增强了其光敏活性。  相似文献   

3.
磺化竹红菌素对蛋白质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研究了磺化竹红菌素对多种蛋白质在溶液状态下的荧光猝灭过程。结果表明,磺化竹红菌素对多种蛋白质荧光猝灭服从Sten-Volmer曲线。实验观察了温度、粘度、pH值和盐酸胍对荧光猝灭过程的影响。由于磺化竹红菌素是一两性分子,对于不同蛋白具有不同猝灭过程;磺化竹红菌素对蛋白质的荧光猝灭常数Kq在10^13mol/L.s^-1左右,这说明,磺化竹红菌素是一种比其它蛋白质荧光猝灭剂更加有效的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4.
胆红素IX_α(胆红素)是哺乳动物体内血红素的代谢产物,由于它与小儿黄疸病光疗的直接关系,以及近来发现它在体内可能作为生物抗氧剂,所以一直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在非质子溶剂中胆红素的光氧化可以生成胆绿素IX_α(胆绿素)及一系列单吡咯、双吡咯的衍生物。对于生成单、双吡咯小分子衍生物,用类型Ⅱ(~1O_2为中间体)的光氧化机制很好解释,但对胆绿素的生成到底是经过单重态氧途径,还是离子自由基途径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合成了金刚烷修饰的竹红菌乙素衍生物,利用环糊精聚合物与金刚烷基团间的包结作用制备了基于竹红菌乙素的水溶性光敏体系,并通过顺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该光敏体系的活性氧产生能力.  相似文献   

6.
竹红菌甲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在生理pH值条件下,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H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UV—Vis吸收光谱中HA的吸收峰蓝移,表明HA的存在使BSA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荧光光谱结果表明,BSA的存在对于HA的荧光发射峰具有一定的影响。双分子猝灭速率常数为1.65×10^12L·(mol·s)^-1,表明HA与BSA相互作用发生在HA与BSA分子外部的氨基酸残基之间,与BSA分子内部结构没有直接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测定竹红菌乙素(HB)在Triton X-100(TX-100)胶束中的光谱性质及增溶情况,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得到HB在该体系下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通过HB荧光强度的变化得到增溶情况。在TX-100胶束体系中,竹红菌乙素吸收峰的位置稍有红移且峰型变宽,且荧光发射峰的峰型和峰位均没有大的变化,但最大发射峰强度明显降低。在TX-100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8.5μmol·L-1时,HB的最大增溶浓度为50μmol·L-1,得到HB在低浓度TX-100胶束体系中的增溶曲线。该测定方法能够为简单生物模型体系提供一些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纳米银对荧光染料曙红的荧光猝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较高温度下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100 nm的胶态纳米银,研究了在水溶液条件下其对荧光染料曙红荧光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浓度的纳米银与荧光素溶液作用后可使荧光强度减弱,并且其猝火效成随纳米银粒子粒径的减小、纳米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发现溶液pH的升高可使该体系荧光猝灭减小.并从分子结构及纳米银表面局域场和无辐射通道等方面对荧光强度变化的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研究了化合物13-SO3Na-DDHA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实验证明:化合物中羰基的还原电位与pH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直线的斜率为60mV/pH。并证明了此过程为一步两电子、两质子还原过程:Q+2H^++2e=QH2.DMF作为非质子溶剂,具有很好的稳定自由基的作用。向缓冲溶液中加入DMF后,化合物13-SO3Na-DDHA为两步单电子还原过程,相应溶液中的光诱导电子转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葡萄糖基化竹红菌素的合成和E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巯基乙酸取代的竹红菌乙素和氨基葡萄糖为反应物,只用一步就合成了一种新型葡萄糖修饰的竹红菌乙素.氨基葡萄糖的取代改善了竹红菌乙素的水溶性及其在光疗窗口的吸收,并保持了其产生1O2、O2·-、·OH和半醌负离子自由基的光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合成了几种带不同组成比吖啶基三元共聚物的基础上,对其溶液和薄膜的吸收与荧光发光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上述薄膜在含有卤素阴离子溶液中的荧光猝灭问题,发现含有不同吖啶组成比的薄膜对不同卤素离子具有不同的选择性,过多或过少吖啶含量的薄膜均对选择性的识别卤素阴离子不利,只有在某种特定组成条件下方能得到最佳、具有特征识别阴离子能力的薄膜器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对两种不同的2-芳基苯并 唑化合物溶液荧光被四氯化碳所猝灭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多种途径研究表明该猝灭过程具有光诱导电子转移性质,工作还利用此电子转移所形成的活泼自由基来引发烯类单体的聚合,得到了有一定聚合度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两种吖啶及吖啶橙盐类小分子化合物和带有吖啶盐的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它们在溶液中的荧光被卤素离子猝来的问题,发现它们能强烈地被碘离子所猝灭而不易被氯离子猝灭,表明这类化合物有可能用于在有氯离子存在条件下对碘、溴离子的检测,对荧光猝灭机理进行的研究发现,卤素离子的猝灭能力并不和它们对发光化合物的系间窜越和三重态的生成等有关,而是和阴离子对极化分子的作用减弱了分子内的电荷转移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4.
红藻中的R-藻红蛋白(R-PE)依照其吸收光谱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光谱类型,即“双峰型”和“三峰型”.本文通过对不同pH条件下的R-PE的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的研究,发现“三峰型”R-PE的pH稳定范围较“双峰型”R-PE大.在R-PE浓度对荧光光谱的影响实验中,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荧光峰位置逐渐红移。荧光寿命逐渐增大,荧光强度先行增加而后减弱.用碘离子对其荧光进行猝灭,随着碘离子浓度的增大,荧光强度逐渐降低,荧光寿命逐渐缩短,并服从Stem-Volmer规则.  相似文献   

15.
水溶液中芘的荧光被核酸碱基猝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溶液中芘的荧光被核酸碱基猝灭的研究张新宇,金声,明阳福,叶建萍,樊美公(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0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关键词芘,荧光猝灭,核酸碱基众所周知,稠...  相似文献   

16.
两种蔡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聚合物荧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1,8萘酰亚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萘酰亚胺类型的化合物,系统地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吸收光谤和荧光光谱。并以这两种化合物单体为基础,通过共聚合成了它们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和N-乙烯基咔唑的嵌段共聚物。研究了聚合物在溶液和薄膜中的荧光性质。结果证明,所得共聚物不但保持了单体的基本荧光特性,其溶解性、成膜性、热稳定性等都得到了大大改善,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有机发光半导体材料。此外,本文还利用荧光猝灭的  相似文献   

17.
阳离子荧光敏感器的器件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石英玻片表面修饰,制作了联有多氨基链萘基的超薄膜荧光敏感器件,研究了它在镍、铜等金属离子水溶液及有机溶剂中的荧光猝灭现象。发现其荧光光谱无论在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中都存在着单体和激基缔合物(excimer)的发射峰,当处于镍离子水溶液中时,其单体峰随离子浓度的增大出现了先增强后减弱的现象,而激基缔合物的发光峰则仅略有减弱但变化不大。在铜离子水溶液中其荧光的变化情况和镍离子有所不同,对单体荧光只能观察到强度减弱的趋势,而激基缔合物则变化不大。比较了未联结的敏感器化合物分子在有机溶剂中荧光被铜离子猝灭的行为,发现与其在器件表面时有很大的差别,表明其分子结构和构象也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稳态荧光探针研究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聚集行为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以芘为荧光探针、二苯酮为猝灭剂,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合成的4种带干扰基(磺酸基邻位的短链烷基)的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团浓度、合适猝灭剂浓度下的胶团聚集数以及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水溶液中的胶团聚集数.结果表明,支链烷基苯磺酸钠分子中长链烷基碳数增加,临界胶团浓度大幅度降低,胶团聚集数减小;分子中短链烷基碳数增加,临界胶团浓度降低幅度小,胶团聚集数增大;胶团聚集数随氯化钠浓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