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杨梅素、杨梅苷及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高通量筛选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杨梅素、杨梅苷和二氢杨梅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8.34、28.89、10.70μg/mL,三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均强于阳性药芦丁(IC50=31.32μg/mL),其中二氢杨梅素还强于VC(IC50=14.69μg/mL);在质量浓度为0.25mg/mL时,杨梅素、杨梅苷和二氢杨梅素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分别为:30.66%±4.05%、38.48%±1.98%、78.81%±2.23%,其中二氢杨梅素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较显著,其IC50值为1546±47.05μmol/L。结论:杨梅素、杨梅苷、二氢杨梅素均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本文首次报道二氢杨梅素具有较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3种类型微生物的体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在二氢杨梅素6.288mg.m L-1浓度下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此浓度下二氢杨梅素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黄酮类二氢杨梅素和乙酸镍盐为原料,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配体二氢杨梅素及其镍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确证为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配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对白假丝酵母菌MIC为6.25~12.5μg/mL、MBC为6.25~25μg/mL.其抗酵母菌能力明显强于配体二氢杨梅素,但对细菌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系统考察漆酶催化条件对二氢杨梅素衍生物的颜色、α-葡萄糖苷酶抑制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运用波谱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漆酶可用于二氢杨梅素的氧化聚合,且漆酶浓度、pH值、反应时间及温度对衍生物的颜色有规律性影响.所得二氢杨梅素衍生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6.2μg/mL)显著高于二氢杨梅素(IC50...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相同加工原料下六大茶类的抑菌效果,以春季碧香早的1芽2叶茶鲜叶为原料,将其固定及分别加工成绿、黄、黑、白、青、红六大茶类,采用牛津杯法比较研究7个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3种细菌以及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种真菌的抑菌活性,并利用96孔细胞板及二倍稀释法检测7个样品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7个样品对3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2种真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7个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大小均呈现出固定样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的特性,最低抑菌浓度呈现出红茶青茶、白茶黑茶、黄茶、固定样、绿茶的特性,最低杀菌浓度均呈现出红茶青茶、白茶、黑茶、黄茶固定样、绿茶的特性;绿茶和其他茶类之间、红茶和其他茶类之间的抑菌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二氢杨梅素对不同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采用ESR和自旋捕集技术测定二氢杨梅素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对活性氧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二氢杨梅素对活性氧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二氢杨梅素清除和抑制·O2-、·OH-和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7.4μg/mL、297.8μg/mL和12.4μg/mL,表明二氢杨梅素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显著差异,对超氧自由基具有更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浓度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coliO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91053)的体外抗菌效果.利用二倍稀释法和涂布平板法,确定提取物对两种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绘制杀菌曲线.结果为: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浓度均为0.25 g/mL,8、4、2、1 MIC浓度的木芙蓉叶提取物分别在第6、14、18h能完全杀灭细菌该菌;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浓度均为0.5g/mL,4、2、1 MIC浓度的木芙蓉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更佳,分别能在第6、10、14 h完全杀灭该菌.木芙蓉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明显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橄榄总黄酮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橄榄总黄酮对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常见腐败菌种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橄榄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黑曲霉和青霉皆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25mg/mL;对枯草杆菌、青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mg/mL;对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0625mg/mL。  相似文献   

9.
应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侧柏叶挥发油,通过体外抑制真菌实验比较挥发油和常用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对3种常见真菌的抑菌活性,同时考察两者对这3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侧柏叶挥发油对上述3种常见真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侧柏叶挥发油的抑菌作用强于山梨酸钾。侧柏叶挥发油对黑曲霉和青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5.00 mg/mL;对根霉的最低抑制浓度为12.50 mg/mL。山梨酸钾对黑曲霉和青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均大于50.00 mg/mL;对根霉的最低抑制浓度为40.00 mg/mL。由此可见,侧柏叶挥发油在天然防腐剂开发方面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应用滤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等方法研究银杏叶、当归、党参(野生)、藏茵陈4种药用植物水和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以及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水提取物均无明显的抑菌活性;银杏叶、藏茵陈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酿酒酵母无明显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450、160μg/mL。发现随着基质pH的改变,2种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随pH的增加而升高,但变化趋势较常用防腐剂山梨酸钾和苯甲酸弱,在pH5~8的范围,2种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低于山梨酸钾。在模式食品中将提取物与山梨酸钾、苯甲酸进行联合添加具有协同增效抑菌活性,可降低化学防腐剂的用量,尤其是与苯甲酸联合添加,可在一周内完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