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增大树形分子的表面官能团密度,降低其结构柔顺性,以三(2 氨基乙基)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核树形分子.通过与丙烯酸甲酯在避光条件下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末端为酯基的0.5代树形分子,将得到的产物与乙二胺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得末端为氨基的1.0代树形分子.重复以上两个反应,合成得到1.0代到4.0代以三(2 氨基乙基)胺为核的聚酰胺胺树形分子.反应过程中,运用薄层层析色谱检验以及观察红外光谱中酯基峰的消失与出现判断反应程度.每一步得到的粗产品采用柱层析分离的方法和乙醚沉降法进行分离提纯,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所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证明了所得化合物即为目标化合物.三(2 氨基乙基)胺的引入使得所合成的树形分子具有较小的核单元.  相似文献   

2.
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树形分子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尤其是分子内部的空腔以及大量的表面官能团,在分子识别试剂、催化剂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树形分子的柔顺性对其在基因转染和药物输送领域的应用有明显影响,而通过增大树形分子的核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树形分子的柔顺性.通过过量的乙二胺与丙烯酸甲酯反应制备比乙二胺具有更长结构的化合物.以此化合物为核,通过重复的迈克尔加成和酰胺化反应合成1代到4代聚酰胺胺树形分子.运用柱层析分离的方法和乙醚沉降法对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波谱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红外表征结果证实了每步反应的有效性,而核磁谱图表明合成了带有羰基基团的核单元,并在此基础上制得了目标聚酰胺胺树形分子.该系列产物不但具有聚酰胺胺树形分子的结构特点,而且其内部核单元变大并带有酰胺基团.这种核单元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树形分子的柔顺性并改变了核结构的亲水性,有望为树形分子在基因转染和药物输送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微波条件下树形分子核单元的合成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在药物载体、生物化学、催化剂等方向有着潜在的应用.但常温下合成树形分子的周期较长,致使其成本高.从乙二胺出发,利用微波技术,通过反复摸索,优化得到了微波辅助合成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核单元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
树形聚酰胺胺分子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在生物方面有广泛应用,但由于合成步骤繁琐,后处理复杂,使得其成本高昂.超支化聚酰胺胺的结构和性能与树形聚酰胺胺有相似之处,由于其合成方法简单,可降低成本,作为树形分子的代替品.本文采用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反应生成ABn预聚物,通过逐步升温使其聚合成有高分子量和高度支化结构的超支化聚酰胺胺,并对其伯胺端基进行修饰,期望合成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季胺盐.  相似文献   

5.
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因其具有多分支对称性、内部含有大小不一的空腔以及多官能团表面等一系列结构特性,在分析化学、催化剂、涂料和薄膜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二乙醇胺为核,采用单边发散法合成了0.5至2代的PAMAM树形分子,并对所合成的树形分子进行了1 H NMR和FT-IR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6.
聚酰胺-胺(PAMAM)树枝状大分子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成为聚合物材料的热点领域之一。阐述了末端基团为氨基、羟基和羧基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方法,以及目前对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常见的改性途径,如封端改性、表面接枝改性、共混及交联。详细介绍了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在皮革、造纸和织物染色及整理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指出合成分子尺寸完全可控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并与纳米技术相结合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类高度支化、带有很多末端官能团的新型特种结构大分子——树形大分子.主要介绍了以三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发散法制备单边发散型低代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通过薄层色谱初步分析产物组成,并针对不同产物采用了真空抽提,乙醚沉降和柱色谱法等分离手段对产物进行了提纯与精制.通过红外,核磁等表征手段对提纯后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经提纯后得到的各产物分子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且且有妨高的绅詹  相似文献   

8.
利用聚酰胺一胺树枝状高分子与喜树碱的静电复合作用进行复合,以水为溶剂,第四、五代聚酰胺一胺树枝状高分子为载体采用搅拌法进行复合,探讨其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可能性.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复合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在PBS中的释放特性.喜树碱在聚酰胺一胺树枝状高分子水溶液中内酯环开环,溶解度增大,在PBS中并无明显的缓释效果.结果表明聚酰胺~胺树枝状高分子不宜作为具内酯环,遇碱不稳定药物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聚苯乙烯系列中不同取代基对发光率的影响,从而发现最好的聚苯乙烯类目标分子。以1,4-二己氧基苯和取代的苯乙腈为原料,经过溴代、醛基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九种共轭二聚体4a-4j,经过IR、^1HNMR、^13CNMR和MS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后,通过荧光光谱测定了它们的发光效率.研究表明:在苯乙腈的邻位引入取代基可以改变共轭电子层密度或产生空间位阻扭曲共轭平面。从而改变电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0.
单边发散型树形分子的合成研究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类高度支化、带有很多末端官能团的新型特种结构大分子——树形大分子.主要介绍了以三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发散法制备单边发散型低代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通过薄层色谱初步分析产物组成,并针对不同产物采用了真空抽提,乙醚沉降和柱色谱法等分离手段对产物进行了提纯与精制.通过红外,核磁等表征手段对提纯后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经提纯后得到的各产物分子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且具有较高的纯度.  相似文献   

11.
以乙二胺(EDA)为引发核,通过发散法合成1.0~3.0代树枝状聚合物聚酰胺-胺(PAMAM),并以其作为功能涂覆层制备聚酰亚胺(PI)/PAMAM复合膜,考察PAMAM代数对纯CO2、N2及CH4在复合膜中渗透及CO2/N2、CO2/CH4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MAM对CO2有明显的选择透过能力,PI/PAMAM复合膜对纯CO2的透过系数及CO2/N2、CO2/CH4的分离系数随PAMAM代数的增加而增大;当涂覆层为3.0代PA-MAM时,复合膜对CO2的渗透系数达到106.6 Barrer,CO2/N2、CO2/CH4分离系数分别达到44.25和58.83.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接枝法以丙烯酰胺(AH)为接枝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0)为引发剂、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为交联剂、丙酮和去离子水为溶剂,对聚丙烯腈(PAN)纤维进行了接枝亲水改性。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分析仪(TGA)等技术手段对接枝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对导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N纤维上接枝了AH,适宜的溶液配比为AM0.8mol/L、BPO3×10^-3mol/L、TAIC 1v01%,在85℃恒温水浴中反应2h,可得到导入率为l27.9%的接枝纤维,接枝改性后的纤维亲水性得到提高,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下降,纤维分解温度和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淀粉和L-乳酸为原料,采用直接缩聚法制得淀粉-聚乳酸接枝共聚物(Starch-g-PLLA),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波谱得到了证实。借助XRD、SEM表征手段探讨了微波处理对淀粉结构的影响,考察了淀粉的微波改性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探讨了接枝反应较为理想的条件:淀粉与L-乳酸的质量比为1:4;催化剂的用量为淀粉和乳酸总质量的0.1%。  相似文献   

14.
以"云麻1号"工业大麻秆芯为原料,采用水溶液微波辅助聚合方式将丙烯酸(A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单体接枝到磨浆处理后的纤维素中,制备吸水性树脂.研究两种单体用量比例、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纤维素磨浆预处理程度、微波功率和时间对吸水树脂吸液率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A和DMAA质量比为1∶0.3,引发剂用量与单体比率为2.0%,交联剂用量与单体总质量比率为0.3%,微波功率300 W,时间400 s,纤维素打浆度为94°SR,制得树脂吸液率较优.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以低温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酸对亚麻织物进行接枝的实验研究。用红外光谱法或扫描电镜观察都表明发生了接枝聚合反应。阐明了等离子体引发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以及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最佳的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200W,照射时间为150s,接枝温度为60℃,单体的质量分数为40%。  相似文献   

16.
以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经酸催化开环聚合制得含氟含氢聚硅氧烷(FPHMS),再和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6)在铂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氟硅表面活性剂(FSS).用红外光谱(IR)对F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FSS的表面性能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FSS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g·L-1,cmc处的表面张力(γcmc)为23.5mN·m-1.质量分数为0.5%的FSS水溶液的发泡力为1.53,5min的稳泡性为0.375,对苯的増溶力为13.7,对煤油、50#机油和苯的乳化力分别是9s、27s和28s,在硬水中的稳定性为5级.  相似文献   

17.
采用Co^60辐射引发丙烯酸接枝和PVDF中空纤维膜自交联,用IR谱图证实了丙烯酸接枝到中空纤维膜上.由SEM显示,低辐射剂量率有利于接枝链在膜表面的均匀分布,接枝率随辐射剂量率增加而下降,随单体浓度增加先上升,单体体积分数达到20%左右后接枝率反而下降;接枝膜的拉伸断裂强度随接枝率的增加而提高,但是辐射自交联无法显著提高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紫外光辐照技术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物(EVA-g-MAH),通过调整影响因素(单体用量、引发剂种类、辐照时间等)控制接枝率.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光接枝法制备的EVA-g-MAH接枝率为1.14%,凝胶含量为0.8%,且表面光滑,透明度高,并且随着引发剂和单体用量的增加,接枝率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与市售化学法EVA-g-MAH产品比较,其性能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端基的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以及CH3COONa,PAANa对CaCO3在水溶液中结晶的影响,分析了PAMAM树形分子影响CaCO3结晶体机理.研究表明,含-COONa端基的PA-MAM树形分子在CaCO3的结晶过程中与Ca2 发生络合,形成由Ca-O键连接的络合物,Ca2 在进入晶格时由于受到树形分子空间位阻的作用只能按照霰石的形式进行排列.含-COONa端基的PAMAM树形分子起到了晶体改性剂和结晶抑制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