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长6 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 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文章依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 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 油层组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缺前三角洲亚相;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长6 油层组各微相经历了从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到混合载荷高弯度河的沉积演化过程。同时对长6 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分流河道微相是砂岩储层分布和发育的最有利相带,也是今后勘探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水磨沟区块长8油层组储层以细砂岩、粉–细砂岩为主,分选磨圆度中等,颗粒为孔隙式胶结,结构成熟度中等。该区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细分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类亚相,在此基础上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及前三角洲泥三类微相。主力小层长8_2~1处于三角洲前缘建设期,大规模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油气储集层,储层展布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  相似文献   

3.
库车拗陷巴什基奇克组为扇三角洲沉积 ,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 ;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泥石流、辨状河道和漫流 3种微相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辨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和近端前缘席状砂和远端前缘席状砂 5种微相 ;不同微相储层的物性不同 ,以扇三角洲前缘水下辨状分流河道、近端前缘席状砂微相砂体储集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铁边城地区位于陕西吴旗县境内,构造处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西部。研究区长8储层为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内陆湖泊三角洲相沉积。本文以测井相分析及岩心观察的岩石相标志为基础,通过砂地比值分布规律、单井剖面的相序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类型及发育规律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铁边城地区长8期的主要沉积体系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微相类型包括有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天然堤微相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微相。根据沉积微相展可以得出研究区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盘古梁地区长61油层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岩心观察、薄片研究、粒度分析,对靖安油田长61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长61油层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磨圆度以次圆-次棱角状为主,砂岩分选中等-较好;长61油层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的砂体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河...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沉积相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提交控制和预测储量的重要石油产层是长8油组,但一直以来对其沉积相研究程度较低,砂体晨布规律不甚清楚,作者结合整个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及沉积演化特征,着重对姬塬地区长8油组时期岩石类型、砂岩的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相标志进行详细的研究,首次依据地球化学原理确定了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的界线.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8时期属于半干旱-半潮湿、沉积水体微威的环境,发育了一套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三角洲前缘2种亚相,前者可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水上天然堤、水上分流河道间3种微相,后者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远砂坝)及前缘席状砂6种微相.  相似文献   

7.
扇三角洲是陆相断陷盆地内重要的油气汇聚场所,建立准确并可靠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对预测优势储集体具有重大意义。综合应用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对扇体内部沉积单元及相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研究表明:贝尔凹陷南屯组发育有典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可细分为3类亚相和11类微相,其中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平原分流河道、平原分流河道间、平原天然堤3类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前缘水下主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前缘席状砂、河口坝、远砂坝以及前缘水下分流间6类微相,前三角洲亚相发育前三角洲粉砂岩和前三角洲泥岩2类微相;贝尔凹陷南屯组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在贝西斜坡带、霍多莫尔构造带、苏德尔特构造带等靠近盆缘或控陷断裂的陡坡地带,可划分为断坡型、断阶型2种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是主要勘探目标之一。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露头剖面详细勘探为基础,结合前人成果,对岩性和岩石组合、沉积相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10—长9油层组可划分9种岩相类型,发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相,曲流河相发育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天然堤及决口扇4种微相,曲流河三角洲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河口坝及远沙坝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2种微相;长10—长9油层组垂向上具有粗—细—粗的复合韵律特征;曲流河砂体、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油气运移聚集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延长组沉积特征及石油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渭北地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以河湖碎屑岩沉积为主,地层变化东厚西薄,含油普遍。根据湖泊范围及岩矿特征分析,物源主要来自东北和西南。本区长期处于湖泊中心,较深湖沉积环境发育,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展布主要受东北缓坡方向的曲流河三角洲和西南陡坡方向的冲积扇三角洲体系控制。东部黄陵-宜君三角洲具深水三角洲性质,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不发育,微相主要为远源河口砂坝和远砂坝。西部受扇三角洲影响,前端浊积岩微相发育。远源河口砂坝、远砂坝、浊积岩为主要储层及含油砂体,长2、长6及长8为主要含油目的层。东北黄陵-宜君三角洲及西南浊积岩发育带,成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和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0.
堡子湾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对堡子湾地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相有一个明确认识,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综合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油层组砂岩储层的储层岩性、沉积构造及粒度等方面的特征,对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目的层段以内陆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并且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其具体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席状砂、水下天然堤与水下决口扇6类,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是勘探的有利相带.建立了三角洲亚相三维空间相模式,为储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安棚油田核三段沉积相及与油气分布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安棚油田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下亚段是重点勘探层位,其沉积相研究对该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岩心分析资料及大量测井与录井资料为基础,在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安棚油田核三段为近源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两个亚相,缺乏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并将扇三角洲前缘进一步划分为近源水下分流河道、远源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及分流间湾6种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对沉积微相研究,揭示了沉积微相对储集岩物性的控制作用,确定了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相带物性及含油气性差异明显,远源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物性好,是油气聚集的主要相带;远砂坝及前缘席状砂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2.
大路沟二区延长组长6段沉积相与沉积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岩石类型、砂岩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及测井相进行了详细研究.具体分析了其沉积相类型与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长6沉积时期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亚相类型为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翼、河口砂坝、席状砂、分流河道间、分流间湾6种微相。根据研究区沉积体系和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长6段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分别为枝状砂体沉积模式和朵状砂体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发育于扇三角洲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复杂,储层的储集性能主要受不同沉积微相下岩性相的控制,然而沉积微相与岩性相之间的匹配关系复杂。因而,建立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对该区储层主控因素的研究及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精细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及录井资料分析,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和构造环境,在强调岩性相和沉积微相之间的配置关系并考虑沉积物的粒度、颜色、沉积构造、沉积微相及经历的成岩作用等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11种主要的岩性相类型:水上泥石流砾岩相、水下主河道砾岩相、辫状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泥石流砂砾岩相、平原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末端砂岩相、河口坝-远砂坝砂岩相、前扇三角洲粉砂岩相和前扇三角洲泥岩相。在岩性相特征、剖面岩性相及剖面沉积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序列、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特征,建立了能够反映研究区主要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的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叠系百口泉组各段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平面展布特征。百口泉组3个段在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亚相。其中,百一段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砂岩相;百二段下部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二段上部扇三角洲平原以砾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三段扇三角洲平原以砂砾岩相为主、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  相似文献   

14.
大庆长垣及以东泉三、四段扶杨油层沉积属浅水湖泊一三角洲体系,发育有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可划分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种亚相,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包含水上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泛滥平原泥等4种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包含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泥、河口坝、前缘薄层砂等6种沉积微相。湖泊相可划分为滨湖亚相、浅湖亚相和还原湖,滨湖亚相包含泥滩、混合滩、砂滩等3种沉积微相;浅湖亚相包含浅湖砂坝、浅湖泥两种沉积微相。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砂最为发育,是有利的储集层;由于泥质岩微相发育,常常包裹或覆盖分流河道砂、天然堤、决口扇、河口坝、薄层砂等砂体,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有利于形成岩性圈闭油气藏。认清沉积相的演化特点及砂体微相的分布规律,对于砂体预测、储量估算、寻找岩性圈闭油气藏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临南地区沙三段砂岩体及其成藏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沉积环境的演化出发,探讨了临南地区沙三下段水下扇体、沙三上段河流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的发育特点及展布规律,进而结合临南地区构造、油源条件等,指出了不同砂岩体可形成多种类型油藏:断层河道砂油藏、断层扇体油藏、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透镜状油藏。结果表明:临南地区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杨竞旭 《石化技术》2021,(2):137-138
在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高尚堡油田高5断块沙三段的岩石学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泥岩颜色以及生物化石等方面研究,明确高尚堡油田高5断块沙三段为一套近源陡坡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有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开展了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取心的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重矿物测试、测井岩电关系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①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的沉积主要受东北、西南和南部共三大物源区控制;②研究区主要发育3类沉积相,东北部为曲流河三角洲相,西南部和南部均为辫状河三角洲相,中部为湖泊相,可进一步将其划分为5类亚相和10类微相;③研究区长4+5油层组主要表现为"湖退-砂进"的沉积特征,长4+51小层沉积时相对于长4+52小层沉积时的湖盆面积较小,砂体规模更大;④相对于西南部和南部,东北部的物源供给更充分,多支水下分流河道汇聚于此,叠置连片分布的厚层砂体更为发育。该研究成果展示了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的勘探潜力,可为下一步精细勘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滨南油田构造上属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利津洼陷西斜坡,滨648区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北高南低的背斜断块油藏,主力含油层系为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目前处于中低含水、低采油速度开发阶段。在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基础上,利用Direct-Art软件的多井编辑模块,在海拔垂深对比模式下进行地层划分与砂体对比,将研究区沙三下亚段划分为5个砂组、11个小层;滨648井粒度累积概率曲线、C-M图均反映出粗-中粒的高密度浊流沉积特征。研究区沙三下亚段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及前扇三角洲亚相沉积为主,进一步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道间、水道砂坝、前缘席状砂以及前扇三角洲浅湖泥沉积微相;油气储集有利相带多集中在水下分流河道及水道砂坝沉积微相中。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6-2油藏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6-2油藏的沉积相标志,研究了镇泾区块岩相标志、测井相标志,确定了该区的沉积类型主要为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沉积,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坝和水下分流间湾5种微相类型,分析了各种沉积微相的电性特征,并且揭示了各种沉积微相在平面上的展布和剖面上的分布,进而总结出了沉积演化规律。由于水下分流河道的侵蚀强烈,河口坝发育相对较少。有利的砂体储集体主要是水下分流河道,它主要发育在长6^2-2油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