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技新干线     
新型透水路面砖目前,一种具有超强透水性能的全新彩色生态环保路面砖己由天津爱尔建材有限公司成功研制生产,并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机场和码头等各类公共铺设工程建设中。透水路面砖兼具古典与现代风范,能根据用户需要对砖面颜色进行调配,也能依据周边环境变化铺设出风格多变的形状。透水路面砖强度高,具有耐磨、防滑、吸热和抗冻等忧良性能,特别是具有超强的透水性能。(伍明)玻镁无机复合防火板一种适用于装饰装修中隔墙、吊顶使用的新型环保建筑装饰材料———玻镁无机复合防火板,日前在成都各建材市场亮相,受到业内人士普遍关注。据了…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升透水人行道预制铺装材料的综合性能是一个重要课题。介绍透水人行道预制铺装材料的分类,归纳总结其力学强度、孔隙率/缝隙率、渗透性等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对相关性能改善措施进行机理分析;比较透水砖和缝隙式透水路面砖的铺装技术,提出其在使用和推广中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这些可以给透水人行道综合性能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关于发展和推广透水路面砖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水路面砖的使用寿命不仅取决于强度及耐久性,还取决于透水性能的衰减甚至丧失问题。应采用人工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泥浆作为介质替代纯净水或自来水进行透水性试验,测试其透水寿命。指出路面的透水实用功能及作用不仅仅取决于透水路面砖的透水速度和透水率,还取决于整个系统的设计、构造、每层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建科”透水砖的研制与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正交法设计高强高性能透水性路面砖,以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为主要性能指标,分析水灰比、骨灰比及砂率等因素对透水砖性能的影响,并研究通过使用化学添加剂及改进成型工艺等方法提高其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正交法设计配合比并辅以化学添加剂及改进的成型工艺可获得高强高性能的透水砖。同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研究"建科"透水砖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及其相应设计、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保健抗菌剂     
《砖瓦世界》2003,(8):22-22
透水混凝土路面砖是一种新型的高渗透性路面材料,由一定级配的集料、水泥、特种胶结剂和水等经特殊工艺制成。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砖(包括九格戊、大方砖和连锁路面砖)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透水系数大。下雨时,雨水能及时通过路面砖渗入地下,或者储存于路面砖的空隙中,减少路面积水。透水混凝土路面砖可广泛用于住宅、庭院、公园、广场、植物园、园林、工厂区域、停车场、树坑、花房、人行步道及轻量交通公路等路面的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效应。1)生态型透水砖的使用效果●改善地面植物的生长土壤环境和调整生态平衡●减轻排水系统负担…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外混凝土路面砖路面在净化雨水和补充地下水、生物降解路面油污、分解空气中NOX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外实验室与工程测试结果证明:土工织物(布)和透水骨料基础层对路面砖路面的生态效益影响极大;缝隙(开孔)路面砖路面的长期透水性能要优于自透水性路面砖路面;无纺土工织物的生态功能要优于纺织型土工布;在砖面层混凝土中掺加TiO2光催化剂使路面具有分解空气中NOX的能力。建议今后我国混凝土路面砖路面结构中,要放弃不透水的现浇混凝土基础层,而选择采用可透水的碎(豆)石基础,无纺土工织物层不可省略。  相似文献   

7.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广州在荔湾区龙源社区试验“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应用研究。根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科技教育委员会,中国建筑砌块协会会长陶有生高工介绍,透水路面砖的使用寿命不仅取决于强度及耐久性,还取决于透水性能的衰减甚至丧失问题。路面的透水实用功能及作用不仅仅取决于透水路面的透水速度和透水率,还取决于整个系统的设计、构造、每层材料的性能。下面是陶有生高工撰写的有关文章,谈了关于发展和推广透水路面砖的看法,我们特选登该文章,供行业内人士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高强混凝土透水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使用正交法设计高强混凝土透水砖,以砖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为指标,分析研究骨料粒径、水灰比、骨灰比等因素,及其不同因素对透水砖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正交设计法可以获得符合性能要求的高强混凝土透水路面砖的最优配合比。同时,介绍了透水砖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以及路面铺装工艺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9.
党李涛  苟尧泊  吴波 《山西建筑》2011,37(11):155-156
针对汉中市及陕西其他城市道路路面砖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对比得出了传统路面砖与透水性路面砖的优劣,并试验研究了透水性路面砖的强度和透水性能,同时指出了城市路面砖铺设施工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为提高城市环境的舒适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透水砖是一种内部具有大量连通孔隙的路面砖,由于其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透水砖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透水砖的定义、分类、特性,并对透水砖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从透水砖制备工艺的方法出发,较系统的阐述了透水砖的最新研究进展,点探讨了其制备工艺和所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1.新型防滑透水艺术路面砖技术 为缓解城市“热岛”现象,补充地下水并有利植物生长、降低路面积水、防止滑倒等,我国正掀起新一轮路面砖的换代高潮,北京等各大城市已禁用光亮砖,全面应用透水防滑砖。透水防滑砖已成为路面砖主导,这已成定局。为此,我们开发出高透水防滑路面砖技术。它的透水系数〉0.3,最快几分钟,防滑系数〉0.4,雨雪天行人不会滑倒;它的砖面全部为艺术精美图案,风采夺人;有些还有保健按摩性。这种砖集极高的透水、透气、防滑、装饰、吸收噪声等功能于一体,半手工注浆成型或小型砖机压振成型。原有光亮砖厂只需改变配方即可,成本低于光亮砖10%。  相似文献   

12.
试验分析了建筑拆除垃圾再生骨料的性能特点,并进行了再生骨料透水路面砖性能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透水路面砖的劈裂抗拉强度会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先提高后趋于稳定,会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先增加后降低;透水路面砖的透水性能主要受水灰比和骨料级配影响,并会随着级配再生粗骨料的增加而增大;适宜水泥用量为16%,适宜水灰比为0.4,适宜再生粗骨料级配用量占比为80%。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德国RINN公司为住宅小区停车场,专门设计的一款高开孔率缝隙透水混凝土路面板(砖),有两种块型:30cm×30cm×12cm路面砖(见图2)和60cm×40cm×12cm路面板。该种块型的开孔缝隙宽度和承载肋宽度都是3.7cm,因此形成在具有近似50%开孔率(透水面积比)同时,还能提供路面承载能力。它可与停车位区域周边的路面同时铺设施工——(透水)路基、路面砖(板)路面;而且,开车司机或行人,通过地坪的反光效果,能很自然地区分出停车区域和步行道(或行车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透水性步道的使用进展、分类和意义,及其三种主要的透水面层材料(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合料和透水路面砖),并对透水路面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外墙多孔饰面砖和地面多孔透水砖这两种典型的城市下垫面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风洞模拟夏热冬暖地区代表城市的夏季典型室外热环境状况,对两材料分别在干湿状态下的隔热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多孔外墙饰面砖适宜用作墙体蒸发降温的水分载体,吸水润湿后分别降低墙体内、外表面温度达6.7℃和13.5℃,被动蒸发冷却作用显著,且能保持一周的降温优势。多孔透水砖外表面最大降温达6.1℃,被动蒸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实验初期和后续上午时段,且对室外气温起到削峰延迟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粉煤灰和河泥配合给水厂污泥燃烧灰、砂等为原料制作路面砖。通过研究试验和正交设计,分析了不同原料对路面砖抗压性能的影响,以及焙烧温度对路面砖抗压、抗折性能的影响,给水厂污泥燃烧灰掺量对路面砖密度、吸水率的影响。解决了路面砖开裂问题并优化了路面砖性能。  相似文献   

17.
保护城市地下水资源,调节城市生态平衡,已成为城市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透气透水的角度解释了新型环保彩色路面砖的优越性能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一种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集绿化环保、透水透气、吸音散光于一体的彩色路面砖,日前在北京市建材水磨石厂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评估已在澳大利亚使用大约10年的透水混凝土连锁砖路面(PICP)的工况.每个评估结果都以现场对路面性能和服役性能进行严格检查为基础,并以实验室测试数据作为补充.所研究的因素包括:路面渗透速率、结构性能、使用表现、寿命和实际渗透系数,也检查沉积物负荷的影响与路面砖路面的堵塞情况.所调研的大多数路面砖路面部没有经过例行修复和系统维护,尽管如此,经过最长10年的使用,大部分路面砖路面工程仍然具有良好的渗水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路面进行清扫有利于水的渗透;实验室试验证实了最细颗粒的沉积物会聚集在填缝材料的上部.总体来说,透水混凝土路面砖路面的日常清扫工作,并没有必要像北半球国家那样需要经常进行,至少在澳大利亚的环境条件下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透水砖和烧结路面砖的分类和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组合型烧结路面砖,应该推广应用烧结路面砖和组合型烧结路面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