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筑堤、挖渠和排水是荷兰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土地开发和防洪方式,伴随着须德海和三角洲工程而达到顶峰。在海平面上升、河流径流加大、土地沉降加剧等挑战下,洪水风险日益严重,在近些年来,荷兰逐渐形成具有全面综合、富有弹性的防洪范式:强调洪水管理和社会经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注重防洪与自然共事。在此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一系列国家防洪战略:海岸线的加固、给河流以空间、增加储水区域等。这些防洪战略都注重自然过程、区域协调发展、给予水以更多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王锦荣 《城市勘测》2016,26(4):18-21
城市山洪灾害一旦发生具有人员和财产损失大、社会和经济影响严重等特点,它不仅受到城市内部河流、植被、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到道路、地下排水管网、经济发展规模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城市山洪灾害风险,降低城市山洪可能带来的损失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市山区为例,基于山区小流域分布数据、水系数据、高程数据、行政区划数据等基础地理数据,依据风险区划评估模型对山区流域进行防洪风险等级的初步划分,以期研究结果对北京市对城市山洪易发地区的风险投资、区域开发和灾害管理提供应用支撑。  相似文献   

3.
城市山洪灾害一旦发生具有人员和财产损失大、社会和经济影响严重等特点,它不仅受到城市内部河流、植被、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到道路、地下排水管网、经济发展规模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城市山洪灾害风险,降低城市山洪可能带来的损失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市山区为例,基于山区小流域分布数据、水系数据、高程数据、行政区划数据等基础地理数据,依据风险区划评估模型对山区流域进行防洪风险等级的初步划分,以期研究结果对北京市对城市山洪易发地区的风险投资、区域开发和灾害管理提供应用支撑。  相似文献   

4.
反季节水位变动背景下的护岸功能型生态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大坝的修建在取得航运、防洪、发电等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的景观基塘系统、湖岸生态缓冲带、林泽系统和生境岛屿结构设计,有助于汉丰湖城市护岸水质净化、景观优化,及生物生境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实现,并促进汉丰湖湿地景观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协同共生。以重庆开县汉丰湖消藩带为对象,研究了反季节水位变动背景下的湖城共生复合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模式与方法。本研究是对城市消落带生态护岸结构设计思路与方法的全新探索,将为库区沿岸其他城市消落带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库枢纽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其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多种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提升,对于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系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会产生大量非自愿外迁库移民,尤其是对于老年移民,会带来生产、生活、社会关系等差异引发的适应不良障碍,为此,需采用多种行政方法缓解老年移民的适应障碍问题。本文结合某水库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本次调查研究方法,其次总结了该库区外迁老年移民的适应性状况,然后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景观生态不仅是地区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的写照,还反映了地区生态过程、变化效应及社会历史的发展。丹江口水库作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其水库水质与水环境对沿线供水地区经济民生至关重要,而水库区域中心城市生态环境及周边自然条件,会对水库水质与水环境产生影响。丹江口水库汉江库区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中部,自调水工程运行以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日趋完善,城市主要土地类型大致呈由岗地向农田和林地转变的特点。根据丹江口市域地形特点、景观构成要素、土地资源及城镇建设分布与利用情况,可以将丹江口市域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草地、耕地、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阶段,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导致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日本东京在交通发展过程中建设了高效、综合、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推动了日本城市化进程,强化了城市之间的联系,带动了地区工业与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城市交通的拥堵;其发展模式对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龚国良 《建筑》2001,(8):15-16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 ,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得以迅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我国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加快 ,城市的规模、城市的品位在不断提高 ,使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所牵涉的范围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但全面提高了城市道路、给水、排水、排污、防洪、供电、供气、邮电通讯等方面的标准 ,而且向更深的城市绿化、城市空间、环境保护等城市生态工程新内涵方向深入。因而城市政府也都开始更为重视城市的现代形象建设 ,改变了以往的规划建设中往往起点不高 ,市政工程欠帐太多 ,而且普通中小…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上与地下空间应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能分割和孤立。近年来周而复始的城市内涝灾害不断侵袭我国各大中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根源在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地上地下整体发展缺乏充分的思想认识和规划引导,导致地下防洪排水体系建设远远滞后于城市地面发展。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城市内涝影响,借鉴国外城市发展经验,通过综合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城市大深度防洪排水体系的构想,并结合我国实际给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对于我国城市综合排水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东京城市公共交通优先体系的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阶段,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导致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日本东京在交通发展过程中建设了高效、综合、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推动了日本城市化进程,强化了城市之间的联系,带动了地区工业与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城市交通的拥堵;其发展模式对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集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四大效益为一体的一项巨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水利枢纽工程,而且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文化工程。它涉及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技术方法,跨越超常规的时空界限,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规模和操作难度摆在中国人面前。本文试图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的角度出发,提出人居环境学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从三峡大区域综合开发的高度和深度,讨论工程实施建设与人居环境学的关系,以及三峡工程大地区乃至长江流域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和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探讨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由高铁、磁浮、机场三大部分组成的,它面向全国,服务长三角,集轨、路、空三位一体,旅客吞吐量110万人次/d,属超大型、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位于现虹桥机场西侧,分东、中、西规划布局。枢纽建筑综合体水平向由东至西分别是:虹桥机场西航站楼、东交通广场、磁浮车站、高铁车站、西交通广场。垂直向共分五大功能,其中12m层、6m层和-9m层为枢纽三大主要换乘层面。  相似文献   

13.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三峡二期围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迅 《施工技术》2000,29(5):36-37
三峡二期围堰防渗墙最大高度 74m ,其中墙深大于 40 m ,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经 1 998年夏季长江 8次洪峰 (三峡坝址最大流量 6 1 0 0 0 m3/s)考验 ,堰体渗透比降最大值 0 .1 0 8,小于堰基粉细砂设计允许值 0 .2 5 ;渗水总量约 5 0 L /s,小于设计估算基坑渗水总量 6 0 0 L /s,防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key projects for flood controlling and water resources regul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The project includes a river-crossing dam,underground powerhouses,and navigation structures.Because of the huge size and complic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the project faced a series of challenging engineering issues.In terms of rock mechanics,there are many key technical issues,including the sliding resistance and stability of the dam section along the foundations of powerhouses No.1-5,the slope stability of the double-line five-stage shiplock,excavation of large-scale underground powerhouses,and curtain grouting under the dam.With decad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16 years of practical construction experiences and reservoir operations,these key technical issues in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are successfully resolved,which will at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power technology.On the basis of the monitoring data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normal operation periods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se key rock mechanical issues in terms of behaviors,solutions,dynamic controlling,monitoring arrangement and integrated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极大地改变了三峡地 区原有的地形地貌、水文状况和城镇空 间格局,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 库区空间 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文章分析了三峡 库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和库 区城镇空间拓展缺乏针对性等现状,提 出构建库区城镇空间管制规划方法,综 合“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用地建设 适宜性评价”两种方式进行了叠加分析; 并以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空间管 制规划实践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该 方法的运用过程和结果。该方法为库区 城镇空间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古塔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重要的风景要素。长江三峡库区的古塔蕴含着浓郁的巴渝地域特色、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及传统生态智慧。古塔的营建体现着该地区特殊的传统文化和人们对环境的整体思考。以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古塔为研究对象,以选址特征为切入点,对其相地策略、景观表征、环境协同等方面进行剖析,厘清长江上游沿线风景要素“塔”的营建智慧与作用机制,以期为风景园林遗产,特别是长江三峡的景观遗产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对万州北滨路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创新进行了介绍。项目通过对"城市、人、滨江走廊、长江"四者关系的梳理,打造"江在城中游,人在江岸行,岸随江潮落"三环紧扣的立体景观。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三峡库区城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从三个不同层面揭示了三峡工程建设与乌江流域发展的相互关系。论述了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城镇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协调发展的策略重点,即:以推进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为龙头,加速乌江流域城镇化进程;建构合理的乌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实现城镇发展的区域协调。文章对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形态协调关系作出了具体设想,并以此文为契机,建议广泛开展流域城镇化与城镇体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水位175 m时,洛碛镇水位达175.5 m,5年一遇洪水位为176.5 m,20年一遇洪水位为180.7 m,百年一遇洪水位为184.9 m。洛碛镇长江高漫滩地表高程低于183 m,属三峡工程浸没区,库区回水形成的浸没现象普遍。本文通过对洛碛镇地层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历史监测资料,建立回归方程和三维非稳定流地下水流系统,采用常规方法和三维数值模型预测回水后洛碛镇地下水雍高,确定浸没范围及相应程度,为地质环境保护策略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研究区为上下两层地下水位的二元结构,上层水位高于下层水位;库水位保持在175.5 m的时间为41 d,上层地下水从175.5 m壅高的总时间为58 d;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能较好的匹配地下水壅高实测值;库水位175.5 m时,浸没区面积为0.386 8 km2。  相似文献   

20.
面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黄浦江、长江口三岛综合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吴淞口滨江景观带概念性规划通过总体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交通组织、景观结构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分析和科学规划设计,配合宝山现代化滨江新区的建设,使吴淞口将成为集航运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绿色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水景观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