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响应国家环保政策,选矿过程中不用、甚至少用氰化物,针对洛钼集团三道庄矿石在铜钼分离过程中使用氰化物作为抑制剂的问题,进行了新型铜钼分离抑制剂MX代替氰化物的试验研究。经过4次精选、2次精扫选、精1再磨的闭路工艺流程,在新型抑制剂MX用量为35 g/t的情况下,获得了品位为47.89%,回收率为84.23%的钼精矿,其中钼精矿中含铜0.09%,铜回收率仅为1.86%,浮选分离指标较好。试验最终实现了在铜钼分离过程中新型铜钼分离抑制剂MX代替氰化物的目标,减少了选矿药剂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组合抑制剂在铜铅分离浮选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采用铜铅优先浮选,水玻璃 亚硫酸纳 羧甲基纤维素组合抑制剂进行铜铅分离的试验方案,成功实现了铜铅的有效分离,获得了较佳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新型抑制剂BK511,对强捕收剂黄药浮选的铜钼混合精矿进行了铜钼分离浮选试验研究。试验采用两次铜钼分离粗选、钼粗精矿一次精选后再磨、再经五次精选工艺流程,获得了钼精矿含钼45.31%,含铜1.14%,钼回收率89.94%的浮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BK511对采用强捕收剂黄药浮选的铜钼混合精矿中的铜矿物,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铜钼分离中黄铜矿抑制剂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L-半胱氨酸(L-CYS)与NaHS的组合作为抑制剂,对黄铜矿和辉钼矿浮选分离进行了研究.在黄药体系下,分别考察了单一抑制剂L-CYS、NaHS和组合抑制剂对单矿物及人工混合矿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pH=8,药剂配比为1∶30,药剂用量为310 mg...  相似文献   

5.
有机抑制剂在铜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有机抑制剂在铜浮选中的作用,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矿石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较好的浮选指标,在保证较高铜回收率的情况下,使铜品位提高近10%。  相似文献   

6.
新型有机抑制剂SN在黄铁矿浮选中分离毒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云南蒙自地区高砷含黄铁矿尾矿,利用石灰、高锰酸钾、腐殖酸钠和SN等不同抑制剂进行降砷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碱条件下,新型有机抑制剂SN在不影响黄铁矿回收率情况下,实现了对毒砂的有效抑制.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硫精矿中砷可从1.74%降至0.21%,硫精矿回收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7.
CMC在铜铅分离浮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铜铅锌多金属矿石分离中,铜铅分离采用亚硫酸-矿浆加温法药剂来源困难、生产成本高,工业上难以实施;采用重铬酸盐法用量大、环境污染,但分离效果好仍被使用.经试验采用CMC-重铬酸盐组合抑制剂抑铅浮铜获得了较好的分选效果,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实际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针对某铅锌矿次生泥含量高,铅锌共生关系紧密,浮选难取得合格精矿等问题,开展了工艺流程试验研究。在原矿含铅1.33%、锌2.34%时,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抑制剂CD-3、起泡剂CF-1,铅浮选作业采用粗精矿再磨,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铅精矿含铅52.88%、锌7.13%,回收率85.34%;锌精矿含锌50.61%、铅1.16%,回收率83.77%的良好选矿指标,解决了原矿获得合格精矿难和回收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亚硫酸钠在铜铅分离浮选中的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矿的多元素分析和铜铅矿物的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石以黄铜矿和方铅矿为主,其氧化率分别为25.8%、28.88%。通过“铜铅混浮、尾矿选锌、铜铅分离”的工艺流程,调整剂用“重铬酸钾+亚硫酸钠”作组合抑铅浮选铜,顺利实现了混合铜铅精矿的分离。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选矿二厂原矿的性质,针对该低品位难选铜矿石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在原矿铜品位为0.45%,铜氧化率7.39%的情况下,采用抑制剂T8提高该矿石的选矿指标,其闭路试验得出了铜精矿铜品位为22.06%、铜回收率为88.23%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2.
铜钼分离新型高效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种新型抑制剂对江西德兴铜矿的铜粗精矿进行了铜钼分离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粗选阶段,药剂用量为250~300g/t时,即可达到现场生产的分离效果。另外,还初步分析了抑制剂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铜冶炼炉渣为铜精矿经冶炼加工后剩余的炉渣,有价金属铜含量丰富,具有综合回收利用价值。某铜矿渣选厂采用Z-200为铜矿物捕收剂,选择性较好,但价格昂贵,基于此,研发了一种新型廉价浮选药 剂替代Z-200。通过丁基黄原酸钠和二氯乙烷反应,合成新型捕收剂GC-I。与Z-200相比,新型捕收剂GC-I具有更低的药剂成本,更好的选择性。在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74%,石灰用量400 g/t,水玻璃用量600 g/t ,GC-Ι用量105 g/t的条件下,经“1粗3扫”,获得铜品位23.84%、铜回收率82.37%的铜精矿;相同条件下,以Z-200为捕收剂,铜精矿中铜品位21.43%,铜回收率82.23%。通过闭路试验指标计算年药剂成本为69.93 万元,每年预计降低药剂成本19.98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型铜钼分离抑制剂BK511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单矿物及人工混合矿两方面对新型铜钼分离抑制剂BK511的应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K511的最佳应用p H值为6~8,且较小的用量即可实现铜钼分离。在此基础上将其应用于西藏玉龙铜矿的铜钼分离试验,闭路试验获得钼品位50.66%、含铜0.55%、钼作业回收率87.20%的钼精矿和铜品位30.48%、铜作业回收率99.99%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炭质金矿石炭质含量较高,易过磨,浮选指标低的问题,采用新型抑制剂DH进行浮选闭路试验,得到的金精矿金品位为56.30 g/t,回收率为94.67%,与原未添加新型抑制剂DH时相比,金精矿指标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抑制剂DH的添加可有效提高该炭质金矿石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6.
高效捕收剂ZA在铜硫分离浮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某多金属硫化矿主要有价元素为铜、锡、硫,铜品位为1.05%、锡品位为0.28%、硫品位为7.19%,伴生银品位为13.20 g/t。铜主要以硫化铜形式存在,占有率为93.60%。现场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浮选、浮选尾矿摇床重选选锡的浮重联合流程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硫银锡(银进入铜精矿),存在石灰用量偏大,碱度高,铜和银回收率偏低的问题。为探索低碱度浮选回收铜银的可能性,以复配药剂ZA为铜矿物捕收剂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条件下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经1粗2精2扫铜硫混合浮选获得的铜硫混合精矿,以石灰为抑制剂在再磨细度为-0.043 mm占85%、pH=10.5的低碱条件下经1粗3精2扫铜硫分离,最终获得了铜品位为25.16%、银品位为212.2 g/t,铜、银回收率分别为91.75%、61.18%的铜精矿及硫品位35.32%、硫回收率79.08%的硫精矿,有效地实现了矿石中铜银硫的分离富集回收,尤其是强化了游离银的选矿富集。试验结果对伴生贵金属硫化矿中贵金属的综合回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铜钼分离所用铜抑制剂大多数都是无机化合物。中国黄金集团乌努格吐山矿的铜钼分离流程使用了大量的NaHS,药剂成本高、环保压力大。2014年,该矿开展高效合成有机药剂AERO8371PNR进行了铜抑制剂工业试验。试验效果较好,NaHS的用量减少了37%,直接节约药剂成本30%,钼精矿品位从45.39%提高到了47.10%;钼精矿中的铜含量从1.33%降低到了1.0%以下,并提高了铜钼分离作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有机螯合抑制剂在浮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螫合抑制剂通常比一般的抑制剂具有更好的作用效果。介绍有机螫合抑制剂在浮选中的抑制作用,综述浮选中应用有机螯合抑制剂的种类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难题,研发了一种新型选铜捕收剂BL。为了考察其捕收铜的性能,以广西大厂铜锌矿物为浮选对象,进行了系列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mm占85%,矿浆pH=9.5,BL用量60g/t,亚硫酸钠+硫酸锌用量1000+1000g/t,2#油用量40g/t的条件下,浮选试验可得到品位18.51%、回收率82.07%的铜精矿,铜精矿中锌品位9.92%、回收率1.03%,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有机抑制剂YFA对毒砂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碱性介质中能成功抑制毒砂,实现铜钟分离。本文采用现代测试新技术(润湿性、吸附量、AES)对YFA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认为:YFA在毒砂表面选择性化学吸附,形成一层亲水性胶膜,阻止和掩盖捕收剂的吸附作用,是造成毒砂被抑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