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磨矿在选矿过程中能耗最高,节能应由此入手.降低磨矿机给矿粒度,提高磨矿与分级作业的稳定性,可增加磨矿能力,降低每吨矿石磨矿能耗,改善有用矿物的解离度.鉴此,现结合各种铅锌矿的可磨性与成矿作用,介绍波兰铅锌矿选厂的磨矿流程,并涉及自动控制系统(给料控制,矿与水比例控制、螺旋分级机和水力旋流器溢流浓度控制)与磨矿和分级作业稳定的关系。此外还讨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选矿生产中磨机磨矿的粒度直接影响选别效率,在磨矿控制系统中除控制给水速率外,必须控制给矿速率。KT—10型调速器为调速式电子皮带秤给料机的直流电机调速,改变磨机给矿量,使磨机内部矿量恒定,保证出矿粒度,以提高选矿效率。KT—10型调速器调速平滑、稳定可靠,为调速式电子皮带给料机提供广阔应用前景。在八家子铅锌矿、河北铜矿、山东河东金矿等选矿厂的磨矿段中应用,在磨矿控制器的控制下,保证球磨机恒定给矿和产品粒度,节约球磨机电耗,提高了磨矿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3.
赵丽梅  陈伦军  苏明  何锋  张大斌  罗瑜 《煤炭学报》2013,38(8):1496-1502
为预测破碎产品粒度,有效控制破碎产品质量,基于总体平衡模型,建立了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过程模型,其中包括分级函数和破碎函数。确立了破碎产品粒度与破碎机转子半径、转子转速、给料粒度分布和给料速率的函数关系。为了解决给料粒度分布不均匀时,分析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粒度分布系数来描述给料粒度分布不均匀程度对分级函数的影响。利用CF250反击式破碎机进行破碎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建立破碎过程模型。以CF400反击式破碎机为算例,对不同转子转速和给料速率下的破碎产品粒度进行了仿真和试验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结果与CF400反击式破碎机破碎花岗岩的试验数据相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矿物组成和磨矿动力学方面对东湘桥锰矿采用选择性磨矿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的分析。讨论了磨矿强度的选取,给料粒度上限的合理确定,及选择性磨矿后分选流程的特点等问题。试验表明:当给矿粒度为12—0毫米时,磨矿产物中 0.4毫米各粒级不经选别,-0.4 0毫米粒级采用磁选后,所得总精矿产率为68.81%,品位为29.03%Mn,回收率达80.18%。  相似文献   

5.
半自磨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顽石,顽石在磨机内累积会影响磨机的产能及磨矿单位功耗。通过分析某铜矿半自磨机3个月的生产数据,研究给料粒度分布及磨机转速对顽石产率的影响,总结出如下规律:半自磨机给料粒度的稳定性和配比对顽石产率均有影响,当半自磨机给料粒度稳定,粒度分布合理,特别是超大粒度矿石分布合理时,半自磨机顽石产率高;半自磨机转速与顽石产率呈正相关,半自磨转速增大,加快了磨机的排矿能力,顽石产率高。针对此种规律,给出了现场半自磨机调节建议。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用九种磨矿介质在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分批磨矿的试验.所用的磨矿介质为钢球、铝球和陶瓷球。磨球直径为6、8、10mm.作者对产品的比表面积和粒度分布进行了分析以阐明在行星式球磨中磨矿介质对初始磨矿速率的影响和磨矿介质的范围。在最初的磨矿段,用钢球作介质时,发现产品的比表面积较用其它磨球时的大。根据以前论文中所提到的磨矿速率方程,作者发现:在不到半小时的磨矿时间内,不论用何种球作介质,初始磨矿速率与磨矿能量的1.2次方成正比地增加,产品的最终比表面积基本上与磨矿介质密度的变化无关,但受产品在磨矿介质表面上的吸附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球磨机适宜磨矿介质配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可用于直接计算和进一步优化研究的磨矿介质配比计算数学通式。对生产应用中一些配比方法进行了试验比较,获得了确定适宜磨矿介质配比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先根据给料粒度选择各主要窄级别对应的最佳磨矿介质尺寸,再按给料粒度相关法计算磨矿介质质量百分数;如果给料中粗粒级含量低,磨矿时间较长,磨机矿浆粘度较大,可按照各种尺寸磨矿介质等比重法计算磨矿介质配比,以适当增加大球磨矿介质的比例,提高磨矿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磨矿能耗,以辊碾机和棒磨机为基础,研制一种新型磨矿机—单棒磨矿机.通过各种试验,研究了这种磨矿机的性能.试料为五种粒度的石英。试验发现,这种磨矿机的给矿粒度大于普通球磨机的给矿粒度,其产品粒度均匀.这种磨矿机的磨矿机理是靠棒荷载进行压缩磨矿.结构与单棒磨机相似的磨机也可用作细磨机。  相似文献   

9.
以-3.30、-1.70、-0.83、-0.425mm四种粒级的钒钛磁铁矿为试验原料,开展Bond球磨功指数测定试验,获得了-0.15、-0.096、-0.075、-0.058mm粒级产品下的Bond球磨功指数,建立了给料粒级、产物粒级与功指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同时将邦德功指数试验转换为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功指数与给料粒度、产物粒度成反比例关系;功指数与给料粒度呈指数函数关系、与控制筛孔尺寸呈二次函数关系;每转新生成产物G_(bp)随着控制筛孔尺寸的减小而减小。工业换算结果显示,产物粒度越细,磨矿处理量越小;实际单位功耗与计算单位功耗均随着产物粒度的减小而增大。研究结果为钒钛磁铁矿不同磨矿粒度下磨机计算与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凤凰山铜矿选矿厂磨矿回路微机控制的研究结果。该回路为两段磨矿,第一段为开路棒磨,第二段砾磨与水力旋流器闭路。对一段棒磨进行了定值给矿、调值给矿和进料给水控制的研究;对二段砾磨进行了矿浆池给水量、液面控制及砾磨机功率控制研究。研究结果,当定值给矿时,给矿量平稳,但当入磨物料因粒度降低或硬度变小而较易磨时,系统不能多处理矿石,磨矿产品粒度组成波动较大,不符合分选工艺的基本要求。调值给矿控制,产品粒度组成稳定,符合分选要求,且当入磨物料易磨时,能自动增加处理矿量。  相似文献   

11.
给料粒度分布是影响半自磨机运行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各选厂对粒度分布对半自磨机影响的研究较少。基于福建某铜矿半自磨机给料输送带在线粒度检测系统的数据,通过分析半自磨机给料粒度与其处理量及单位功耗的关系,总结出以下规律:给料粒度分布稳定且合理,则磨矿效率高,产能大,能耗低;给料粒度分布波动大,特别是超大块分布不合理,则产能相对较低,能耗相对较高。针对此规律,给出了现场半自磨机给料粒度的调节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东风萤石公司浮选厂,是用圆盘给矿机经皮带运输机,将矿仓中的矿石给到一次磨矿机中.当矿仓的料位、矿石粒度组成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给矿量的波动,使磨矿浓度、分级溢流粒度也相应发生变化,造成浮选过程不稳定,指标变坏.这些变化因素用人工操作是难以消除的.为使磨矿-分级机组的产品能够满足浮选的要求,1981年5月,我们同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协作,对二系列一次磨矿-分级机组开展了自  相似文献   

13.
在三段选矿系统中,试验了矿石预先破碎对磨矿和重选效率的影响。在第一段磨矿作业,降低最初的给矿粒度(磨矿前)至-1.6毫米,在不增加由于矿泥而导致损失的情况下,矿物进入产品中的量增加3%。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作业,由于分别减少了矿泥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磨矿实践中存在的锡石过磨和硫化矿欠磨问题,在研究磨矿产物粒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磨矿目标粒度产率,以磨矿浓度和磨矿时间为自变量,利用MATLAB软件分别建立了锡石和硫化矿磨矿目标粒度产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入磨粒度为-3 mm、浓度为65%、磨矿时间为6min时,磨矿产物粒度分布符合A.M.高丁数学模型,拟合决定系数为0.9957;不同磨矿时间下磨矿产物粒度分布符合磨矿动力学模型,拟合决定系数为0.900;通过数学极值分析,求出锡石和硫化矿的磨矿目标粒度产率极大值分别为29.11%和31.13%,极值点分别为(60.38%,2.837)和(38.43%,7.202)。  相似文献   

15.
钒钛磁铁矿磨矿动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攀枝花密地选厂钒钛磁铁矿进行了分批次磨矿试验, 通过单一因素变量法确定了最佳磨矿条件: 给矿粒度-0.2 mm, 矿浆浓度80%, 磨矿时间8 min, 给矿量500 g/次, 钢球配比D30∶D25∶D20=40∶58∶90, 介质充填率23.22%, 磨矿产品-0.074 mm粒级含量达到97.18%。在此条件下进行了动力学试验研究, 采用Origin曲线拟合方法建立了磨矿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 粒度为0.055~0.2 mm矿石磨矿动力学方程式中参数k与粒径d为幂函数关系, 参数n与粒径d为对数函数关系。建立动力学方程有助于指导选厂磨矿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在《邦得功指数及其测定》一文中,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矿石功指数的测定方法,现在我们将分两篇文章介绍如何应用邦得功指数。本文着重介绍用邦得功指数来选择破碎设备。应该指出,用邦得功指数选择破碎磨矿设备时,破碎和磨矿的给料必须具有“自然的粒度组成”,对于给料已经是筛去细物料的给矿,必  相似文献   

17.
三种自磨矿的流程曾经考虑如下: 1) 第一段自磨矿,磨排矿口为—8英时的第一段破碎机的排矿,磨碎的产品适合于第二段砾磨的给矿或者是第一段自磨的产品供给浮选给矿。 2) 中间自磨矿,采用 4英时的砾石介质,此砾石介质由第一段破碎机的排矿经过筛分而获得,用此介质来磨第三段碎矿的产品,经过一段中间自磨矿磨到浮选的给矿粒级。 3) 棒磨以后用砾磨,棒磨的排矿进砾磨,砾磨磨到浮选的给矿粒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实际磨矿过程的生产状况和基本生产数据,建立在磨矿过程中结合比值调节控制前水和给矿量,运用专家 系统对给矿量进行优化控制和基于神经网络质量模型的智能控制方法。实际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解决磨矿 过程中有一定难度的溢流浓度和分级粒度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某金矿为解决矿泥难选问题,在原有一粗一精两扫的矿泥浮选流程前增加分级+离心脱泥作业。通过生产模拟试验对比,预先脱泥作业抛除大量矿泥后,细粒度矿泥减少,浮选给矿粒度分布更加优化,浮选给矿量降低,同时给矿含金品位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传动辊压机对辽西某特大型极贫磁铁矿石进行破碎工业试验,综合分析了破碎产品粒度分布特性,发现产品粒度分布符合R-R粒度特性方程,且具有自相似性,在试验范围内不受给矿粒度分布和矿石硬度影响; 探讨了给矿粒度上限对破碎的影响,并与格子型球磨机排矿粒度分布特性进行了比较,认为适宜的给矿粒度上限为30 mm; 单传动辊压机破碎产品与现场格子型球磨机排矿粒度分布特性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