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芬露天铁矿岩石爆破孔网参数优化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破孔网参数是露天矿生产的主要技术指标,通过对本钢南芬露天铁矿剥岩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孔网参数可以提高现有设备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炸药单耗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中深孔爆破中,采用小孔径和合理的孔网参数,增加钻孔装药高度,可以降低小合格的大块率,发挥装运设备的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4.
分析某露天矿大块及粉矿产生的原因,为降低该矿大块率及粉矿率,通过图像处理技术与现场筛分试验对比,证明应用图像处理技术评价爆破块度的可行性。依托该技术,进行爆破参数优化,在孔网参数优化方面,根据增大孔网密集系数原理提出矩形孔和正方形孔试验方案,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爆后岩块块度分析预测,确定采用正方形布孔斜线起爆,孔距5.1 m,排距5.1m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在爆破工程中,利用“大孔距技术”来改善矿岩爆破破碎度,被国内外生产实践和试验证明是成功的。一般采用2W<a<8W。具体采用哪一种数值,视具体的地质与钻孔直径试验来决定。本文通过结合岩石系数和W·a=K为常数。提出了以计算方法来确定优化爆破孔网参数这一概念与课题。 相似文献
6.
7.
针对露天深孔台阶爆破容易出现块度不均匀、大块率高等问题,运用经验公式法对台阶爆破参数进行计算并确定爆破方案,建立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的台阶数值模型,对深孔台阶爆破孔排距共同作用下的岩体损伤情况及孔间应力大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孔排距会影响炮孔间的应力叠加作用,模拟过程中SPH粒子能良好地模拟出爆破过程中岩石运动状态和岩石损伤范围,当孔间距为8.5m、排间距为5.0m,爆破效果最佳。将模拟结果应用于现场试验,大块率较优化前降低了10.3%,块度平均合格率提高了5.2%,现场试验与模拟结果最优爆破方案效果高度一致,说明利用SPH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台阶爆破是合理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台阶爆破孔排距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台阶爆破是露天采矿的重要环节,其爆破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铲装运输的效率,爆破设计、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因素均对爆破效果有较大影响。为减少底根和大块,提高爆破效果,以紫金山铜矿9号溜井降段工程为依托,进行爆破参数的优化模拟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岩石的力学参数,通过LS-DYNA软件建立了3组不同孔网参数的爆破模型,观察起爆过程的应力云图并分析被爆岩石的应力响应,得出裂纹区内岩石所受的峰值拉应力是其发生破碎的主导作用。之后结合岩石破碎理论,逐一分析了不同孔网参数下被爆岩石的峰值拉应力,并同岩石的动态抗拉强度做对比,来判断其破碎效果,得出了最优的孔网参数。通过数值模拟优化及现场试验,爆破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铲装运输效率也大大提升,此模型可为类似爆破工程的孔网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大直径垂直深孔采矿方法存在的爆后大块较多、采场轮廓难以控制、爆破参数与岩石阻抗关系不匹配等问题,对大直径垂直深孔爆破孔网参数、装药结构与爆破工艺关键技术进行了优化研究,有效地提高了井下大直径垂直深孔爆破效率,降低了爆破作业的安全风险,可为矿岩性质相似的矿山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公益明铁矿爆破参数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爆破优化理论,对公益明铁矿爆破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试验研究,验证了优化参数的合理性,其结果对该矿及类似矿山爆破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张朝雷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4,66(5)
通过采用孔底药包与全孔导爆索复式起爆网路,可有效避免拒爆、悬顶等问题,保证起爆网络的安全可靠;而孔网参数、装药系数等参数的改善,使炸药消耗降低到了0.42 kg/t,延米崩矿量提高到了4.8t/m。爆破参数的优化提高了经济效率,降低了采矿成本,在挂帮矿及保安矿柱的回采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麻子坑矿区的参数确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嗣后充填采矿法二步回采时,深孔爆破对充填体的损伤问题,以吴庄铁矿实际矿岩力学和爆破参数为基础,建立了基于LS-DYNA的不同孔底抵抗线的扇形深孔爆破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孔底抵抗线的增大,振动速度和有效应力逐渐减小,爆破对充填体的损伤逐渐减小。结合数值模拟得出的结论,采用孔底抵抗线0.5 m的扇形孔爆破参数进行现场爆破试验,利用VS150三维激光扫描探测系统对矿山现场试验进行测量,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充填体表面较为平整,没有发生垮塌的情况,从而得出优化的扇形孔爆破参数,以指导今后井下爆破施工。 相似文献
17.
齐大山铁矿爆破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大山铁矿随着开采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原有的爆破参数已不能适应爆破生产的要求.为此,通过力学试验确定典型岩石的力学性能参数.根据不同岩石的力学性能,建立齐大山铁矿爆破定量评价体系.通过爆破效果定量评价确定块度分布曲线,改变以前对爆破效果只有定性而没有定量评价的缺点,随着爆破参数不断优化,爆破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给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设计提供最优的爆破参数,结合矿山设计的具体情况,在选定爆破抵抗线长度为1.8 m的基础上,以孔底距为主要参数,对地下开采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爆破参数设计了4个方案。对设计的4个中深孔爆破方案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爆破效果的综合评价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4个方案的爆破有效应力均能达到矿岩破碎的效果,孔底距长度对爆破有效应力值没有显著影响。以炸药成本、采幅、适宜块度率为评价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得出矿山的最优爆破参数是孔底距为2.52 m,为矿山的施工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罗河铁矿爆破振动对地面建筑设施的影响,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以萨道夫斯基公式为基础,同时考虑高程差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的数据处理方法,拟合出地下爆破的传播规律。其结果可预测矿山爆破规模、爆破位置对民房的影响程度,为矿山爆破采取措施控制振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消除平朔东露天矿前期小煤窑开采破坏所形成的采空区给正常开采带来的危害,从采空区成因切入,对采空区爆破穿透孔进行探测以及预处理,采用穿透孔底部空气间隔器与岩渣0.6 m和0.4 m交替填塞的方式处理穿透孔,处理后的穿透孔起到了支撑承载上部大药量的作用。针对该矿在爆破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塌陷率低及塌陷深度低等问题,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利用数理统计和工程实测方法对爆破参数优化前后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改变和调整孔网参数、装药结构、连线方式等技术措施,使得上部覆盖层塌陷填实采空区,进而改善了塌陷爆破效果,验证了优化后的爆破参数的实用性,为煤矿的后续正常开采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