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修井作业过程中,不合理的压井液对储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油气井产能降低。大量的研究表明,压井液对油气层的损害主要是固相堵塞岩石孔道及造成岩石的性质发生改变。针对修井作业中无固相压井液对地层伤害小,利于油气层保护的要求,对压井液中所需要的增粘剂、降滤失剂、无机盐结晶抑制剂等进行了优选,并分别考察了加量对压井液性能的影响,室内研制了利于储层保护,具有较好抑制性与低固相损害的无固相压井液,合理的压井液配方:1%YJ1+0.1%YJ2+0.8%粘土稳定剂+0.12%其它添加剂+10% CaCl2,该体系具有密度可调、无固相、滤失量低、流变性、热稳定性好,抗温可达110 ℃等优点,室内岩心流动实验表明,该压井液体系对高低渗透率岩心伤害程度小,对油气层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低伤害压井液LW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粉状HPAM为增粘剂,以三价有机铬离子为交联剂,研制了一种新型低伤害LW压井液,该压井液运用弱交联原理配制而成,考查了LW压井液的腐蚀性、滤失量和抑制性。结果表明,LW压井液密度可调范围大(1.0~2.2g/cm^3),室内岩心流动实验中含粘土岩心的渗透率恢复率达91.4%,滤失量极低,对金属腐蚀小。  相似文献   

3.
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吐哈油田大部分区块井底压力低,为此开发了无自由水压井液.通过固化剂(高分子吸水材料)等组分筛选,得到了压井液优选配方:清水+1.0%KEG-CA-3(丙烯酰胺接枝纤维素共聚物)+0.3%固化引发剂+0.5%胶体保护剂+1.0%KCl+0.4%NaHC03;其表观黏度为50 mPa·s,API和HPHT滤失量分别为19.6、29.0mL,在砂床上无滤失,进入砂床深度14.3 cm.该压井液在80℃、30天老化过程中及在100℃热滚16小时后,流变性变化小,滤失量有所增大;储层岩心粉在该压井液滤液中浸泡16小时,膨胀高度仅为0.63 mm(在清水中为3.04 mm);在储层岩心实验中,注入并返排后油相渗透率>82%,切去污染端2 cm后渗透率恢复率>96%,除去滤饼后在≤12 Mpa压差下不渗透.该压井液已成功应用27井次.与使用常规压井液的一口井相比,使用该压井液施工的一口井,作业后生产恢复稳定所需时间很短,产出的原油含水率低.  相似文献   

4.
LYM油田东一段储层属中孔中渗储层,敏感性矿物含量高,油层保护技术难度大。因此优选出了架桥暂堵剂XB-1和油溶性充填暂堵剂YB-2,将它们复配使用后在地层形成内封堵层(内泥饼),用CMJ-2成膜剂在地层形成外封堵层(外泥饼),在内外封堵层的共同作用下,使钻井液API滤失量降至2mL,高温高压滤失量降至9mL;同时选用了0.35%KPAM、2%聚合醇和(3%~5%)KCI作为抑制剂,通过3种抑制剂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抑制东一段储层黏土矿物的膨胀;用该钻井液污染后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到88%~100%。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能有效地提高平均单井产量,使LYM油田东一段储层保护技术难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结合吉林油田德惠区块实际地质情况,通过筛选加重剂、降滤失剂、防腐剂、黏土稳定剂,优选出适用于气藏的高温高密度低伤害无固相压井液体系。该压井液体系密度在1.0~2.5g/cm3范围内可调;在不同密度下,均能抗高温180℃,滤失量低于16mL,腐蚀速率小于0.076mm/a,岩屑回收率达到80%以上,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5%;其配伍性良好、无沉淀。现场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压井液配方比例进行调整,可得到适合各井筒的压井液。  相似文献   

6.
王喜峰  李建阁  陈芳  雷达 《油田化学》2003,20(3):205-207
针对长春气田储层的水敏、碱敏、盐敏性 ,研制了由盐水基液、聚合物粘土稳定剂QYP、增粘剂QYJ、表面活性剂QYB、缓蚀剂QYH组成的气井压井液QY ,以代替现用的主要由水和粘土稳定剂 85 1组成的压井液 85 1。粘土稳定剂加量为 0 .5时 ,2口气井岩心样在压井液QY、压井液 85 1和清水中的膨胀率分别为 13.3%和 3.3% ,2 1.5 %和 7.7% ,5 0 .0 %和 36 .7%。表面活性剂加量为 0 .5 %的压井液QY和压井液 85 1的表面张力分别为 36 .3和 4 7.9mN/m ,界面张力分别为 2 .1和 6 .7mN/m。增粘剂加量为 0 .5 %的压井液QY的初滤失量为 0 .791mL ,36min滤失量为 4 .8mL ,粘度 4 2mPa·s。压井液QY 4 5℃时腐蚀速率较小 ,为 0 .0 73g/m2 ·h ,pH值为 7~ 8。与压井液 85 1相比 ,压井液QY对气测渗透率 2 .71× 10 -3 ~ 139.7× 10 -3 μm2 的 4支岩心的伤害率由 2 4 .7%~ 6 0 .2 % ,平均39.9%降至 14 .6 %~ 19.2 % ,平均 16 .7%。气井压井液QY在长春气田 3口井施工中应用 ,效果良好。图 1表 4参 1。  相似文献   

7.
BH油田储层黏土矿物构成分析及储层敏感性实验表明,BH油田储层伤害类型主要为外来固相颗粒堵塞及油井结垢,要求各种入井流体(完井液、压井液、射孔液)必须为无固相或低固相流体,且流体滤失或漏失量低、与地层及地层流体配伍好。对BH油田在用各种完井液、压井液或射孔液使用效果及对储层保护效果分析表明,BH油田大批量使用的完井液(聚磺钻井液+2%(w)-3%(w)油溶性暂堵剂)可满足储层保护需要,所用压井液或射孔液应以清水+0.5%(w)-1%(w)黏土稳定剂+0.2%(w)增稠剂为主,当地层压力系数〈1时,可加入1%(w)-3%(w)的油溶性暂堵剂防止压井液向地层大量漏失。  相似文献   

8.
杨鹏  吕开河  甄鹏鹏  洪伟 《油田化学》2013,30(4):482-485
为满足高温盐层快速钻进和保护储层的需要,通过对增黏剂、交联剂、降滤失剂、润滑剂和防塌抑制剂优选,得到抗高温饱和盐水无黏土相钻井液配方:饱和盐水+0.2%Na2CO3+1.2%增黏剂SSDP+0.4%增黏剂DDL+0.4%增黏剂PAM+0.3%四硼酸钠+3%降滤失剂SL-Ⅱ+3%超细碳酸钙+1%润滑剂HL-8+2%防塌剂AP-1。室内性能评价表明,该钻井液抗温性较好,耐温达170℃;密度为1.22 g/cm3;抗劣质土污染能力较好,抗污染容量达10%:极压润滑系数为0.0388,与油基钻井液接近,润滑性能较好;钻屑在钻井液中的回收率高达96.84%,黏土在钻井液中的膨胀率远小于清水,防塌抑制性能较好;岩心渗透率恢复率>90%,储层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基钻井液长期存在黏土膨胀、钻井液滤失量大等问题,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氧基氯化铵及丙烯酸钾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抑制型降滤失剂AMSC,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反应条件,并对AMSC的黏土膨胀抑制性和降滤失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原料单体质量比为2:1:7:1、温度为50℃、单体浓度为15%、引发剂浓度为0.5%、反应4 h时,AMSC防膨率达到84.76%。在100℃以内,AMSC的抑制性与市场同类型抑制剂相比效果相当,同时该抑制剂对钻井液和水泥浆有较好的降滤失效果。应用添加AMSC的缓速酸体系在遭受钻井液污染的碳酸盐岩区块进行了洗井作业,储层岩心的渗透率恢复率达到87%,提高了产能。   相似文献   

10.
CO_2干法压裂液工作效率是改善CO_2压裂流体的携砂性和造缝性的关键,本文以提高纯CO_2流体黏度和降低纯CO_2流体储层滤失系数为目标,采用乳化增黏降滤的技术路线,自主开发出了一种有机硅型CO_2压裂增稠剂(15%表面活性剂SFA+85%氯代环烷烃与正辛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1)),建立了CO_2干法压裂液体系(2%数3%增稠剂+97%数98%液态CO_2),并研究了该体系的溶解分散性、黏度、滤失量及对岩心的伤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的黏度比纯CO_2的提高500数1000倍,储层条件下对岩心综合滤失系数比纯CO_2的降低了87.8%,对储层岩心无伤害。新型CO_2干法压裂液体系在鄂尔多斯盆地成功开展5口井的现场试验,施工参数和液体效率明显提升,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最高砂比25%,最大单层加砂量30 m3的施工规模。图4表5参12  相似文献   

11.
裂缝性火山岩气藏压井液的潜在伤害因素主要是固相堵塞和滤液侵入。为避免伤害,研究开发了GCP-2型低伤害气井压井液。该压井液体系密度调节范围在1.0~2.3 g.cm-3,具有无固相、密度调节范围大、低滤失、低黏度、低伤害等特点;对金属基本无腐蚀;防膨性能优于常规压井液和6%KCl溶液;在常温和120℃高温下密闭静置14 d,体系密度基本不变,黏度变化率小于30%,滤失性变化很小。新疆克拉美丽气田滴西17高压气井大修套管补贴作业,选用密度1.5 g.cm-3的GCP-2型气井压井液作为修井液,在气层打开的情况下,在GCP-2型气井压井液中进行膨胀管套管补贴,修井作业15d,压井液体系均一,性能稳定,保证了修井作业顺利完成,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低压气井暂堵修井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渝油气田每年修井数多(达300井次),其中近50%为低压油气井,且相当部分井的天然气中含有H2S、CO2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低压气井修井作业时极为困难。为此,提出应综合考虑修井中的井控安全、储层保护、井下油管腐蚀和作业后复产等工艺技术,并在多个地质构造上应用非选择性堵水剂、可循环暂堵液、液体桥塞等暂堵压井液体系,取得了能压稳井、低伤害和安全作业的应用效果。分析对比暂堵液体系的现场应用情况,其中可循环暂堵液适用性更强,稳定时间长,不但可以满足暂时封隔地层流体的目的,而且在施工结束后可采取破胶水化依靠地层能量将其排出地面,也可采取天然气或者液氮气举的方式排出,减少了对地层的污染,适宜在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液滴模型,针对低压气井携液模型的缺点,结合气井积液实验,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气井携液的机理。分析认为,Coleman模型忽略了液滴变形对携液临界流量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较真实的临界流量偏大;而李闽模型没能考虑椭球形液滴在井筒内翻转造成的能量损失,计算结果偏小。由实验结果可知,实测的携液临界流量处在Coleman模型与李闽模型之间,分析认为是由于液滴翻转带来的能量损失足以抵消液滴变形产生附加能量。根据液滴模型的基本原理,结合气井积液实验的结果,给出了低压气井携液模型以及计算公式,新模型中引入修正因子表征液滴翻转的影响,较真实的反应了气井携液的真实情况。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Coleman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误差较小、预测精度较高、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分离式低产液测井仪测量原理及技术指标的简要介绍,结合该仪器在朝阳沟油田中的试验效果,展示其在方法和测量精度上的独到之处,从而推进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超声旋流气动雾化排液采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经成熟的排液采气工艺有优化管柱、橇装气举、柱塞气举、泡排、机抽、电潜泵等,但这些工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开发了超声旋流气动雾化排液采气技术。该技术通过机械、气动和超声波的多重作用使液体形成微细雾滴,使雾化气体被井内产出气体携带到地面。该技术具有不压井不动油管作业、排液深度可调、不受积液介质的影响、经济实用、安装管理方便等优点。中原油田凝析气田5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下入超声旋流气动雾化装置后,日产液量增加,气液比下降,排液效率提高,收到了预期的排液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盆地地层破裂压力低、油气层分散、气层任和裸眼段长、膏盐层厚,封固井段长,增加了固井作业的难度。1992年以来,完成了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封固技术、钻井液处理技术、适合气田固井特点的水泥浆设计技术及其它综合工艺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本地区地层特点的配套固井技术,固井质量稳步提高。声幅段优质率由1992年的28.50%提高到1996年的84.20%;合格率由1992年的59.30%提高到1996年的93.70%。  相似文献   

17.
试油、压裂、酸化等井下作业中排液不彻底或不迅速,将加大对地层的二次伤害。本文统计了大量资料,对气井排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弹性能量的利用情况、地层能量及改造措施是影响地层排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沁水盆地晋城地区煤层气田固井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晋城地区煤层气井的地质特点及固井现状,从5个方面指出了影响该地区固井质量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在固井中,采用低密度水泥浆,严格控制水泥浆的失水量,提高水泥浆的粘度和切力,并采用低返速顶替技术,使得固井质量优质。  相似文献   

19.
川西白马庙低产浅井泡排试验及认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川西白马庙蓬莱镇组浅层气藏气井大都为低产有水气井,产气量为1000~3000m^3/d。由于产气量降低后气井自身带液能力下降,一些气井只能间歇开采甚至被水淹停产,需要实施泡排工艺以维持气井正常生产。白浅36井和白浅33井是此类气井中有代表性的气井,通过对两井的泡沫排水采气工艺的研究和现场试验,确定了适合的起泡剂,并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泡排试验效果,使原来间歇生产的气井恢复了连续生产。现场试验表明,对于1000m左右的浅井,在气产量低至1000m^3/d左右时,仍适合采取泡排工艺;因水淹停产的产水量较少的气井,采用多次加注适合的起泡剂、放喷带液、关井复压的操作,可以逐渐恢复气井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M气田为典型的低渗干气气藏,由于面积大、储量高,投产井数少且时间短,故各沉积单元的储量动用程度很低。为了使单井能够控制足够的储量且具有一定的供气能力和经济效益,文中通过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法来确定该气田的经济极限井距;综合分析了M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开采动态,采用均匀井网形式进行衰竭式开采。依据M气田地质特征及井网井距论证成果,共设计了8套对比方案,通过对各方案的数模预测,对比分析经济评价结果,推荐方案3(1000m井距的正方形井网)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