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随着中国油库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保障石油战略储备库的安全,对储罐消防和安全系统应采用更高等级的设计标准。为防范储罐安全事故,实现储罐"本质安全",选取了消防水供给强度、储罐冷却、防火堤、消防泵动力源、控制阀位置、事故排水系统和防渗等关键技术,并就此介绍了国外标准的先进经验和推荐做法。结合实际案例,对GB 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中相关内容提出了建议,对于提高国内油库的安全可靠性和应急保障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防火堤是石油库罐区的重要安全设施。为防止储罐油品的泄漏、外流,甚至火灾漫延,通过实际调研,结合GB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分别就防火堤的设计、建造及其造型、有效容量、高度、材质和人行通道的形式、大小以及操作阀门的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建议。指出防火堤的设计与建造是储油罐区安全的重要工作,必须引起设计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油库、储油罐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对目前国内油库建设遵循的主要规范,主要是大型油库储罐间距、储罐区防火堤和消防通道等的安全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提高罐区对危险液体扩散的防范能力,提出了对相关条款进行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辉 《石油商技》2009,27(1):88-89
就GB 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中消除人体静电装置的设定位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分析了其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提出应将人体静电装置改设在储油罐区的防火堤外面,或改用本安犁人体静电消除器,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针对到2020年我国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油品销售企业大量油库储运设施需要改造的状况,结合近年来油库乙醇汽油储运设施改造的实际,依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156—2014)、《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14)和此前多年油库改造的经验,对增加乙醇汽油储运设施后油库改造的平面布置和相应的汽油储存、接卸发油等设施的改造、油品质量以及安全环保的管理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可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6.
浅论雷电灾害与石油储罐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石油储罐生产特点 石油储罐是用来储存原油及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金属或非金属储罐。80年代以前因钢材短缺及考虑战备需要建造了较大数量的地下式和半地下式非金属储罐。进入80年代,地上式金属油罐以其造价低、施工快、占地少、易于检修等优点被广泛采用。《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规定,石油库的油罐应采用地上式,有特殊要求时(军事和战略储备油库)可采用覆土式、人工洞式或埋地式。石油库的油罐应采用钢制油罐。  相似文献   

7.
GB 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于2015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其中,在石油库总图设计方面相比GB 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有较大变化及改进。通过比较研究新旧两版《石油库设计规范》在石油库总图设计方面规定的变化,分析新规范对大型石油库消防设防标准要求的改进,得出石油库内各建(构)筑物之间及石油库与库外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类型的划分和数值变化的规律,总结石油库区道路、竖向布置、防护构造等方面规定的变化,同时剖析新规范在适应当代石油库变化发展的要求时进行修订的指导思想。为今后在石油库设计和石油库改造时,熟悉和掌握新规范的内容和要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石油库规模越来越大,提高大型油库储罐区安全设计标准,可以减少大型事故造成的危害.储罐防火间距是油库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储罐间距的确定需考虑着火油罐对相邻储罐的影响、能否满足消防操作要求以及投资等多方面因素.油罐组防火堤内有效容积应能满足1座最大储罐的有效容积,并适当考虑消防水及进入系统的污染雨水量.适当增大罐区消防道路宽度,设计9m消防车道,满足1辆消防车辆进行消防作业时,其他消防车辆能够通过.在防火堤形式选择、工程设计上应首先考虑安全因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兼顾工艺功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储罐大型化发展趋势和储罐事故频发的问题,评价了国内油库安全研究现状,即侧重于特定事故经过、原因和防范措施,较少涉及地区规划、消防协调等,研究方法系统性需要改进。英国政府针对邦斯菲尔德油库事故的做法值得借鉴,包括事故调查、设立网站等;系统梳理了有代表性的经验教训和整改措施,涵盖储罐设计和运行、油库选址、防火堤设计、油库风险评价、事故应急响应、油气爆炸机理、油库周边土地规划和经济发展、重大危险源周围社会风险控制等;最后,提出了国内储罐安全管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英国邦斯菲尔德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英国邦斯菲尔德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过程,分析了事故原因,指出储罐控制系统故障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储罐结构设置的不合理和防火堤密封性的失效是造成事故范围扩大的重要因素。概述了我国成品油油库的现状,基于英国邦斯菲尔德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教训,提出我国成品油库今后安全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2万m~3立式锥顶储罐弱顶结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万m3立式锥顶储罐为研究对象,针对API 650—2008《钢制焊接油罐》、GB 50341—2003《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和SH3046—92《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标准设计的弱顶结构,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储罐应力分析和稳定性计算,得到3种标准设计的弱顶结构在满罐和空罐工况下的强度破坏压力、失稳破坏内压,并与API 650—2008《钢制焊接油罐》公式计算的破坏内压进行了对比,最大误差低于63 Pa,为评价3种标准设计的弱顶结构破坏形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GB 50341-2003<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要求,对浮顶紧急排水装置的作用及基本要求进行了简单阐述.结合某工程 10万m3浮顶油罐浮顶的实例,介绍了紧急排水装置的设计、计算和选材的详细过程,并对API 650-2007浮顶紧急排...  相似文献   

13.
分析对比美国石油学会油罐设计规范AP1650和1GB5034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中确定储罐是否带锚栓的关键因素,包括风载荷、地震载荷和设计内压,探讨了锚栓储罐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如罐壁、罐顶的设计,锚栓力的确定,锚栓座的计算等.  相似文献   

14.
油罐区设计是油品储运设计的重要内容、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对具体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计算和确定,不仅能降低工程投资,而且能方便日常操作,提高生产的安全性。结合工程设计实际,就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地面钢质原油储罐各个不同部位的腐蚀情况与防护对策。根据钢板不同部位接触腐蚀介质的不同,将钢质原油储罐的腐蚀与防护分成5个不同的腐蚀部位进行探讨,即:罐外表面、罐顶内表面、罐侧内表面、罐底板内侧、罐底板外侧。根据这些不同部位的腐蚀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给出了常见的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石油罐导静电涂料技术指标》国家标准附加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标准GB695 0《石油罐导静电涂料技术指标》为对象 ,结合国际先进标准与方法 ,对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石油罐导静电涂料技术指标的一些测试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水下油罐的传热分析与数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毓琛  冯旅平 《石油学报》1988,9(2):117-126
本文研究混凝土水下油罐采用油水置换工艺贮存高凝原油的传热规律,它是工艺设计与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这种传热过程比较复杂,本文基于对贮油罐进行模拟试验和温度场变化规律的大量实测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建立油罐的分区传热模型,用有限差分法对不稳定传热的温度分布和散热量进行数模计算,求得高凝原油在贮存条件下的表观导热系数.为0.325Ti1/2;相应原油的“临界导热温度”Tx为41℃,应用数模计算贮油罐内温度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各节点的实测温度与计算值的平均偏差<±1℃,表明分区传热模型较清晰、合理地反映了贮罐内原油、海水、油水界面、罐壁砂套以及环境温度相互间的传热特征;数模还提供了热油通过罐顶、罐壁和油水界面分别的散热量随贮存时间的变化曲线,计算表明,原油通过油水界面的散热量仅占原油总散热量的2.1~3.1%,由此结果进一步论证了油水置换工艺贮存高凝原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实测2000m^3的地面汽油罐,给出了高、中、低液位储油时油气浓度的纵向油气分布曲线,证实了油罐内气体空间油气浓度呈明显的梯度分布,且与装油高度存在着密切联系,当装满度大于75%时,呼出的油气浓度为饱和,而装满度低于25%时,呼出的油气浓度仅为饱和浓度的45%。分析原因得出:油罐的装满度越高,气体空间的油气浓度就越均匀,且越接近于饱和浓度;油气浓度是影响呼吸损耗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9.
结合大庆石化公司乙烯罐区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油罐的自然通风损耗、静止油罐的"小呼吸"损耗、收发油品时的"大呼吸"损耗、清罐损失、脱水、跑冒损耗、油品储存温度损耗、储油罐内液面上方空间大小的损耗,及计算油品蒸发损耗量的方法,提出了加强储运管理、降低清罐损失、加强油罐脱水管理、控制气体放空损失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LNG接收站罐区安全评价软件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区的安全运行是LNG接收站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为了能快速准确地对罐区进行安全评价,为LNG接收站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参照NFPA59A《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标准》、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和GB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借助于VB语言开发了一套软件对LNG接收站罐区进行安全评价。此软件根据接收站罐区的具体情况分别从拦蓄区体积、泵房与罐组的距离、防火间距、储罐间距、人员操作情况、设备状况、监控及日常运行和安全消防等8个主要方面给出评价结果,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