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前言无粘结预应力筋通常由钢绞线、钢筋或钢丝束作成,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始终无粘结力,可以相互滑动。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已在许多结构中采用,如建筑中的楼板、屋顶、地板,圆形罐体和筒仓、机器基础、地锚等。本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的分析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的研究现状,根据收集的文献,作了简要地综述。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次内力简捷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熊学玉  李伟兴  黄鼎业 《工业建筑》1998,28(2):13-17,51
基于作者提出的约束次弯矩法的原理,针对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直接给出各种预应力线型布置在三种约束下的约束次内力公式,从而更加方便了工程设计计算,还提出了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文忠  郑弦  王英 《建筑结构》2005,35(7):67-71
合理考虑两跨连续梁在加载过程中受力模式的变化和无粘结筋的应力增量对支座控制截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贡献,选择合理的结构“失效”标志,就可应用相关设计规程所给刚度计算公式按等刚度法计算结构的变形,求得无粘结筋在外载下的伸长,从而确定无粘结筋极限应力。据此,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探讨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两跨适筋连续梁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随普通钢筋配筋指标βs和预应力筋配筋指标βp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与现有试验结果相吻合的两跨连续梁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赵冬梅 《建筑施工》1999,21(6):28-29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因其优良的结构性能,已成为当今最有发展前途的结构形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空间组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建筑结构越来越向着大跨度、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能量法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次弯矩是否变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与有粘结预应力连续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用增量法解无粘结预应力连续梁时,可以不必考虑初始次弯矩是否变化的问题,而将其作为一不变的量对持,而总的次弯矩却是变化的,这是因为无粘结梁中预应力筋应力增长引起了等效荷载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7,(2):60-62
建立了基于增量变形的适用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全过程的数值分析方法,可用来分析正常使用状态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的变化情况。本文的方法能够模拟混凝土梁开裂引起的结构刚度变化情况,利用本文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加载方式、跨高比、预应力筋线形对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影响。与现有理论计算方法及试验结论的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增量变形的数值方法略大于理论计算结果,并准确反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与关键截面变形值接近直线关系这一结构机理,说明利用基于增量变形的数值方法可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变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进行较合理而精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梁 ,采用结构力学方法 ,推导了在均布及集中荷载作用下 ,二跨及三跨连续梁的次弯矩表达式 ;在满足混凝土设计规范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施工阶段预拉区抗裂要求的条件下 ,得到了预应力筋布置偏心距的表达式。可作为超静定梁进行预应力筋布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陆惠民  吕志涛 《建筑技术》1999,30(12):853-855
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极限状态的性能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内力重分布与弯矩调幅一直是争论的热点。但内力重分布与弯矩调幅不仅会影响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经济性,还会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可施工性。弯矩调幅既与超静定结构的极限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