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刊2000年第8期苏成富先生的“巧用D触发器”一文,经阅读、分析,认为其中“恒温电路”和“水位控制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经按图组装试验同样证明上述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1.D触发器用途极广,除可以组成双稳态电路、单稳态电路、无稳态电路外,还可转换成JK触发器,R-S触发器等电路。但是不论组成什么电路,其基本的逻辑功能特性是不变的。反映D触发器的逻  相似文献   

2.
影响晶体管双稳态触发器工作的因素非常多,有电路常数、晶体管特性、电源电压、负载、环境温度、触发输入信号的性质等,因此从保证电路长期可靠工作的角度来设计晶体管触发器的理论和实验资料,目前还不能认为十分完善。由于在一般大规模的数字电路设备中,通常大量地使用着触发器,即使其中一个工作不正常,也会使设备的效用全部丧失,所  相似文献   

3.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一组能工作在50兆赫的计算机逻辑线路,其中包括脉冲放大器门和混合脉冲放大器门,静态触发器,具有电流开关放大器的二极管逻辑单元,无源延迟线,以及有源的可变延迟线路。所有这些线路都设计得能和特性阻抗为75欧姆而终端匹配的传输线相联起来工作。10毫微秒脉冲和20毫微秒的触发器翻转时间是通过采用非常高速的微合金扩散晶体管而得到的。这些线路已在一台具有高速磁膜存储器的小型通用计算机 FX-1中成功地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紹了艾克勒斯-乔丹电路(双稳多諧振蕩器)的設計方法,并给出了实际的設計例子,可供设計晶体管触发器电路参考。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计算机与自动化”杂志1960年4月号报导,班迪克斯公司宣布制造一种新的小型化晶体管高速通用计算机G—20。这台计算机平均每秒能进行四万五千次的浮点运算,这个速度高于目前美国已成批生产的任何一台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全部采用固态元件,一共大约用了五千个晶体管,三万多个二极管。由于采用了小型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计算机中触发器是一种供给其他元件信息的元件,也就是说,触发器总是要带有外加负载工作并且在计算机工作时其负载量及负载特性均在改变。同时外负载通过自己的电路还会引起触发器产生干扰,这些干扰可以影响触发器工作的可靠性。在数字计算机的所有元件中触发器是最不可靠的,这是由于对他们提出的矛盾要求所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通用的过温保护电路.该电路是利用晶体管的BE结具有负温度系数的原理,转化成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BE结电压,控制晶体管的通断来达到过温保护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过温保护电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通用于大多数DC-DC转换器芯片中.  相似文献   

9.
五、触发器触发器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基本单元电路。所谓记忆功能,是指该电路在某一时刻的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信号的电平,还取决于以前电路输出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去掉当前输入的信号后,它仍保留着电路在前一时刻的状态,这就是电路的记忆功能。本部分,首先介绍最基本的R-S触发器,包括电路的组成、逻辑符号、逻辑功能、有关的实验及应用。再介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不少电子测量仪器和控制装置中,常常要用到阶梯信号。这里介绍一种简便可靠的阶梯波产生电路,它的特点是电路结构简单,阶梯的个数在0~9范围内可以随意选择,阶梯幅度的调节也很方便。实验证明,电路工作稳定可靠。本电路由触发器、分频器和积分器构成,实际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中,用价廉通用的运算放大器LM741C接成过零点检测电路作为触发器(或直接采用现成的斯密特触发器),以产生所需的触发脉冲,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电子工业”雜誌60年8月报导,最近新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晶体管,称为拜尼斯特。它是由n-p-n-p四层及发射极、基极、收集极及注射极四端构成,也就是相当于n-q-型晶体管在收集极土加上q层並接上注射极。采用一个拜尼斯特就可以构成触发器,現在还  相似文献   

12.
<正> STTL是肖特基势垒二极管抗饱和的晶体管耦合逻辑电路,是在标准TTL电路向高速发展而派生出来的一个新型系列。门的典型传输延迟时间为3ns,触发器的翻转频率可达125MHz。它和标准TTL、  相似文献   

13.
当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计算机。许卓群教授说,没办法,大家就用手摇计算机。  相似文献   

14.
电脑音乐几乎是和电脑相伴相生的。说起电脑音乐的起源,还有一个有趣的“预言”放事。 早在第一台电脑发明一百多年前的1842年,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巴贝奇教授发明了电脑的前身——分析机,当时他的助手、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爱达·奥古斯坦·拉夫拦斯伯爵夫人就曾预言:“这台机器总有一天会演奏出音乐的。” 果然不出爱达夫人所料,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到了1948年,计算机就被应用于音乐理论的分析、研究。实践证  相似文献   

15.
<正> 计数电路可用来构成分频器、计数器、节拍脉冲发生器和各种运算器;在数字仪器、计算机以及工业自动化程序控制中有其广泛的用途。计数电路有的采用单片集成电路,有的采用多个集成电路触发器(如JK触发器、D触发器)组成。当需接成任意进制计数电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的电流正反馈触发器电路里,两个有源元件中总有一个经常处在截止状态,这种截止型线路有以下的缺点:由于它们的工作范围包括截止区域,因此有源元件的最佳工作范围便不能经常得到。当这些有源元件关向截止区时,过驱动是无效的;并且当采用晶体管作为有源元件时,射基极的反向电压可能使晶体管受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供一种用可变程序的只读存贮器和触发器设计异步时序线路的简便方法。此法勿需画出控制卡诺图,勿需写出触发器输入端的逻辑表达式,勿需门电路触发器组合。而是直接参照状态图,用可变程序的只读存贮器,一组表示状态的触发器及一组使表示状态的触发器置零的单稳态触发器即可直接设计出实现电路。另外,用此法实现异步时序线路时,无“竞争”与“冒险”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触发器动态研究”一文的继续,介绍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动态设计方法。文中考虑了各种分布电容的影响。当电路参数发生变化且处于最不利搭配时,触发器仍具有“交点在U_T前沿的单调翻转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介绍的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多稳态触发器可以广泛地用在自控,遥控以及计技术的各种系统中。在非二进制计数线路中采用多态触发器要比采用双稳态触发器来得更加经济。虽多稳态触发器的概念早已为人所知,但是在文献中来没出现过这类的晶体管电路。多稳态触发器或称为 n 稳态触发器,是双稳态触器的进一步发展。如果 n 个放大级的每一极的输入与其余各级的输出端之间有直流耦合,则在一定条下可得到 n 个稳态,并且在每一个稳态时只有一支体管通导,而其余的均截止。作为示例,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带有射极公共电  相似文献   

20.
通用的直流稳压电路,由于串联晶体管的压降很大,因而效率很低。本文描述一种新型稳压电路,其串联晶体管的压降能够在满负载时低至接近于一个V_(BE)值,因而效率高达94%,且可使用低功率的晶体管。文中还介绍了笔者应用的例子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