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无线电工程》2017,(3):47-50
针对光纤传输链路因受光信号衰减、温度变化和振动等因素引起的光学相位起伏,影响时间比对精度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双向伪码测距原理的光纤双向时间比对方法,并搭建模型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单光纤双向双波长的传输方案,在65 km光纤链路上,抵消了往返链路传输时延的不对称性,使时间比对精度可达108 ps。温度变化引起光纤折射率变化是导致时延波动的主要因素,对温度变化与光纤时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仿真,通过温度试验验证了光纤时延随温度变化的温度漂移系数与理论值相符。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利用电视系统传递标准时间频率是一种既经济方便又能获得较高传递精度的方法。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中央电视台经长期合作研究,确定了利用电视系统传递标准时间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温控光纤延迟线和压电陶瓷(PZT)光纤延迟线的光纤频率传递主动光学相位补偿系统,设计和制作了大动态范围温控光纤延迟线及其驱动电路。在基于Round-Trip方案的20km光纤频率传递实验系统中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5.
长基线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技术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同步网络内长基线分布的节点,实现高精度时间与频率无线传递的方法主要包括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法(TWSTFT)与GPS共视法(CV)两种卫星技术手段.介绍了这两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误差环节,比较了两种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两种技术手段都属于远距离传递,都易受外界环境和传输链路影响,因此建议实际应用中这两种方式应该是独立运行、交叉互验的必要技术手段,需要综合利用,而并非一般认为的二选一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多种光纤时间传递方法的误差来源及其时间传递精度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单向、双向时间传递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不同的布置形式,针对各自应用中的局限,提出了提高时间传递精度的改进方法。针对双向时间传递法,着重分析了光纤色散以及温度变化对传递精度的影响,建议采用疏波分复用或密波分复用来减小环境温度波动对时间传递不确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远距离光纤频率直接传递由机械应力引入的相位噪声,分析了机械应力对频率传递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基于电子相位补偿的光纤频率传递方案,进行了光缆晃动模拟试验,并在实际架空光缆上进行试验,补偿了大部分由光缆环境变化引起的相位抖动,时钟源输出相位噪声为-120 dBc/Hz@1 Hz的10 MHz频率信号,经过基于电子相位补偿光纤频率传递系统后相位噪声达-111 dBc/Hz@1 Hz,与未进行电子相位补偿光纤频率传递相比相位噪声提高12 dB,实现10 MHz频率信号高质量传输。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光纤频率传递的稳定度损失,分析了光纤链路时延波动对频率传递稳定度的影响,得出因温度变化引起的链路长度变化、折射率变化和激光器输出波长漂移带来的时延波动是影响频率传递稳定度的主要因素。建立Round-trip时序模型,定量分析时延波动残留,发现因环境温度缓变引入的时延波动可以得到有效补偿,因激光器动态结温度快变导致输出波长漂移引入的时延波动无法有效补偿,是稳定度损失的关键因素。降低激光器动态结温度的变化速率,是提高频率传递稳定度的有效手段。要使时延波动对频率传递稳定度的影响小于10~(-15)s~(-1)、10~(-20)d~(-1)(d~(-1)即每天),必须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精确控制激光器动态结温度变化率,使其小于0.04℃/s。  相似文献   

9.
《无线电工程》2019,(8):670-673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对高稳定、远距离频率信号传递需求,对光纤频率传递技术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设计了基于电子相位补偿原理的光纤频率传递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单纤双向往返传输的相位补偿方案,实现了100 km光纤频率传递链路相位噪声的实时补偿,频率稳定度为1.13×10~(-14)@1 s,2.19×10~(-17)@10~(4 )s,抵消了光纤链路所处环境温度变化引入的附加相位噪声。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视系统传递标准时间频率是一种既经济方便又能获得较高传递精度的方精。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中央电视台经长期合作研究,确定了利用电视系统传递标准时间频率的技术方案,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了研制任务,后于1984年初通过中央电视台进行传递试验,取得了在北京地区时间传递精度优于10ns、准确度优于100ns,在外地(哈尔滨、武汉)两城市测得精度均优于100ns、准确度优于200ns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光纤时频传递系统的中继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芸  桂有珍  杨飞  蔡海文 《中国激光》2012,39(9):905002-87
为开展长距离高精度时间频率传输系统研究,对多级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级联系统的时延抖动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级联系统总时延抖动的一般公式。在实验上实现了两级级联50km光纤时频传递系统的闭环锁定,分别通过测试单级系统和级联系统的鉴相误差电压得到其时延抖动。通过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比较,分析了主要实验误差来源;通过分析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放大自发辐射(ASE)产生的噪声对信噪比(SNR)的影响,系统频率稳定度由于信噪比的下降而产生劣化。  相似文献   

12.
光纤声光调制器驱动器作为光纤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参数对激光品质具有重要影响。该文设计了高频、高功率驱动器方案。该方案通过20200kHz脉冲信号控制模拟开关实现脉冲信号和150 MHz载波信号的二进制幅度键控(2ASK)调制,调制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进行阻抗匹配后输出到声光调制器,驱动声光调制器工作。驱动信号的频率为20200kHz脉冲信号控制模拟开关实现脉冲信号和150 MHz载波信号的二进制幅度键控(2ASK)调制,调制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进行阻抗匹配后输出到声光调制器,驱动声光调制器工作。驱动信号的频率为20200kHz,功率为3 W。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28路AM—VSB电视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性能,着重讨论了激光器非线性引起的互调失真及光接收噪声性能,并给出了激光器互调干扰的简便测试方法及激光调制指数的优化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光纤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光纤材料的种类,制造方法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多路载波光纤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追述多路电缆通信技术之后,介绍三种实用的多路光纤通信方式和它们各自的应用。前两种是光载波的波分多路通信(WDM):路数少和间隔大的称为波分多路,用于沿线光放大的长途线路;路数多和间隔小的称为密集频分多路,用于区域光纤网的频分多址(FDMA)通信。第三种是电载波作为副载波的频分多路(SCM),由一个光载波传输,用于光纤有线电视(CATV)广播网。  相似文献   

16.
对海外及我国光纤光缆市场的现状及发展作了全面、详尽的阐述和预测,对光纤光缆生产厂家制定发展战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介国内外光纤、光缆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各电信运营企业对光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十余年来光纤通信从常规系统进化至新型系统所经历的过程,传输容量Gb/s·km以每四年增大十倍的速率前进。文中着重说明长途单模光纤线路中间装置掺铒光纤放大器,实现全光传输,不用再生中继机,每一光纤放大器在0.98μm或1.48μm激光管功率的抽引下,对1.55μm信号提供增益30dB。用12个光纤放大器,可使数字速率2Gb/s传输1000km成为实用的长途通信系统。最近实验室报道表明有可能使传输容量加大至50 000Gb/s·km。文中还介绍了光孤子通信实验的进展,在设置光纤放大器的1000km光纤线路上,获得光纤似的长途通信系统,由于光纤非线性抵消了色散效应,很窄的脉冲以很高的数字速率经过越长距离的传播,仍不呈现显著的脉冲展宽,和畸变及噪声影响。这种系统对越洲的陆地线路和越洋海底光缆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塑料通信光纤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本文在阐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芯和全氟化聚合物芯塑料光纤(POF)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评价了POF传输系统及其元器件、应用领域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