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多核处理器系统的特点,对任务分配及调度模型进行改进,提高各处理器相对均衡负载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均衡种群遗传算法(BPGA).算法在任务节点的高度约束条件下,达到任务节点在处理核上随机分配,而任务节点数均衡分配.采用随机生成图法进行模拟实验,与其他算法相比,BPGA算法有更小的调度长度和较少的执行时间.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Feistel结构和SP网络结构的分组密码算法的特点与实现结构,说明了分组算法适合可重构实现的机理,提出了以众核方式构造高性能密码算法协处理器的架构思想,在适当降低单核处理性能的情况下,因为能最大化利用芯片的电路容量,实践证明这种架构相比起单核、多核架构重构方式实现分组算法具有较为明显的整体性能优势,最后,也指出了众核带来的编程复杂、资源分配困难等问题和众核架构的核数与整体性能的压线性关系等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随机产生失效核分布的方法不能反映众核处理器物理拓扑结构的真实状况,在评价相关拓扑重构算法的效能时有失客观性.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缺陷成团效应的众核处理器失效核分布建模方法.实验表明,本方法得到的物理拓扑结构缺陷分布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成团特性,且成团效应会显著影响核级冗余技术的拓扑重构效果.  相似文献   

4.
负载均衡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针对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技术做了概念上的介绍,包括负载均衡的含义及分类;同时分析了负载均衡的实施策略,实施要素以及实施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发展,众核芯片上的晶体管密度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寿命可靠性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准确评估芯片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系统级可靠性仿真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No C通信架构对可靠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众核芯片的No C通信结构,系统级可靠性评估的相对偏差最高可达到60%左右。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网格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当多任务发生竞争的时候,由于多条路径的任务负载不均衡,造成传输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负载均衡的网格工作流算法.通过模拟自然界的生物进化过程对任务空间进行随机化搜索,根据预定任务的适应度函数,并用全局并行搜索方式找到最优节点,避免了传统方法的负载不均衡问题.实验证明,该算法实现了负载的快速均衡,提高了网格工作流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超密集网络中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小区间干扰和负载不均衡导致的用户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面向负载均衡的主动切换策略,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门限的移动切换策略,包含小区内的切换与小区间的切换.通过优化小区内的切换门限,可以最小化系统总资源开销.通过优化小区间的切换门限,能够保证用户实时业务需求的同时均衡网络负...  相似文献   

8.
MPLS负载均衡实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负载均衡是MPLS流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应用,论文基于对负载均衡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在ATM交换机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和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基于IP互联网的新媒体应用在电视节目制作和IPTV集成播控节目传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我省总合各频道栏目利用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移动应用等新媒体技术手段促进节目的研发、生产与推广,创新内容和形式,促进观众与节目快速良性互动交流,随着各频道栏目日常互联网访问量的增加.对网络出口带宽处理能力要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总台作为首批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开展IPTV集成播控业务的省级电视机构。自2012年业务平台商用以来,每日向电信运营商发布的高标清节目量迅速增长,如何将各类节目及时准确发布到电信,成了IPTV集成播控业务的核心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前数据中心网络面临大吞吐量、低延时、优先级、硬件故障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主流技术提出通过网络负载均衡技术来解决.文章围绕负载均衡技术方案,首先介绍了负载均衡技术,以及负载均衡技术主流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及应用层四大类技术方案,其次从网络层出发,详细讲述了DRB、RPS、DRILL等8种网络层的负载均衡技术方...  相似文献   

11.
叙述模块化信号处理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对信号处理过程中部分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网络处理器技术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贵胄  葛宁等 《电讯技术》2003,43(1):6-10,29
本文在归纳总结网络处理器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基础之上,介绍了网络处理器的主要体系结构及其在网络设备中的主要作用,并针对未来网络建设和网络设备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网络处理器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网络处理器的核心问题一微处理器并行调度,以Intel IXP2400网络处理器为例.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线程池的两阶段微处理器调度算法TS—MPSBPT。该算法将IPv4转发系统分成两个阶段.阶段内微处理器采用线程池工作模式,既解决了微指令空间不足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系统并行处理特性:该算法通过判断微处理器的空闲线程数和已处理数据包字节数,将数据包分配给线程池中负载最轻的微处理器。实现算法的负载均衡原则:通过将同类型m包或同一个流IP包分配给同一个微处理器,提高eache命中率和局部内存利用率.实现算法的局部性原则。实验结果表明,采用TS—MPSBPT算法的IPv4转发系统负载均衡,与Radisvs公司原IPv4转发程序相比.新系统包转发速率有较大提高.在包长度较小时效果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半导体集成处理器在智能机器人中很难处理和模拟人类思维活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处理器及存储理念,该处理器可直接对超大规模的模拟信号进行高速实时处理,以电子井作为最小存储单元,并以电子束形式反应信号变化,产生实时模拟控制信号,为智能机器人处理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了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处理器IXP2400的组播包高速转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IP报文的组播技术,由于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把整个报文的内容报文复制多份,因此处理器需要对缓存报文的外部存储空间进行多次I/O操作,这严重制约了当前处理器,特别是网络处理器的高速报文处理能力,转发效率不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零拷贝"转发技术.该技术只修改报文头,报文体不复制,减少了大量的I/O操作,提高了转发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虚拟仪器数控四声道音频处理器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控四声道音频处理器自动化测试系统。音频处理器电路是电子消费产品中常用的电路,以PC机、NI公司的动态信号采集卡PCI-4474、高速信号输出卡PCI-6371、分选机JS-200为硬件基础,以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8.2为软件开发环境,开发音频处理器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音频信号的发生、采集、处理与分析等功能,有效地降低了测试成本及提高了测试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余勇昌  韦岗  武娟 《通信技术》2007,40(11):216-219
在PHGASIS建链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建链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链结构并由基站集中控制的负载均衡、能量有效的路由算法(LBEERA),此算法充分利用了簇状路由算法和链状路由算法的优点.LBEERA算法将网络划分为多个簇,每个簇的节点组成一条低层链,每条链的链头节点形成一条高层链.仿真试验发现,相对于LHACH算法和PHGASIS算法,LBEERA算法增加了网络生存时间,减少了包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18.
电信网络话务流量自动控制是实现网络自动化管理的内容之一。在分析话务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本地网网络管理与集中监控系统平台的话务流量自动控制技术 ,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模型和软件流程 ,通过具体的工程应用说明该系统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有损低功耗网络(Low-power and Lossy Network,LLN)中由于无线链路的有损特性以及节点部署不均匀无法有效实现网络能量均衡,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均衡的高效低时延路由算法(Efficient Low Latency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Energy Balance in Low-Power and Lossy Networks,ELLEB-RPL)。该算法采用“ELLEB组网”策略,使得节点能够有效避免在DODAG(Destination Oriented Directed Acyclic Graph)间来回切换;通过采用“最优父节点选择”策略,使得节点选择的父节点达到最优;通过采用“流量自适应分配”策略,达到网络能量均衡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ELLEB-RPL在Sink节点平均吞吐量、网络平均寿命以及端到端时延上均有提升。  相似文献   

20.
HLA为实现分布式仿真的互操作和重用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技术框架,但HLA中并未提供负载平衡机制。通过对HLA/RTI及负载平衡技术的研究,在HLA中实现了负载平衡机制,同时通过在系统中加入结点检测模块的方法解决了实体迁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没有采用负载平衡机制的系统相比,采用该机制的系统性能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