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园林》1998,(1)
竹与松、梅组成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被古今人们广为赞美。大文豪苏东坡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因此,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如扬州“个园”、杭州“云栖竹径”等均以竹为主要造园素材,苏州古典名园中亦常能见到竹的身影。竹类植物景观优美,成林迅速,是较快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的优良材料,所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彭镇华 《园林》2011,(1):8-9
在中国说到竹子,就会联想到老子、孟子、荀子,还会联想到雨后春笋、子子孙孙、蓬蓬勃勃、春意盎然那种生气。中国竹文化,竹不仅是因"不可一日无此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学竹类园教学和科研两个主要功能特点进行研究,以西南林业大学竹类园为例,总结大学竹类园规划如何体现不同高校的特色及其规划的重点,为今后大学竹类园规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岁寒三友     
林凤书 《园林》2006,(1):44-44
中国盆景,不仅姿态优美,画意浓郁,而且十分讲究寓意。按照民间习俗,每至春节,盆景艺人往往会制作一种应时盆景——岁寒三友,以供岁时之需。所谓"岁寒三友",即将松树、翠竹、梅花共植一盆,姿色并美,韵味悠长,深受百姓喜爱。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  相似文献   

5.
论建筑环境竹景观的虚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燕  吕文明 《华中建筑》2007,25(3):152-153
竹子以独特的自然美感和人文内涵而具有丰富的景观效应,中国园林可以说"无园不竹".竹景观中虚景的营建更使建筑环境具有自然天成、空灵生动的氛围.综合众多建筑环境竹景现实例,该文主要从竹林天籁与竹影玲珑两方面分析竹林虚景的设计手法,为现代建筑环境竹子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意境深远的古典园林和色彩斑斓的现代园林中,竹类是广受欢迎的造园植物材料之一。采用工程实例阐述了竹类在中国园林景观中的设计与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金天天 《景观设计》2020,(1):66-73
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的西南部为设计师园展区。与国内外城市展园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主题不同,设计师园主要展示的是设计师个人的思想理念与艺术手法。设计师园共有五个,每个展园占地面积约2000 m^2。"山水间"花园地块不远处有起伏的山丘和蜿蜒的水面,地块旁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山、水、竹成为设计师构思花园主题时三个关键元素,中国山水画意、传统园林精神、竹的文人气质三者相通,于是便有了藏在竹林之中、充满山水诗意的"山水间"花园。  相似文献   

8.
中日私家园林造园手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庭风 《园林》2001,(3):9-11
在私家园林的发展上,中国私家园林的发展比日本私家园林的发展更成熟一些。故它的明显风格与突出的个性对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规模上看,日本的私园相对大些。原因是日本私园主人是将军大名,有权有势,故有时比中国的私家园林还大。如栗林园,现有76公顷,明治八年时就有11.6公顷。而拙政园只有4.1公顷。从园林所属上看,中国私家园林表现为文人型,日本私家园林表现为武人型。文人型注重诗情画意,武人型则表现为豪迈奔放。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竹藤组织园总面积约3600m~2,主展馆建筑面积约1600m~2,与周边绿化景观融为一体,创意新颖、灵感十足,堪称为2019北京世园会的"竹之眼"。"竹之眼"展馆采用近5000根毛竹建造而成。屋顶共有9条竹拱,单拱跨度最长达32m,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大的圆竹拱结构场馆。宏伟的拱形竹结  相似文献   

10.
个园植物配置艺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园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是两淮盐业商总黄应泰(字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而成的住宅园林。建园之初,园内修篁万杆,因竹之叶形似“个”,故取国名为“个园”。个园以竹为名,又以石为胜,四季假山分峰用石,“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个园的四季假山,被誉为“国内唯一孤例”。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个园除了四季假山的艺术成就外,其植物配置也颇具艺术特色(附:“个园绿地现状图”)。  相似文献   

11.
中日园林人物及著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庭风 《中国园林》2003,19(9):76-78
对中日两国的园林人物及著作进行了比较。中国造园以画论、文论替代园论,故理论系统化晚于日本:而且中国造园家多为文人,日本的造园家则多武人和僧人。另外,中国造园家造园著作少,造园留名亦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园林多是穷极思虑,千万金银堆积而成,但结果往往是不出数年,或废、或毁、或易主而面目全非.故造园虽难,但守园更难.自然天灾、社会变革、子孙不可靠等各种不确定因素都使名园难以留传.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文人士子对园林作出了另类选择,或不把园子预留给子孙;或劝没有能力的子孙把园子送人;或者干脆劝人不要构园,免得为他人做了嫁衣.因此,真正能留传的不是园林实迹,而是园名;不是园林难传,而是园林中有一个或庄、或谐,有才情自风流的人太难.  相似文献   

13.
姜敏  卢健松 《华中建筑》2008,26(8):102-106
岩石园是展示高山、岩生植物的一种植物专类园。通过对中外岩石园的历史、现状、建设情况等展开系统研究,并比较岩石园与中国传统假山园之间的区别,提出了岩石园在我国特色化发展的若干建议,希望能兼容中外特点,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岩石园。  相似文献   

14.
正观山居的主创设计师冯羽以宋词元曲的写作方式来传达一种传统文化,以创造一种似是而非的情感,也是当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缺失而留恋。观山居以极具中国代表性的植物——竹和木为主题,并以曲折的天花板带出中式庭园特有的曲径。竹元素的反复提炼和使用,令空间简单随性.意境深远。引水龙吟似园还是非园,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禜损愁肠,困酣醉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园去处,又还被鶯呼起。不  相似文献   

15.
苏雪痕  苏晓黎  宋希强 《中国园林》2004,20(8):61-62,60
在进行植物规划时,应根据气候带的不同,表现四季景观.以江苏、浙江等华东地区城镇为例,详细介绍了反映四季景观的木兰、山茶园,杜鹃园,碧桃、海棠园,牡丹、芍药园,鸢尾园,水景园,紫薇、木槿园,桂花、菊花园,秋色园,秋色园,松、竹、梅园,芳香园,药园,缀花草地等各种专类园及景观,并给出配植所使用的主要植物,以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古猗园赏竹     
徐振保 《园林》1999,(4):14-15
都市人生活在尘嚣之中,看腻了车水马龙,厌倦了灯红酒绿,绿地蓝天竟成今日的企盼。几位朋友相约古猗园赏竹去。古猗园名列上海市五大明代园林,由嘉定竹刻家朱三松设计构建。这位对竹情有独钟的艺术家,在园内遍植绿竹,竹成为园林最大特色,遂据《诗经》“绿竹猗猗”诗句,取名“猗园”,赞颂竹貌美盛。400余年来,古猗园不断扩建,从10亩至今130亩,成为沪上赏竹的最佳去处。从古猗园新大门进园,沿曲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参与历届国际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中国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历届中国园的景观设计的特征,并讨论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中国园的影响及中国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竹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意象特征。作为一种常用的园林植物,竹因其特殊气质和优美姿形,具有良好的景观价值。但目前尚缺乏将竹作为一种营造空间的植物展开专门的研究,故该文对竹类景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杭州西湖风景区竹景观造景效果突出、成景特色明显。笔者以之为例,对其竹景观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竹类植物的围合、夹道、点缀、背景衬托等作用将竹类景观空间分为竹林空间、竹径空间、配景空间、背景空间等多种类型,总结西湖风景区中以竹造景所成空间可营造的磅礴气势、清静幽趣、怡人雅趣与盎然野趣等意境形式,以期对竹景观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的全面表达提供借鉴,为西湖风景区的历史文脉传承与文化景观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春夏秋冬话个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园,位于扬州市区东关街北侧,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三年(1818),系康、乾盛世之后一座名园。为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而成,“辟而新之”。“主人性爱竹,盖以竹本固”,取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  相似文献   

20.
刘义科 《园林》2005,(10):26-27
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园因竹而显.我国是“竹子王国”,竹子种类繁多,分布地域极广:东起台湾,西迄西藏,南至海南岛,北至黄河流域.万千绿竹,绿染神州,装点山河,美化大地,使我们的生活更富有色彩和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