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三湖地区天然气地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生物天然气气藏发育,气藏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低频、低速和强振幅特征,反射同相轴出现下拉现象。针对反射同相轴出现下拉现象,采用正确的静校正方法,消除浅层低速异常体影响,使含气目地层造成地震反射同相轴“下拉“现象解释唯一性。在对三湖生物天然气的预测中,采用了共偏移距扫描、频率扫描、常速扫描、速度谱剖面分析、烃类检测技术和叠前地震反演的配套技术,在相对保真地震处理处理和正确的静校正二维地震资料基础上,预测出台东2井含气区,成功地获得了工业气流。  相似文献   

2.
时深转换是构造解释的重点与难点,对受浅层气影响的地区尤其如此。在地震剖面上,浅层气的存在导致其下部的地震反射同相轴产生"下拉"现象,造成其在时间域的构造形态完全偏离深度域的构造形态,从而影响了油气藏评价的准确性。针对垦利10-1油田11A井区浅层气的特点,通过分析浅层气剖面特征和影响特点,提出了消除浅层气影响的时间定量校正法,即在确定平面影响范围的基础上,首先在时间域定量消除其对下部地层的影响,然后再进行时深转换。应用效果表明,与常规时深转换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准确可靠,对具有类似地质特征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的含气盆地,盆地中央沉降速度快且欠压实,局部构造发育.该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之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模糊区和构造形态畸变(同相轴下拉),严重影响了勘探效果.由于转换波传播受气的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在转换波剖面上不存在模糊区,也不会出现构造形态畸变.因此,多波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的准确成像,这对气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地区涩北气田构造部位的气藏部分泄漏造成纵波同相轴下拉,振幅、频率变低,成像效果明显变差,无法准确描述构造形态等现状,有必要提高气云区构造成像精度,区分真假含气异常。为此在该区进行了炸药震源激发、数字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的多分量勘探试验,完整记录了各种波场。对比各种记录可以看出,转换波反射特征明显,其中水平分量面波区内还有横波反射。本文利用VSP及地面三分量资料对这种波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多分量数据的水平分量进行预测反褶积,较好地压缩了地震子波,消除了鸣震;以基于三分量微测井资料建立的表层模型为基础,借助转换波检波点校正量的求取,最终得到准确的横波炮检点静校正量,使转换波与横波均得到了较好的成像,横波成像极大地提高了气云区的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5.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的含气盆地,盆地中央沉降速度快且欠压实,局部构造发育,该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之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模糊区和构造形态畸变(同相轴下拉),严重影响了勘探效果,由于转换波传播受气的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在转换波剖面上不存在模糊区,也不会出现构造形态畸变,因此,多波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的准确成像,这对气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OBN多分量地震勘探资料具有频带宽和矢量保真性高等特点,现有的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难以解决OBN宽频多分量数据的纵横波偏移成像问题。以实现OBN宽频地震勘探资料的纵横波高精度成像为目标,研究一阶速度-胀缩-旋转弹性波方程逆时偏移中的数值频散压制方法,实现了基于FCT校正的OBN资料弹性波逆时偏移。在炮、检波场延拓过程中,依据相邻两个时刻的波场以及漫射因子和反漫射因子构建漫射通量和反漫射通量,并对每一时刻含数值频散的波场进行校正,实现了对由差分离散造成的数值频散的压制,消除了纵横波成像误差。模型测试与实测资料处理试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消除由数值频散造成的偏移剖面同相轴错断或虚假同相轴等现象,可以获取高精度的深度域纵横波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地震资料信噪比较高的地区,采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获得的深度剖面,可较好地反映实际构造形态。但在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山地复杂构造区,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周期长,成像普遍较差,难以满足构造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发展的需求。两步法地震深度成像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成像方法。第一步在时间域里归位,采用叠后时间偏移或叠前时间偏移,对叠加剖面上的横向畸变现象(回转波、绕射波、断面波及倾斜反射波)进行偏移。第二步在深度域里归位,在偏移时间剖面上,建立有井约束层速度模型,通过变速时深转换,实现纵向归位,纵向上消除受速度"上拉效应"形成的假背斜和假高点,最终获得能真实反映地下构造形态的深度剖面。该项技术已在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生物天然气储层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生物天然气气藏发育。气藏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低频、低速和强振幅特征,反射同相轴出现下拉现象。根据这些特征,提出了三湖地区生物天然气储层预测方法,包括共偏移距扫描、频率扫描、常速扫描、速度谱剖面分析、反射同相轴下拉量分析和烃类检测等。对3条过井测线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了含气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生物天然气预测方法可以很好地识别气藏的圈闭范围,有效地评价气藏的含气丰度。  相似文献   

9.
K1地区广泛发育火山岩,受火山岩高速地层影响,火山岩帽下伏地震同相轴存在上拉现象,形成局部构造假象;为搞清下伏地层真实构造形态,通过模型正演验证了高速火山岩造成的同相轴上拉现象;综合钻井、速度谱速度信息,利用井点层速度校正速度谱层速度,并将校正后的层速度转换为平均速度场进而时深转换。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变速成图的精度,消除了高速火山岩体引起的构造假象。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地震资料受广泛发育的气云的影响,导致纵波在含气构造部位成像质量较差,而转换波勘探技术可望成为解决气云区成像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为实例,采用伪谱法对该区气云进行数值正演模拟;通过对模型数据的分析研究,可见到明显的二极化现象,该现象是影响转换波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应用将转换波速度分解为基本速度和速度扰动的二极化校正方法,可消除转换波二极化效应的影响,提高转换波成像质量。采用上述方法对该区二维三分量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可在转换波数据上观测到明显的二极化现象,二极化校正方法的应用的确能提高气云区转换波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莺歌海舅地中央泥底辟构造带是非常有利的含气的构造带,由于受深部热流体产浅层气的共同影响,在构造顶部地震资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带。对于由浅层气多次反射屏蔽所造成的模糊带,我们通常先作精细的速度分析,取得可靠的一次波速度,再作F-K滤波,在F-K域中切除多次波能量,保留一次波能量。F-K滤波后,作第二次速度分析,提高速度参数的精度,从而提高叠加效果,使模糊带的有效波得以成像。精细的速度分析表明,模糊  相似文献   

12.
井间地震资料时间域波阻抗反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常用的时间域反演方法不能直接用于深度域的井间地震资料.通过建立合适的深-时转换速度模型,将井间地震资料从深度域转换到时间域.应用时间域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对其进行反演处理,再将其转换回深度域进行储层解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井间地震资料波阻抗约束模型,对时间域的波阻抗剖面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深度域的井间地震波阻抗剖面.转换后的深度波阻抗剖面及深度域井资料可直接用于储层的对比分析.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反演结果精度高,储层描述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ڷ����ı���ٶ�ģ��ʱ��ת������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基于反射波法的地震勘探技术是在时间域中认识地下地质情况的,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场的变化。反射成像和地下地质体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镜像对称关系,而是一种变异的镜像结果。要正确的认识地下地质体,必须把时间域中的地震数据恢复到深度域中。在断裂发育的断块区或复杂的逆掩构造区,由于断层错动及地层褶皱等因素,具有不同速度特征的地层在断层处相互接触或同一套地层多次重复。在这些地方地下空间速度场在短距离内会产生很大的变化,速度场变得相当复杂,准确的时深转换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章以反射层,断层面等时间域中的地质边界为约束条件,以钻井资料建立基础速度结构,采用“基于反射层的变层速度模型结构建立时深转换速度场”方法,实现精确时深转换。该方法应用灵活,建场方式直观,非常适合于各种复杂构造的时深转换。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深层构造成像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深层火山岩构造时间偏移成像精度较低和构造形态畸变等问题,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应用于徐家围子、兴城北等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工作中,完成了技术储备工作。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在深度域解释、速度分析模型的建立、时-深转换以有深度域成像和模型的验证中提高成像质量,能够将地质学家的区域地质概念与地震成像、速度建模相结合,彻底查清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所遇的断层阴影、火山岩、礁石、气柱以及横向速度的微变化等,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地下构造形态。作为地震资料精细处理的新方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为准确布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井间地震在解决油藏开发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精度优势,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应用井间地震资料,从不同角度对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井间不同成像方法基本原理的分析,井间成像资料与合成地震记录的对比分析,地层与反射波组对应关系的分析,地层内部变化与地震反射结构的分析,以及井间成像资料与地面地震资料构造趋势的对比分析,得出井间成像资料可以更好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形态,同相轴反映的是地导波阻抗界面的认识。对垦71井区井间地震反射波深度域资料进行了波数计算,对其时间域资料进行了频谱分析,并进行了井间地震资料、地面地震资料、测井曲线等的标定对比,认为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能够分辨3-5m厚的薄层。对胜利广利油田的井间地震反射成像资料进行了构造解释,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具有反映细微构造的能力。井间地震正演模型分析表明,选择大角度道集进行有限角度叠加处理的成像资料可以用于岩性解释。  相似文献   

16.
在复杂油气藏勘探中,常规方法在处理多波数据时通常将纵波和转换横波分别做类纵波处理,忽略了地震波的弹性矢量波特征,并且成像精度严重依赖于波场分离的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解耦的高斯束弹性波波场反向延拓公式及多波成像公式以实现叠前深度偏移;然后建立了针对弹性多波建模的最小二乘反演方程,以实现基于高斯束角道集的反射层析建模。将深度偏移和反射层析联合在同一处理流程中,前者为后者提供建模角道集和成像质量监控,后者为前者提供成像速度场,两者交替迭代形成深度域建模与成像一体化技术。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验证了一体化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A油田气云模糊区规模大,气云影响范围内纵波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形态难以确定。通过分析地震、VSP、地质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多个二维、三维模型并完成声波方程正演模拟与数据评价。研究认为浅层大范围非均质地层(浅层气)引起的地震波散射屏蔽效应是造成气云区成像模糊的重要原因,垂直浅层气长轴方向的洼陷构造进一步增加了现有三维地震数据(沿浅层气长轴方向采集)成像难度。实际数据处理表明,回转波层析反演浅层速度以及考虑多波至的波动方程类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能够改善气云区纵波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波动方程法井间地震成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井间地震波场丰富,含有反射波、直达波和管波等多种波型。为实现井间地震成像,首先对井间地震资料进行波场分离,提取反射波信息;其次通过直达波层析成像估算偏移速度场;最后利用Gazdag相移方法对实际资料进行偏移处理,获取井间高分辨率成像剖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西部复杂山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不理想,除整体速度模型精度不够的固有因素外,近地表速度模型与时间域静校正的关系、层析成像方法和偏移策略也是影响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应用的关键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目前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地表圆滑偏移基准面与浅层速度建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复杂山地的真地表浅层速度建模技术。首先通过微测井约束回折波分层层析反演建立准确的深度域近地表速度模型,避免时间域静校正对实际地震波场的改造;然后在井控地质导向约束下,通过包含高精度旅行时算法的各向异性多方位层析反演迭代,使得浅层以及中、深层深度偏移速度模型更准确;最后利用TTI逆时偏移实现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该技术的核心思想包括微测井约束下的初至回折波层析反演、真地表偏移基准面选取和数据校正的综合应用。实际复杂山地地震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提高了速度模型精度,提高了断裂及构造成像质量,较好地解决了井震深度误差,为复杂山地油气勘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