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辊前冲工艺改善成纱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稳定和提高成纱质量,针对气动加压和弹簧加压的细纱机,采取增加前胶辊前冲量和增大胶辊直径的工艺措施,对不同品种进行了纺纱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合理选用胶辊前冲量,优化纺纱工艺,可以提高成纱务干质量,同时胶辊采用大的前冲量后,胶辊直径从32.5mm用30.3mm后可再连续使用到27mm,胶辊的使用寿命可提高一倍,从而降低了胶辊的消耗成本。  相似文献   

2.
针对使用SKF(PK2025)摇架后,在两个月内配套进口或国产邵尔A硬度为63度前胶辊出现大面积磨损起槽问题,从摇架型号、胶辊硬度、工艺参数设置、牵伸设置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在纺J 14.6tex纱时出现低硬度胶辊磨损严重的原因,着重对以上各方面进行试验,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生产实践,提出了使用SKF(PK2025)摇架的工艺及器材配置参数,最终实现在保证成纱质量的前提下,延长胶辊回磨周期1个月,稳定控制周期达到4个月,节约器材1万只.降低消耗费4万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应用瑞士罗卡斯机械式磁性集聚纺装置改造环锭细纱机的成本,分析该装置原装进口胶辊性能要求,从上罗拉轴承选择、铝衬管选择、套制和磨砺方面介绍WRC-365型铝衬管胶辊的制作要求,并与进口胶辊进行纺CJ 14.6Ttex纱条干指标和使用周期对比。表明:使用WRC-365型铝衬管胶辊替代罗卡斯机械式磁性集聚纺装置用原装进口胶辊,纱线结构紧密且成纱毛羽少、强力高,改造费用低,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纺优质棉纱应该选用直径为30.5 mm~28.0mm胶辊,普通环锭纺胶辊回磨周期长达6个月~7个月,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李丕一 《纺织器材》1999,26(2):44-45
1前言继1997年10月在咸阳召开的“全国表面不处理胶辊开发应用技术交流会”后,全国许多大中型企业加快了使用不处理胶辊的步伐。对于正确使用不处理胶辊,总结出一系列的宝贵经验,如胶料的综合分散度要达到8级以上;表面粗糙度Ra值要达到0.5μm~0.8μm水平;正确的选型,正确的套制工艺、磨削工艺、维护保养管理措施等都做了认真分析,取得了一致看法。更深一步地讲,胶辊内部基础工作做好以后,外部的环境条件如车间温湿度的控制范围仍需适应标准;细纱机的摇架压力是否均衡,给胶辊压力是否适应;磨砺周期的长短,运转中胶辊中凹的…  相似文献   

5.
NFR-W888大直径胶辊的使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细纱采用φ30.6mm的NFR-W888大直径胶辊的制作和使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论述了大直径胶辊提高纺纱质量的机理,大面积使用证明大直径胶辊对降低纺纱成本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延长胶辊使用周期、降低损耗、提高纺纱质量,通过LXC-966D型低硬度胶辊与原车胶辊分别纺制集聚纺CJ 7.29 tex纱、集聚赛络纺CJ/M 60/40 9.72 tex纱、环锭纺CJ/T 60/40 14.58 tex纱,从成纱质量指标、使用周期以及对细纱状态、断头与损耗的影响3个方面,分析了LXC-966D型低硬度胶辊的使用效果;并从磨砺、表面处理、生产环境及设备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LXC-966D型胶辊的使用经验。指出:LXC-966D型胶辊弹性好且变形小、稳定性优良、适纺性较好,使用周期约为30 d,比原车胶辊提高50%;胶辊损伤小,断头减少,对于降低规律性纱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HX—0270系列工程塑料衬套胶辊研制过程和试验情况。该胶辊采用了0.30mm套差,通过对比试验和大面积上车试用,该胶辊适纺性强、改善条干CV%值效果明显,是纺纱胶辊的新型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使用细纱不处理胶辊,降低生产成本,进行了小直径前胶管与正常使用的大直径前胶辊在四个月复磨期内跟踪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7.5mm,28mm直径较小胶辊与正常使用的大直径前胶辊相比,成纱条干CV值及常发性纱疵无显著差异。但在复磨期的后期少数胶辊有龟裂现象。企业可结合产品质量要求,将小直径不处理前胶辊有选择性的用在部分品种上,在满足成纱质量的前提下,延长了胶辊使用寿命,降低纺纱成本。建议在使用中将小直径胶辊的复磨期由4个月调整为3个月,并加强胶辊管理,以稳定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9.
环锭纺细纱机导纱动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加大环锭纺细纱机导纱动程的可行性。分析了环锭细纱机导纱动程的作用及制约因素,对须条在胶辊表面不同位置时胶辊握持力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在7个品种上进行了导纱动程从传统的6mm~9mm加大到15mm~18mm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加大导纱动程,不会影响成纱质量,且可以延长胶辊使用寿命,一个复磨周期延长3个月~4个月。要精心做好导纱动程调整工作,并注意将导纱线速度控制在4mm/min以内。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胶辊上车时间与成纱条干关系的基础上引出了确定最佳回复周期的方法。胶辊的使用部门可根据不同的胶辊、纱支、处理方法等,分别坟得相应 胶辊回磨周期,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涡流纺用胶辊回磨周期偏短导致纺企消耗增加、效率降低等问题,分析在超大牵伸、高速、高温纺纱环境下,涡流纺用胶辊技术研发关键及性能创新要点;通过使用WRC-KS82型与进口某型涡流纺用胶辊成纱质量、耐中凹、不同表面处理方式等项目的对比试验,表明WRC-KS82型涡流纺用胶辊耐磨、抗压、抗绕、适纺性能优良,纺涤纶和涤纶/粘胶混纺纱成纱质量水平达到进口胶辊水平,且抗中凹性能好,回磨周期达28 d以上。指出:WRC-KS82型涡流纺用胶辊能降低消耗、节约成本,使用时需选择合适硬度与凸台工作宽度的胶辊,制定合理的回磨周期,配套适当宽度的集棉器,以达到涡流纺纱线质量要求与使用周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邢亚为  杨柳 《纺织器材》2003,30(6):44-45
介绍了DL弹性中碳纤维辊的优点,通过与中铁辊、中胶辊、进口碳纤辊成纱质量对比,指出碳纤中辊值得推广,并建议探索扩大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M11针辊针圈φ0.6mm孔加工过程的阐述,介绍了φ0.6mm小深孔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SYW659型胶辊内层为高分子材料,与胶辊轴承抱合力强,套差小(0.2mm)。介绍了SYW659型微套差胶辊的性能;分析了胶辊套差对胶辊硬度、胶辊弹性及胶辊表面粗糙度不匀率的影响?试验表明,胶辊套差小有利于胶辊硬度和弹性的稳定,SYW659型微套差胶辊套制方便,运转性能好,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探讨多动程胶辊开发与使用性能。通过分析细纱胶辊的应用现状,将过去的单一通道变为左中右三个通道,研制了多动程胶辊,并与传统胶辊进行了纺纱质量、磨砺周期、使用寿命及成本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动程胶辊对成纱质量无负面影响,磨砺周期及使用寿命明显增加,使用成本降低指出应用多动程胶辊时要调整好纱线通道位置和卡圈位置,以确保成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6.
史国章 《纺织器材》1995,22(3):25-29
本文浅析了棉纺胶辊表面处理机理,介绍了新型涂料、紫外线光照、清洗剂的应用方法和使用效果。通过测试和二年的使用证明,用清洗剂胶辊比用涂料胶辊成纱条干CV%值能降低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张勇  韩雪梅 《纺织器材》2006,33(3):54-54
YJ2系列摇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上,一般按前胶辊前冲2mm、中铁辊后移2mm、后胶辊对中,前、后罗拉直径为25mm,给出安装尺寸。随着对纱线毛羽重视度的提高,不少企业采用前胶辊前冲3mm~4mm、中铁辊对中、后胶辊后移5mm~8mm的摇架隔距,可有效降低细纱毛羽。我们通过演算与实践给出摇架安装尺寸的计算公式,见表1~表4。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细纱成纱质量,介绍了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特点,详细对比分析了不同硬度、不同厂家聚氨酯胶辊与丁腈胶辊在不同工艺应用不同器材后的试纺对比,从套制、磨砺、表面处理和回磨周期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对聚氨酯胶辊进行正确使用与维护。指出:聚氨酯胶辊能明显降低成纱粗节、细节和棉结,在使用中变形极小且耐用,上车基本无走熟期,能适应车间温湿度的突然变化;生产使用中,聚氨酯胶辊硬度可偏低选择,具有较长的上机使用周期,涩性较强,易粘带纤维,须加强维护管理,做好磨砺和表面处理,保持胶辊表面细腻、滑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棉纺细纱胶辊的使用管理,探讨了轴承和胶管进库验收与胶辊加工技术、胶辊使用管理方法、选用原则和周期管理及胶辊皮壳颜色管理,以满足高质量纺纱和适应现代纺纱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探讨集聚纺纱对胶辊胶圈的要求。分析了胶辊胶圈的基本特性。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胶辊胶圈的选用和使用原则,以及胶辊胶圈的选用、胶辊制作、磨砺、表面处理、更换周期等方面的精细管理。认为:应根据集聚纺特性,分析其对胶辊胶圈特殊的质量要求;选用和使用好胶辊胶圈对提升纺纱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