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雄盆地北部上三叠统—侏罗系裂缝发育期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露头描述、裂缝充填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包裹体测温、石英自旋共振测年分析、定向样品声发射实验和岩石力学性质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楚雄盆地北部上三叠统-侏罗系裂缝的形成期次和控制因素.认为裂缝发育经历了5个时期第一期裂缝形成于燕山早期,裂缝充填物包裹体均一温度约95℃;第二期裂缝形成于燕山晚期,均一温度为110~130℃;第三、第四、第五期裂缝分别形成于喜马拉雅早期、早中期和中晚期,均一温度分别约为146℃、173℃和220℃,以喜马拉雅期中晚期构造活动最强烈,产生的破裂最强.研究区裂缝发育主要受两个因素控制①构造应力强度决定的岩层构造变形程度,一般变形程度越大,构造裂缝越发育,如构造高部位、轴部等裂缝较发育.②岩石本身的力学性质及刚性岩石的分布情况、岩层厚度等,随着岩石密度降低,孔隙度增加,抗张强度减小,易产生破裂;砂层厚度越薄,裂缝越发育,二者具有幂函数关系.图6表3参18 相似文献
2.
裂缝是油气主要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其特征及期次研究有助于明确裂缝分布规律,对后期开发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综合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岩石声发射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中生界延安组和延长组砂岩储层裂缝的特征、形成期次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地区裂缝较发育,多为垂直、高角度构造成因缝。裂缝长度为0.1~0.2 m,密度普遍小于0.2条/m,以方解石充填为主,有效性较好,主要为NE—SW向,存在部分NW向裂缝,倾角平均为76.2°,各层差别不大。延长组裂缝形成时期可划分为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3期,延安组裂缝形成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影响,砂岩储层裂缝的形成与主要构造运动相一致,并建立了盐池地区裂缝发育模式:印支期受近NS向挤压应力作用,发育NW向和NE向剪切缝;燕山期受近EW向挤压应力影响,发育NWW向和NE向裂缝;喜马拉雅期受NE向应力作用,发育NEE向和NE向裂缝,后期受NW向拉张作用,同时对前期形成的裂缝也有一定改造。 相似文献
3.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卡洛夫-牛津阶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区侏罗系碳酸盐岩气藏局部储层段物性差、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状况成为制约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该区卡洛夫-牛津阶18口取心井岩心裂缝的观察描述结果,发现该区储层主要发育水平裂缝和低角度斜交裂缝,按裂缝之间的切割、限制、组合关系及产状特征,可识别出成岩裂缝和构造裂缝2种成因类型的裂缝,其中构造裂缝对储层发育具有重要贡献。在认识裂缝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次生石英ESR年龄标定、非定向样品声发射实验、裂缝充填物稳定同位素(碳、氧、锶)测定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方法,确定构造裂缝具有3个形成期次,分别对应于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和喜山中期。研究认为,喜山早期和中期的2期裂缝(或断裂)具有极其重要的通源性质,油气充注成藏始于喜山早期,定位于喜山中期。 相似文献
4.
裂缝是致密储层流体渗流的主要通道,裂缝的发育、分布规律控制着裂缝性油气藏的分布。根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应用屈曲薄板应力场模拟法、构造主曲率法对楚雄盆地北部致密储层裂缝开展定量预测研究,指出有利的裂缝发育区。裂缝定量预测结论与野外露头剖面考察及钻井岩心裂缝发育规律吻合较好,表明屈曲薄板应力场模拟法、构造主曲率法用于开展裂缝定量描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裂缝对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的储层发育和产能具有重要影响。利用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结合室内实验测试,对该区裂缝发育特征、期次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该区主要发育构造缝和成岩缝,以大于75°的高角度缝和直立剪切缝为主,裂缝具有宽度小(闭合)、间距大、密度小的特征。储层裂缝形成期次分为3 期,第1 期为成岩缝,多充填泥质或炭;第2 期裂缝为构造缝,形成于嫩江组沉积末期构造运动,常见方解石充填;第3 期裂缝也为构造裂缝,形成于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构造反转运动,充填程度低。受现今应力场的影响,近EW 裂缝的张开度大、渗透率高,是布置开发井网时优先考虑的方向。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同组系裂缝渗透性的动态变化各不相同,要及时进行相应的井网调整。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天然裂缝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大,以往认识与实际生产出现了偏差。为此,根据岩心裂缝观察描述、相似露头区裂缝调查结果,从裂缝产状、规模、缝面特征、有效性等方面分析了该区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裂缝纵向延伸受制于岩层厚度,一般不具穿层性,横向延伸长度一般不超过5 m;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密度可达0.8条/m,发育程度为中-高。结合裂缝发育特征及构造演化背景,采用岩石声发射实验、裂缝充填物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测定等实验测试分析手段,确定新场地区须二段气藏内天然裂缝形成期次有4期,分别对应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三幕和喜马拉雅期四幕;早期裂缝以完全充填和半充填为主,喜马拉雅期三幕、四幕形成的晚期裂缝以未充填为主,其中喜马拉雅期四幕时期形成的裂缝有效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南部双龙—罗场地区龙马溪组是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期次对页岩含气性及产能具有重要影响。综合运用岩心、FMI成像测井、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测试、岩石声发射实验及埋藏—热演化史分析等,对页岩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时期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构造裂缝主要以构造成因的高角度缝、直立缝和复合缝为主,岩心裂缝具有间距大、密度小、倾角大、充填程度高等特征;成像测井裂缝倾角与岩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延伸方位以近EW向、NNE向和NWW向为主,次为NNW向。岩心裂缝切割关系、成像测井裂缝产状匹配关系、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测试以及岩石声发射实验均证实,双龙—罗场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经历了3期以上的构造运动改造。结合埋藏—热演化史分析,厘定了构造裂缝的形成时期为燕山运动中晚期—喜马拉雅运动早期(78~56 Ma)、喜马拉雅运动中期(56~29 Ma)、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现今(29 Ma至今),对应的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165~198℃、115~146℃、74~105℃。基于构造地质学原理,建立了双龙—罗场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元坝中部断褶带须家河组储层构造裂缝形成期次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四川盆地元坝中部断褶带须家河组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裂缝对天然气的富集及产能具有重要影响。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包裹体分析、声发射以及(U-Th)/He年龄测定等,对该区构造裂缝形成期次开展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发育构造成因的低角度和高角度剪切缝,具有规模中等、宽度小(闭合)、间距大、充填程度不高的特征,裂缝有效性较好;须家河组构造裂缝形成期次共3期(不考虑成岩期裂缝),第Ⅰ期构造裂缝形成于燕山构造运动中—晚期,方位为NE向(30°±5°)、NW向(315°±5°),裂缝被中—细粒方解石充填,充填程度较高,包裹体均一温度为75~85℃,古地应力的最大有效主应力为18.8 MPa;第Ⅱ期裂缝形成于为喜马拉雅早—中期构造运动,方位为NEE向(75°±10°)、SN向(0°±5°),裂缝被粗粒方解石半充填(或未充填),均一温度为150~175℃,古地应力的最大有效主应力为27.9 MPa;第Ⅲ期裂缝形成于为喜马拉雅晚期构造运动,方位为NWW(290°±10°)向,裂缝充填程度低,切割前两期充填裂缝明显,古地应力的最大有效主应力为38.6 MPa;结合地质力学理论,建立了三期裂缝发育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期次——以杭锦旗探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杭锦旗探区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一个重点区块,油气生、储、盖条件良好,目前对于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期次的认识存在分歧。通过生烃时间法、圈闭形成期法、流体包裹体法以及储层致密化时间和煤热解模拟结果等方法对该区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期次展开研究。结论认为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存在2期大规模油气运聚;结合生烃高峰和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结果,明确了该区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时间,分别对应于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末-至今,前者为油气兼生期,后者为大规模天然气生成期。研究过程中结合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判识油气成藏期次,避免了单一方法的局限性,结论及认识的可信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川东南丁山构造龙马溪组页岩构造裂缝期次及演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东南丁山构造龙马溪组的页岩气蕴藏量巨大,裂缝对页岩气的富集及产能具有重要影响。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包裹体分析、声发射实验以及(U-Th)/He年龄测定等,对该区构造裂缝形成期次及演化模式开展综合研究。研究表明:野外露头和岩心裂缝均主要以构造成因的剪切缝为主,以高角度、大切深、高充填为特征,据其交切关系及产状特征可划分为平面剪切缝和剖面剪切缝。龙马溪组构造裂缝可分为3期:第1期构造裂缝形成于燕山运动中-晚期(82.5~72.1 Ma),裂缝充填物主要为方解石,充填程度较高,均一温度为295.6~325.2℃,古地应力的最大有效主应力为97.06 MPa,主应力方向为135°±15°,裂缝方位主要为NWW-SEE、NNE-SSW向平面"X"型共轭剪切缝以及NE向剖面剪切缝;第2期构造裂缝形成于燕山运动末期-喜马拉雅运动中期(72.1~31.2 Ma),裂缝充填物为方解石,其次为硅质或铁质,均一温度为189.1~232.4℃,古地应力的最大有效主应力为90.71 MPa,主应力方向为45°±15°,裂缝方位主要为近SN向、NEE向平面剪切缝以及NW向剖面剪切缝;第3期构造裂缝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现今(31.2~0 Ma),仅形成少量的NW向剖面剪切缝,裂缝充填程度低,充填物为少量方解石,古地应力的最大有效主应力为76.55 MPa。第1期和第2期为主要的成缝期,第3期主要对前期裂缝进行叠加和改造。结合地质力学理论,最终建立了3期裂缝发育的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系统形成的构造期次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对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性储集层的发育期次研究中,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分析裂缝的特征和彼此切割关系,分析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包裹体性质,确定曹台变质岩潜山的裂缝系统属于被溶蚀作用改造的碎裂缝。有3期构造裂缝系统:早期裂缝系统是燕山期挤压块断构造作用的结果;中期裂缝系统在沙三段沉积期末区域性抬升挤压作用下形成,多具有剪切性质;晚期裂缝系统在东营组沉积期末的强烈抬升影响下形成,明显追踪前期裂缝并切割前期裂缝。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裂缝中方解石的生成与海水无关,属于中生代以后的淡水产物。研究区构造运动对形成有效储集空间的建设性作用比破坏性作用更明显。图2表1参9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和二段鲕粒白云岩储集层裂缝特征和形成期次,对岩心、薄片中的裂缝基本特征,包括裂缝产状、充填程度、参数和张开度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统计分析。采用古地磁薄片定向技术,分析了裂缝的组系和方向,认为北东东—南西西向为裂缝优势组系,而不同组系的裂缝反映了地层曾受到多期的构造运动。根据岩心裂缝的切割限制关系、铱含量及裂缝充填物碳氧同位素等,确定了裂缝形成期次为3期,即印支运动晚期(次要)、燕山运动期(裂缝主要形成期)、燕山运动晚期—喜马拉雅运动期(现今有效裂缝主要形成期)。对裂缝特征及裂缝期次的研究,可为目的层地质模型建立、油气成藏等研究提供重要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3.
天然裂缝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盆地古峰庄地区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有关裂缝研究成果较少,对其分布规律和活动时期认识不清。通过古峰庄地区延长组长7—长9段岩心、成像测井、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岩石声发射及构造应力和断裂活动分析,对其天然裂缝的特征、形成期次及成因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裂缝对油气成藏的作用。古峰庄地区长7—长9段天然裂缝较发育,尤以长7段最发育;以高角度和垂直裂缝为主,走向以NEE向为主,NE向次之,少量NW和NWW向;裂缝以未充填和方解石半充填为主,有效性较好;裂缝面较平直,可见油侵、油迹、油斑等明显的油气运移痕迹。长7、长8、长9段氧同位素均值分别为-15.8‰,-17.5‰,-18.7‰,裂缝的形成深度分别为1 675,2 338,2 785 m;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90~100 ℃,120~130 ℃,换算得裂缝形成深度范围在1 750~2 000 m,2 500~2 750 m。该区长7—长9段裂缝活动具有多期性,可划分为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为主要活动时期。不同时期发育的有效性裂缝改善了研究区低渗透储层的物性,为长7—长9段等多层系—深层系油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并影响着油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南海某盆地A凹陷灰岩潜山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大量构造裂缝.早期形成的构造裂缝经历了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的剥蚀、风化,并遭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的淋滤和溶蚀,构造裂缝有的被溶蚀扩大,有的被方解石半充填或完全充填;而后期构造运动产生的裂缝,则往往未被充填,成为沟通溶蚀孔、洞的主要通道.利用应变量分析的方法,对该凹陷的构造发育史进行反演和正演,计算每期构造运动对潜山地层产生的应变量,从地质成因的角度对每期构造运动产生的三维裂缝网络进行预测,从而将早期潜山形成期形成的充填裂缝与后期形成的末充填有效裂缝区分开,达到预测灰岩潜山裂缝型储集层的目的.图5参1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