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以陕西产茶叶为原料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法 2种工艺 ,分别制得了纯度 80 17%和 94 72 %的茶多酚抗氧化剂 ;经对陕西安康和汉中两地 7种茶叶制备得率比较 ,表明安康平利县长安乡茶叶原料的得率最高 ;同时进行了自制茶多酚抗氧化性能试验以及与其他抗氧化剂的性能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茶叶中有效成分综合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绿茶为原料,采用ZJL大孔离了交换树脂和ZJX大孔吸附树脂从茶叶的浸提液中提取茶氨酸、咖啡因、茶多酚和茶多糖。通过对树脂的静态、动态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确定了咖啡因、茶氨酸、茶多酚及茶多糖联合分离提取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的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茶氨酸和茶多酚,提取的咖啡因纯度达83.23%,提取率为1.9%,茶氨酸纯度达85.43%,提取率为0.94%,提取的茶多酚纯度达95.62%,提取率为12.35%,且茶多酚中的咖啡因含量低于0.7%,茶多糖的纯度达51%,提取率为1.1%。  相似文献   

3.
茶饮料浸提工艺的微波辅助萃取(MAE)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浸提工艺是茶饮料生产过程一个关键生产工艺。本文比较了传统热水浸提工艺和微波辅助萃取工艺之间的最优工艺参数,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微波萃取对茶多酚浸出得率和单体组成的影响,表明微波萃取技术(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可应用在茶饮料生产中,而且比传统热水浸提工艺省时节能。结果表明:传统热水浸提工艺的最优浸提温度90℃、时间43min、液固比20:1,茶多酚的得率为19.76%;微波辅助萃取工艺的最优浸提功率360W、时间3、5min、液固比25:1,茶多酚的得率为20.63%。微波短时处理茶叶不会对茶多酚的结构和单体组戍产生破坏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分离制备的新工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茶叶用80%乙醇水溶液在50℃恒温浸提两次,每次30min,浓缩浸提液,经T352复合物溶液进行脱色、乙酸乙酯提纯、柠檬酸水溶液洗涤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酸乙酯,茶多酚得率为13.00%,茶多酚的纯度及咖啡因含量分别为96.42%、3.66%。  相似文献   

5.
茶叶中天然抗氧化剂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前言合成抗氧化剂不仅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而且还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和风味,因此,寻求高效无毒的抗氧化剂已成为这一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从各类植物中提取天然抗氧化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早在六十年代,日本学者就已发现茶叶中含有抗氧化的活性成份,其中茶多酚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同时还具有抗癌、降血脂等功能。’.八十年代以来,有关从茶叶中提取抗氧化剂的方法及其产品性能和应用的文献时有报道’-‘、但多侧重于在食品中的应用,而对提取抗氧化剂的工艺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涉及甚少。本文主要对从茶叶中提取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果胶酶对茶多酚萃取体系传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丽军  姜绍通 《食品科学》1999,20(12):25-28
应用果胶酶对茶水中的果胶类物质酶解处理后,可显著改善食品抗氧化剂茶多酚萃取体系的茶水的溶液性质,从而成倍增加萃取体系的萃取速率和传质系数,提高茶多酚得率。上升液滴法试验表明,果胶酶对茶水比为1:20的萃取水相作用的最佳条件是作用量0.05%PH5.6,作用温度45℃,作用时间3h。  相似文献   

7.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茶多酚属于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其主要是在茶叶当中提取的酚类物质。本次研究的开展,在充分介绍抗氧化剂茶多酚的基础组成以及理化性质的基础之上,分析茶多酚的抗氧化与抗菌性能,在茶多酚的各项性质阐述完毕后,对其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进行实验探索,实现性能的分析与研究。茶多酚自身性能被逐渐的挖掘,使其成为重要的抗氧化剂。近年来,茶多酚已经被应用在多个领域,应用前景与应用空间十分广泛。本文将侧重点放在食品贮藏保鲜当中,并在具  相似文献   

8.
微波对茶多酚结构及其儿茶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茶叶为原料,研究了微波对茶多酚结构及其儿茶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短时处理茶叶,茶多酚的化学结构无明显变化,但其主要成分--儿茶素的组成发生了变化。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E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两种组分有所下降,下降率分别达3.5%和3.4%,并出现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增加量达5.2%,但与用沸水提取0.5h相比,儿茶素组分变化幅度小。  相似文献   

9.
两种植物原料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剂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茶叶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良好,生产工艺合理,产品品质好,可作动、植物油脂和其他食品的抗氧化剂;从油料加工副产品-花生壳中提取的天然黄酮类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活性相当于BHA,高于α-生育酚,并且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安全快速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和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是最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之一,需求量巨大。茶叶中富含一类多羟基的酚性物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TP在茶叶中含量一般为15%~30%,是其它植物远不能比拟的。作为一种新型理想的食品抗氧化剂,TP于1990年已被我国认可,且该类产物具有高效的抗癌、抗衰老、抗辐射、消除人体自由基、降血脂等一系列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向南极磷虾肉中添加茶多酚(TP)、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研究3种抗氧化剂在45、85和105℃热加工条件中对南极磷虾肉脂质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剂下南极磷虾肉脂质得率大小为TBHQ组>BHA组>茶多酚组;茶多酚在85和105℃能有效降低脂质过氧化值,在45、85和105℃能有效降低脂质硫代巴比妥酸(TBA)值;TBHQ在105℃能有效降低脂质过氧化值,在45、85和105℃均能显著降低虾肉TBA值,在85和105℃能有效降低脂质酸价;BHA在85和105℃能有效降低脂质过氧化值和酸价,在45和85℃能有效降低虾肉脂质TBA值。3种抗氧化剂中,TBHQ对南极磷虾肉脂质抗氧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Ca^2+沉淀法提取茶多酚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Ca^2 沉淀法提取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的工艺,确定Ca^2 沉淀茶多酚的最佳PH为7.5,钙盐加入量与茶叶质量之比约为1:2,茶多酚.钙盐的最佳转溶条件为用2mol/L的硫酸溶液,以料酸比1:2(V/V)于20℃下转溶15min。结果表明,该提取工艺简单,无毒性,产品得率较高(20%),纯度好。  相似文献   

13.
茶叶原料选择对休多酚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多种茶叶的茶多酚含量和咖啡因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茶多酚提取得率和质量与茶多酚含量及咖啡因与茶多酚的比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乙醇提取蜂胶中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性能的研究。经响应面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94.51%,提取温度为34.44℃,提取时间为33.86h,料液比为1:15.91。抗氧化试验表明蜂胶的乙醇提取物(EEP)可有效地延缓油脂脂质过氧化反应,通过与维生素E和茶多酚进行比较,其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二者,表明蜂胶的乙醇提取物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天然、安全、高效的油脂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5.
复配天然抗氧化剂在川味香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攀宇  陈韬 《肉类研究》2012,26(2):37-42
使用国家标准中允许添加的3种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TP)、植酸和甘草抗氧化物(LRA)。将其按照不同比例添加入川味香肠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及感官评定优化3种天然抗氧化剂在川味香肠中复配比例。复配天然抗氧化剂最佳组合为:茶多酚0.35g/kg、植酸0.15g/kg和甘草抗氧化物0.1g/kg,此条件下制备的川味香肠的感官评定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16.
高温煎炸棕榈油体系抗氧化剂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茶多酚、植酸、维生素E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棕榈油煎炸过程中过氧化值、酸值、羰基值、P-茴香胺值等品质劣变指标的控制效果,同时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TBHQ作比较,旨在找到能够替代TBHQ的复合型天然抗氧化剂.结果表明:4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次序为TBHQ>维生素E>植酸>茶多酚;3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最佳复配组合为0.02%茶多酚+0.016%植酸+0.65%维生素E.  相似文献   

17.
从原料、生产工艺等方面讨论了影响大豆分离蛋白得率的因素并进行了分析.同时又提出了一些能提高得率的途径:①使用NSI指数高的原料;②料水比为1:9~1:10;③浸提温度在30~55℃;④浸出时间和pH应分别控制在30-50min和6.8-7.2;⑤应用性能好的进口离心机;⑥消泡剂用量为原料量的0.02%~0.04%;⑦酸沉过程中pH值控制在4.2~4.6。  相似文献   

18.
分步洗脱层析法制备茶多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孔树脂二级阶段洗脱层析法分离茶多酚、咖啡碱;考察树脂吸附、层析洗脱咖啡碱的性能及洗脱效果,确定XAD4树脂为吸附剂,混合溶液及85%乙醇二阶段洗脱层析分离茶多酚、咖啡碱的优化工艺;建立树脂柱吸附茶多酚过程的传质模型。结果表明:所得茶多酚产品纯度可达95.56%,咖啡碱含量为3.62%,收率可达11.84%。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对苹果酒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茶多酚作为苹果酒生产过程中的抗氧化剂,采用固定化酵母发酵技术,在实验室小试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抗氧化剂和不同使用剂量对苹果酒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浓度的茶多酚对清除超氧阴离子和减轻褐变的效果均为最好,故茶多酚可取代传统化学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杨贤强,朱铁屏(浙江农业大学杭州)(杭州东亚茶多酚厂杭州,310015)自古以来,茶叶就是一种延年益寿的保健饮料,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的功效并加以广泛饮用和食用的国家。中国绿茶一向以品质优异、风味独特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