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郭嘉 《北京纺织》2009,(4):214-215
T台上,她自信美丽,奔放洒脱,宛如一朵盛开的玫瑰,娇艳欲滴。T台下,她却害羞的不知所措,静静的坐在一边,像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满眼的惊恐。她的世界就是T台,只要站在上面,在巨大的聚光灯的照射下,穿着设计师们设计的一件件华服,面对无数整装待发的摄影相机,无论台下的她多么害羞,只要在登上T台的一霎那,她仿佛变了一个人,眼睛明亮,神采飞扬。她就是刘思彤,一个双面伊人。  相似文献   

2.
扬州的小吃着实不少,“蟹黄汤包”堪称秋季的时令食品,常被人赞叹不绝。不过,扬州“蟹黄汤包”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据说在远古时代,有只螃蟹精,因为在天宫里调戏仙女,被玉皇大帝打入凡间,居住在楚州河下镇的肖湖里。美丽的肖湖,湖水清澈见底,湖中群鱼戏水,湖面荷花盛开,香风拂面,百姓安居乐业。哪知螃蟹精居住肖湖后,本性不改,继续作恶。  相似文献   

3.
赵炎,我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被誉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他师从马季,在多年的师生搭档生涯中,不光继承了老师的功夫底蕴,也传承了老师的精神文化。他诙谐幽默注重内涵的表演风格,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吸引着众多粉丝与拥趸。长久以来,他注重塑造自身的表演风格,不断修炼各方技艺。台上,他从不哗众取宠,故作玄虚。台下,注重内涵修养,挥洒从容自如。他把每个搞笑段子,带给倾听者思考与欢笑,把相声表演真正的精华与乐趣充分的分享给观众,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有人曾评价赵炎老师“台缘”好,表演形象漂亮、洒脱、稳健。“口风”出色,嗓音豁亮、圆润之外略加甜美。长久以来,赵炎秉承着相声的笑不因该是浅薄的滑稽,而应该追求高雅的幽默形式,述说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4.
纵深是表情     
阿城 《缤纷家居》2014,(6):220-223
张路江的画面中,有种表情出现了。话要说明白,就得讲远一些。将近两百年前,十九世纪初,摄影术发明了。谁发明的,有争论,不去管它,但收藏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的一张照片我们很熟悉。它摄于1827年,巴黎的窗外,模模糊糊,可是纵深明确。摄影术一路发展,除了摄影师,尚有各种使用摄影术的人,  相似文献   

5.
《美食与美酒》2012,(12):124-125
在喜爱李霄峰的读者眼里,他可算网络时代的传奇人物,或者说,总是先行者。上大学时,开始写影评,一时间声名鹊起。在业内知名度了得。但在大家一度看好其发展的时候,却突然停笔,转投电影业。但对于李霄峰来说,从影评人转到编剧,是自己做的选择,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那会儿才20多岁,在圈里来说年级最小,成名最早,严格来说,不能算影评人。而自己一直想做真正与电影有关的事『睛,所以就转而做编剧。  相似文献   

6.
苦瓜告诉我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在《吃饭》一文中写道:“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辨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的确,每个人呱呱坠地来到世上的时候,混沌迷惑之中,味觉已经成为触摸世界的第一扇门。对甜味来之不拒,对苦味则拒之门外,这是本能之使然。但是,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却把苦瓜留在餐桌上,任由自己的舌头去品尝这苦涩的滋味。据历史记载,苦瓜原产于印度,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下南洋,带回许多稀罕物种,其中就有苦瓜,从此,中国饮食文化多了一道别有风味的菜肴。  相似文献   

7.
白切鸡,称为广东第一鸡,这是广东人最最喜欢吃的一道鸡肴。广东的白切鸡。色泽金黄,油光发亮,鸡皮爽口,肉质肥嫩,味道鲜香,食而不腻,回味无穷,驰名中外。  相似文献   

8.
刘昂 《烹调知识》2014,(5):80-80
中国中心:包括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山区及低地,最许多温带,亚热带作物的起源地,也是世界农业最古老的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起源的蔬菜主要有大豆,竹笋,山药,东亚大型萝卜,牛蒡,荸荠,莲藕,芋,百合,白菜类,芥蓝,黄花菜,苋菜,韭菜,葱,苘蒿等。  相似文献   

9.
一本书是一种人格。人格的独立和魅力,常常形成一种潜在的关照,无声而有力。一本好书,简洁的片段,简单的对话,没有激越的言辞,也没有荡漾的情愫,却在平和闲谈中传达出震撼的情感。直白的生活,简素的生命,就这样一点点还原到真实,质朴、自然、平易而没有任何距离。而一个人的形象,在零散的对话里一笔笔勾勒、线描,多维度多角度,逐渐血肉丰满起来。到最后,一个完整意义的人就站立在人们面前,面带微笑,一脸真诚,目光平和。  相似文献   

10.
黄山毛峰名列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早在400多年前,黄山所产茶叶就已非常著名,属绿茶烘青类。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长年云雾弥漫,水气凝重,山峰穿流,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过去5年来,在英国生儿育女的开销增长大幅提高了33%。根据英国最大的互助组织Liverpool Victoria出版的调查报告.如今,一个典型的家庭平均要花费186,032英镑才能将一个孩子从出生抚养到21岁(每年8,859英镑,合12,000欧元或17,600美元)。目前为止,最大一笔花销是托儿费。平均每个家庭在保姆、托儿所和课后照管方面支出50,538英镑(合68,500欧元或100,000美元),而教育经费则紧随其后,列第二位,平均为47,310英镑。186,000英镑能买到:位于迪拜的一间豪华单人公寓;一辆1925劳斯莱斯古董车或者一艘12米长,6个船舱的豪华油艇。同时,该组织还预测,从现在起至2012年,育儿开支可能进一步提高42%,达到惊人的265,577英镑,即每年要花12,500英镑(合17,000欧元,25,000美元)。  相似文献   

12.
冬天,寒风凛冽,冰雪交融,大自然露出了一副冷酷的面容。此时,适当食用火锅,不仅可用火锅“火热”之气,驱散冬日的“阴冷”,营造一个“热烈”的氛围,而且还能有效补充人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增强免疫力,抵御严寒,顺利过冬。其实,火锅不光在天寒地冻的冬季,而是一年四季都可食用,在养生方面也有“天时”的讲究。  相似文献   

13.
阿伟 《中国酒》2014,(10):32-43
时光已然是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晚,圆月高悬,明澄如镜,清光如水。拜月之果饼糕点一应什物早已摆上桌案:西瓜柚子石榴苹果梨,月饼螃蟹莲藕桂花酒,一时间,果香飘飘,酒香四溢,把盏高歌,喜悦不尽。家家团圆的欢声,户户聚合的笑语,穿过层层月波,袅袅而来,声声可闻;兼之蝈蝈鸣唱蛐蛐作响,如梦如幻,不似在人间——好一阙盛世清歌,好一个花好月圆夜!  相似文献   

14.
冬季,天气寒冷,冷邪袭人,阳光少见,使老人的身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比其它季节更加明显,老年人的抵抗力比较弱,各种疾病容易发生。因此在老年人的饮食安排上,要适宜这种变化进行调理。传统医学认为,冬季万物收藏,由于北风凛冽,大地封冻,老年人中的阳气偏弱,阴寒日盛,极易刺激身体,使抵抗力日益降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品工业》2007,(2):74-74
走过七年历程的SIAL China,每一届都给食品行业带来新的惊喜,这种跨越式的发展在2006年的展览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据统计,SIAL China2006和同期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包装和食品加工技术展,总面积达到了29,000平方米,比去年净增30%。从参展企业来看,共有来自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988家中外企业,再次创下中国食品展参展国最多的纪录。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法国,意大利,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西班牙,美国,越南等国的参展规模引人注目。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陆的参展团组也打破以往记录。  相似文献   

16.
炒,作为一种古老的烹调方法,使用广泛,可以说是技艺之首。其变化多端,运用自如,可以烹调出数不胜数的美味佳肴。休假之余,我亲自实践,以炒法创新,收获不小。现介绍几则,供试作品尝。  相似文献   

17.
夏季天气炎热,食欲减退,食物要以着淡芳香为主。清淡易消化,芳香可醒胃。立夏日,民间有吃咸鸭蛋的习俗。咸鸭蛋美味可口,富有营养,老少皆宜,又可开胃,更愈泻痢。夏季,有些人脾胃虚弱,易患疰夏,纳呆胃胀,疲乏无力,甚或低热,民间多以容易消化的馄饨、面条改善食谱,刺激食欲,  相似文献   

18.
如今,吃海鲜似乎已成了美食爱好者联络感。隋的一种方式,只要亲朋好友相聚,总会有人提出:“走,吃海鲜去。”仿佛只有吃海鲜才能尽兴。确实,海鲜选料新鲜,制法精细,色泽鲜亮,质感脆嫩,再加上美观的造型和合理的营养,更能使食者胃口大开。其实,吃海鲜并非一定要上馆子,你如有兴趣,在家中一样也可以大饱口福,以下就介绍几种创新的海鲜菜肴,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无锡美丽的自然环境,独特的人文景观,孕育了其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菜肴,“松子鱼米”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这道菜选用鳜鱼为主料,松子为配料,采用技术难度大的滑炒技法制作而成,鱼肉色泽洁白鲜嫩,圆润饱满,表面光滑。松子香脆爽口,色泽金黄。菜肴色泽艳丽,协调美观,芡汁紧裹而透明,鲜美爽口,别具风味。  相似文献   

20.
泥螺     
许亿 《食品指南》2012,(12):95-95
泥螺和螺蛳应该不是一个种类,我小时候望文生义,总以为他们是有亲戚关系的。事实上,前者生于海滩,后者生于河塘,天各一方,老死不相往来。非要找到共同点,便是美味虽不相似,却都是下酒的第一等妙物。实在要分出高低,泥螺属于海派,自然要吃香一点,外观上,泥螺也比较时髦,泥螺的壳透明清亮仿佛时下流行的透视装。而一样是背着壳,螺蛳壳厚重如乡下人穿的大棉袄,要土气得多。吃法上,螺蛳的烹饪相对比较复杂,不但需精细调味还要久煮,非精诚所至不能入味;吃泥螺则非常简便,只需一点酱油、白酒生呛即可。不施粉黛素颜而出,天然本味,大道至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