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农村规划如何应对空心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丽君  肖哲涛 《山西建筑》2007,33(32):44-45
通过分析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和具体危害,研究在新农村规划中对于空心村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以期通过合理的新农村规划设计,改造空心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2.
警惕空心村蔓延 遏制村庄无序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庄面貌普遍发生变化;但部分村庄整体改造缺乏活力、管理薄弱,村庄中心衰败,外围建设无序蔓延,出现了空心村现象。 一、空心村现象及其危害 空心村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农业经济和就业结构的转变造成村庄内部建设用地闲置的一种聚落空间形态的异化现象。由于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还处在粗放的、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住宅更新频率高,规模大,空心村的无序扩展必将对农村社会持续稳步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1.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空心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5):293-29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村原有的聚居均衡状态被打破,出现了"空心村"现象并不断蔓延。文章对"空心村"现象从概念、类型等方面做了相关界定,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从而对这一现象形成较为科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3)
目前,"空心村"现象在中国的农村是普遍存在的,这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本文通过分析"空心村"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空心村"当前所处的困境,并指出了"空心村"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以制度分析为研究视角,引入"制度变迁理论",对厦门市"空心村"形成背后的制度变迁特征进行了梳理,系统分析制度变迁过程中"空心村"治理的多方利益主体的行动机制,并对影响农村建设行动及治理效果的深层根源展开了讨论,尝试提出了促使"空心村"治理的相关利益主体更具备治理行动能力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改造模式,并为我国乡村规划的制度分析框架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空心村"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具体城乡发展进程的实际情况,对"空心村"的具体治理对策和已有的规划政策进行了深层剖析和总结,进而创新性提出更加有推广意义的"空心村"规划模式,以期为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和理论依据,推进了实现农村建设和中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空心村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亚亭  黄翔 《山西建筑》2010,36(3):41-42
针对我国快速城镇化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空心村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现状,列举了"空心村"现象形成原因以及问题表现,提出了几点思考,以使"空心村"问题得到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陈丹路  费芩芳 《城市建筑》2014,(29):285-287
旅游开发与保护是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空心村”开发的潜力和风险,构建了“空心村”旅游开发适用性评价模型。通过浙江省“空心村”的典型案例,探讨了以市场、产业、资源为主导的三种旅游开发模式,实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乡村发展成为当前热烈讨论的话题,空心村作为我国乡村发展历程中所特有的现象,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保安镇土地、产业、资源、人口四个方面的困境为导向,立足于我国空心村整治研究现状,探讨基于空心村治理的镇域空间管制规划路径。以空心村治理为指向,提出完善管制体系、发展特色产业、均衡城乡资源三大空间管制策略,以缓解空心村在镇域层面治理的困境,为镇域层面治理空心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旅游开发与保护是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空心村”开发的潜力和风险,构建了“空心村”旅游开发适用性评价模型。通过浙江省“空心村”的典型案例,探讨了以市场、产业、资源为主导的三种旅游开发模式,实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  刘律 《城市规划》2012,(6):47-54,83
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居民点拆并整理的大背景下,从农户微观视角出发,选取位于江汉平原中部的仙桃市陈场镇陶村五组为典型案例,分别模拟其在自然状态下和空心村整理政策实施下的人口和用地演变,通过两种情况下的对比揭示出整理政策实施后的效果。结果表明渐进归并政策实施后能够加快自然村的消亡和用地整理速度,且可以用较小的代价整理出更多的耕地。但在近期和中期仍然只有少量农村住宅能够得到整理。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传统村落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从亲身参与实践的元阳县阿者科村近年来的变化、近几年接触的十多个不同类型村落的分析以及二十多年间对 223 个村落考察的统计分析等三个方面的现实情况提出问题,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思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艰巨性、可持续性、振兴动力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分析保护发展难点、贫困型村落、空心村、 传统村落及其民居、非遗的未来走向、外界介入、人才振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六安地区位于安徽西部(皖西),地处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它还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洪涝灾害几乎是五年两大灾,同时反复遭受着严重的旱灾、风灾、雹灾、虫灾。1991年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阴雨洪涝灾害。造成数百万间房屋倒塌和损坏,近百万人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重建家园工作是非常重要而紧近的任务。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为重庆建筑大学)技术服务团,在重建家园的规划设计中,始终坚持村镇建设必须打破那种零星分散,杂乱无章的格局,以规划为龙头,先规划后建设,以规划指导建设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要有战略眼光,要在结构上,安全上,布局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Rural development has long been the focus of China's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ince the late 2000 s, rural areas have presented new transformation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To stimulate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13 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is paper reviews major ideas on rural development in related disciplines. This study also summarizes main rural transformation features, including the aging population, hollow villages, changes in the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 semi-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rural development. Finally, it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planning tactics in the 13 th Five-Year Plan period, such as making differentiated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exploring new methods to stimulate rural stock land planning and use, and enforcing relevant policy and management reforms.  相似文献   

15.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根基,是历史信息的真实记载,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是当前规划界面-庙的一个紧迫而严峻的新课题。在苏州西山镇三个古村落的保护与村庄建设规划中,我们对古村落特色空间格局的保护与延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特色空间格局下的村落产业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策划,改变了以往只对单个古村落进行物质空间保护的思路,而是根据各村落的区位联系和产业特色,提出了古村落区域整体保护策略,希望形成具有强大优势的“古村落区域”,实现“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保护”的良性循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得古村落空间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更加合理、公平、有效,使得新农村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古村落的人文精神与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当前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速,将在县级政府所在镇之外的村镇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然而目前,河南新农村房屋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建设分散、没有合理考虑防灾规划、不经过正规设计、施工队伍没有相应施工资格、建筑用材质量不舍格等问题.因此,河南新农村房屋建设中的抗震减灾问题必须重视,分析并提出实用可行的建设性意见,以期引起广泛重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潘莹  白佳钰  施瑛 《中国园林》2022,38(2):48-53
乡村景观是人类活动作用在自然基底上形成的综合性区域景观体系,在区域尺度上对景观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做区划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地域文化下的人地关系。以粤东福佬民系这一族群所在区域为研究对象,选择主导土地覆被这一敏感性指针,对区域景观类型特征进行描述与度量,最终依据区划原则划定沃土之乡、荒埔之乡、山野之乡、丘谷之乡、海滨之乡五大景观分区。进而在区域和聚落2类空间尺度下,借助景观指数及图式语言,探明了粤东福佬区域内5类典型乡村景观特征。在风景园林学科背景下,探索了一套新的乡村景观区划研究路径,为区域尺度的传统乡村景观特征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bandoned villages can be considered both as discarded elements of modern society and as sources of identit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is attribute as an added local resource, which can trigger processes of regenerat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 with positive impacts on economy, environment, landscape and local community. Abandoned villages from the 1900s until the 2000s are diffused throughout the Italian territory, mostly in rural areas. These villages, abandoned due to various unfavourable conditions, represent an extreme outcome of the phenomenon of rural depopulation. Although the ghost village loses its original purpose as human habitat because it is abandoned, it is not really forgotten. Starting from the rediscovery of persistence of rurality in the form of memory, the intent of the paper is to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Does the reality of abandoned villages represent a rural resource in itself? What value can be attributed to abandoned villages? Is it possible to imagine new scenarios or roles for abandoned villages?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地貌地景种类丰富,数千年的历史产生了多元的地域文化。独特的自然地貌交织着悠长的历史演变,使得我国乡村的发展精彩纷呈,各类乡村设计和乡村营造活动层出不穷。目前,针对特色乡村,已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设计框架及技术方法;但是对于占乡村绝大多数的传统农业型乡村来说,它们的特色相对单一或者缺失,目前对其的营造和设计模式针对性不强,难以解决这些传统农业型乡村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基于自然营法的复合型设计方法,提出传统农业型乡村规划设计应该注重自然格局、自然微水系、自然街巷、自然农业、自然运营五个维度的演进叠加的规划设计方法,并将之运用于江南地区的自然村——陈庄的空间设计实践探索中,旨在为广大传统农业型乡村的空间营造与振兴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空间形态是村落地域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近年来,快速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破坏了村落空间形态的原真性,导致村落空间无序化发展,村落脉络断裂。村落空间形态的优化与延续,成为未来乡村规划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空间形态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城市或传统村落,却忽视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受到破坏的村落;研究方法也都多以定性及粗略的几何测度为主,没有真正深入到村落与周围环境的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研究中。通过采集40个村落样本的几何信息,基于分形理论提取三个空间尺度的平面几何图形,对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并深入探究村落形态的量化特征及空间形态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将空间形态研究拓展到普遍存在的村落中,有效促进南宁市整体村落空间格局的优化与延续,为其未来的乡村空间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经济后发且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其实,以期未来能够更加科学的进行乡村建设与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