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对添加不同含量的钒的Q235钢、430不锈钢试样,采用钻孔压缩方法获得内裂纹后,对其进行热愈合试验,研究钒对试样热愈合和形态演化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添加微量V的Q235钢在加热温度为800℃时,产生明显的愈合,当V添加量为0.1%,愈合效果较好;添加微量V的430不锈钢在加热温度为830℃时,产生明显的愈合,当V添加量为0.3%,愈合效果较好.钒添加到基体材料后,部分V固溶于基体,降低了基体金属Fe原子的扩散激活能,加剧了Fe的自扩散.金属内裂纹愈合机理主要是扩散反应导致的热愈合及随后的修复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愈合不锈钢氢蚀裂纹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刚  董超芳  陈华  褚武扬 《金属学报》2001,37(10):1093-1096
对含氢腐蚀甲烷气泡和裂纹的304不锈钢进行了600℃,6h的再热处理,SEM观察表明,氢蚀气泡和裂纹发生了完全愈合,氢蚀气泡和裂纹的愈合机制是热扩散,Fe和C在奥氏体中的快速扩散是304不锈钢中氢蚀裂纹的自愈合的必要条件,发生氢蚀裂纹愈合的动力是氢蚀气泡长大导致的塑性变形能Es,在Fe,C和H原子扩散都足够快的情况下,氢蚀气泡和裂纹的愈合条件是Es≥2r(γ为界面表面张力,r为气泡半径或裂纹半长),氢蚀气泡或裂纹的愈合过程伴随亚晶长大,多边形化的高温回复过程甚至再结晶。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6,(8):1730-1732
采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热输入对430铁素体不锈钢TIG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焊接热输入增加,母材的铁素体晶粒急剧粗化。热影响区的粗晶区和焊缝区的多边形铁素体晶粒尺寸增加,晶粒粗化。静态拉伸强度及伸长率呈下降趋势,在低热输入37.12 J·mm~(-1)时,接头的静态拉伸强度及伸长率最高,焊接接头抗腐蚀性能随热输入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将真空感应熔炼得到的试验钢进行固溶处理和稳定化处理,通过金相、扫描电镜、能谱、显微硬度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430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1 050℃保温1h水冷后得到的试验钢的耐蚀性最好,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通过固溶处理能得到过饱和固溶体,减少碳化铬的析出,呈现较为均匀的显微组织,从而改进试验钢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6.
用钻孔压缩法在试样内部引入裂纹,然后对含内部裂纹的试样进行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的空冷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裂纹愈合程度,研究了化学成分对结构钢裂纹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高温热处理条件下,20、45、20CrMnTi三种钢内部裂纹均能愈合.钢中的碳含量及合金元素对裂纹愈合存在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对愈合区的组织影响较为明显.碳化物形成元素易于形成稳定的碳化物,阻碍碳原子扩散;同时碳化物会钉扎晶界,使裂纹愈合区的再结晶晶粒比较细小.  相似文献   

7.
针对316L不锈钢材料在冬天焊接时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高316L不锈钢的焊接质量,增强设备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电焊机》2007,37(7):71-71
单相奥氏体不锈钢如0Cr25Ni2O焊接时的热裂纹倾向比1Cr18Ni9Ti不锈钢要大得多,特别是在根部打底焊道以及弧坑处最易产生热裂纹。但是这类钢不能依靠加入少量铁素体来提高抗裂性。因为要在焊缝中形成铁素体,势必加入大量铁素体形成元素,这就使焊缝的成分和性能比母材相差太大,以致不能满足接头的使用要求。此外,更多的铁素体还会使接头脆化。  相似文献   

9.
满达虎  王丽芳 《热加工工艺》2012,41(11):181-184
分析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过程中产生热裂纹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430铁素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建立了流变应力的数学模型,为430铁素体不锈钢热轧力能参数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相互作用造成了试验用钢的应变硬化指数n先增大后减小,降到最低值后又有所增加,并且发生了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11.
应用热模拟试验方法,分析了C含量分别为0.029%和0.100%的两种铁素体不锈钢SUS430在加热到1150-1250℃的组织变化。通过热模拟试验发现,碳含量较高的430H试样,在较低温度(1150℃)下加热时会进入两相区;而碳含量较低的430L试样即便在较高温度(1250℃)下加热时不会进入两相区,保持单相的铁素体组织。在碳含量控制较低的情况下,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晶粒尺寸的影响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保温时间不宜太长,模拟试验中以10 min为宜,可以根据能耗和效率以及后续加工的要求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双环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研究了碳含量对430铁素体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的再活化率不能评价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需要结合DL-EPR试验后材料表面形貌的电镜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对430铁素体不锈钢来说,碳含量越高,敏化时间越长,其晶间腐蚀倾向越大。  相似文献   

13.
在管子组件装配过程中,不锈钢管与衬套的安装多采用挤压扩口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扩口裂纹的产生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产生扩口裂纹的不锈钢管中均没有发现明显的塑性变形。奥氏体不锈钢微观组织中铁素体含量超过20%(体积分数),材料的塑性指标急剧下降,低塑性是裂纹的产生的关键因素。通过试验验证,不锈钢管选用退火状态可以有效避免扩口裂纹且满足产品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汽车排气系统中消音器腐蚀穿孔失效的原因,以具有不同化学成分的铁素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利用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和计算机联合X射线微区分析仪,研究了尾气凝结水对SUS430LX铁素体不锈钢点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消音器在凝结水的作用下发生了严重的点蚀穿孔现象;其腐蚀产物主要为Fe、Cr的氧化物以及少量Fe与S、Cl元素生成的化合物;增加不锈钢中Mo、Mn元素含量,可有效提高SUS430LX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ϡ����430�����岻�����ʴ�Ե�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电化学方法测绘了不同稀土含量430铁素体不锈钢在35%中性氯化钠溶液中的极化曲线,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微量稀土对430铁素体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通过将MnS、Al2O3 以及硅酸盐类等块状、链状及条带状夹杂物变质为细小弥散的圆形或椭圆形稀土硫氧化物及其复合夹杂物,有效地抑制了点蚀的发生。电化学试验数据显示:稀土含量0037%~0043%时钢的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通过离子注入的方式,在AISI430合金表面注入不同剂量的稀土Y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稀土Y对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氧化膜的物相构成、微观组织形貌、稀土Y的化学形态,并通过VL200DX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氧化过程进行原位观察。结果表明:合金表面注入稀土Y剂量为6×1017ions/cm2具有最佳抗氧化性和抗剥落性,相比原始试样,单位面积增重量以及剥落量分别减少了43.7%, 78.4%。合金表面注入Y优先氧化为Y2O3,一方面促进氧化膜的形成,另一方面抑制了晶粒长大。此外,晶界处Y2O3阻碍了金属阳离子通过晶界向外扩散。重要地,部分Y取代了MnCr2O4尖晶石中Mn2+、Cr3+占位,产生空穴缺陷,缓解了氧化层内应力,减少裂纹和孔洞的产生,使氧化层与基体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17.
在工业试验条件下分析了电磁搅拌电流强度、中包过热度和二冷水强度对430不锈钢连铸坯等轴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30不锈钢连铸坯低倍组织由柱状晶和等轴晶组成;等轴晶率随电流强度的增大而依次增大,随过热度的减小而依次增大;采用较小的二冷水强度,430不锈钢低倍组织中的等轴晶率高.在电流强度为1 700A、中包过热度为20℃、二冷水比水量为0.95 L/kg时,430连铸坯生产的制品表面无起皱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8.
对430铸造铁素体不锈钢的脆性进行了分析,采用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冲击断口宏观和SEM等技术手段探讨了430不锈钢发生脆化的原因.结果表明:430铸造铁素体不锈钢的脆性主要是由铸造过程中马氏体的生成引起的,通过700℃热处理水冷可以显著提高430铸造铁索体不锈钢的韧性,并同时改善其抗拉强度和塑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大气环境下AISI430铁素体不锈钢在950~1 050 ℃的高温氧化行为,采用热分析仪进行了恒温氧化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分析了氧化表面形貌和组成。结果表明:950 ℃下氧化比较缓慢,氧化增重较小,氧化表面致密平整;1 000 ℃以上氧化迅速,氧化增重显著增大,表面有大量的氧化铁突起;致密氧化层由八面体的铬锰尖晶石颗粒和近球形的氧化铬颗粒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