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然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自然不断给建筑师以启发和灵感。本文通过总结建筑设计结合自然的四种方式,进而提出建筑应既能够融入自然的生态系统,自身又能成为以自然为标准的一个完整有机的生命循环系统的论点,引发现代建筑对自然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2.
自然审美观下的当代建筑设计语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审美观的前提下,重新思考当代建筑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下的自然审美观之差异比较。其次是在对当代建筑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而向自然审美观的重新回归。最后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总结出7条当代建筑设计语言法则。这7条法重在解决建筑与自然相融、建筑服从自然的问题,为当前建筑设计创作开拓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董嵬  张兰 《云南建筑》2012,(5):166-170
未经任何粉饰的建筑结构是展示建筑最自然的形象.排斥装饰建筑.突出的是建筑的亲和力、突出建筑自然的影响力与城市雕塑感。这就要建筑师需要具有全方位知识,特别是结构知识,和细致入微的分析判断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认知的指引下,在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巧妙利用自然为人类谋福祉的不懈努力中创造出的充满东方智慧和创造力的特殊建筑,有优于世界其他体系建筑的先进性。本文从建筑选址、材料选择、营建理念、构造方式、资源节约、抗震减灾等方面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先进性,澄清了某些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错误认知。  相似文献   

5.
建筑是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语言之一,所以建筑之于我,是神圣乃至神秘的。“天人合一”是东方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对建筑的认知模式——重综合、重整体。建筑应当追求宏观整体、自然和谐,建筑创作应当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把建筑镶嵌在自然中,同时放置在整体大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环境)中进行观照、考量,使建筑与环境融合渗透、和谐共生。历史与现代、建筑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建筑景观。城市景观以至大地景观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具体而言,建筑创作既讲分析、更重综合,追求自然和谐;既讲个体、更重整体,追求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建筑自然冷热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建筑自然冷热资源的概念并构建了建筑自然冷热源的评价指标,分别评价了太阳能、夜间天空、空气、水、岩土作为自然冷热资源的特性,探讨了长江水冷热资源的利用,并提出了建筑自然冷热资源利用的基本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走向自然的建筑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这里所提的“自然”,其涵意是广泛的,不仅是自然的物质因素,也有自然的精神因素,包括建筑空间的自然品质、自然美的艺术观点。在建筑创作中,考虑了多方面的“自然”,才能给使用的人以舒适、健康、自然的感受,作到花钱少创造实用、美观的优秀建筑作品,适合新世纪建筑发展的需要,特别适合中国地少人多、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这就是本文阐述“走向自然”观点的中心目的。下面从环境、文化、人三个方面,谈谈在建筑创作中考虑“自然”的内容。一、自然·环境·建筑为了大环境的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建筑创作中一定要重视“自然…  相似文献   

8.
洪悦 《南方建筑》2003,(4):51-51
本阐述了作对建筑审关的理解,指出真实自然是建筑审美中最重要的因素,真实自然的关才是建筑永恒的美。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对养老建筑的需求不断增长,但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仍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在建筑中融入亲生物要素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实际养老建筑设计案例为例,分析建筑中直接自然、类比自然、空间中的自然设计策略的应用,总结适用于养老建筑的亲生物设计要素及其位置。同时结合文献,总结老年人在养老建筑中应激反应、认知表现、情绪/情感/偏好方面3个方面的健康效益,建立一条亲生物设计影响健康的路径。亲生物设计策略应用于养老建筑室内空间具有较高的建设潜力和应用价值,为养老建筑环境营造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有自然倾向建筑按设计者的自然观划分成六类,它们是:自然乌托邦、地方主义、乡土建筑、有机建筑、现象学的建筑和技术自然主义,文中分段对这六类建筑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引用了一些建筑师的语录及作品作为读者阅读时的客观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1.
路瑶 《中外建筑》2003,(1):39-41
本文通过对北欧老建筑的亲身感受,从木构住宅,教学建筑,宫殿建筑,庄园城堡,公共建筑各方面,阐述了北欧建筑的传统风格,同时讨论了新老建筑的传承,北欧建筑自然和简约的态度,及建筑浓重的乡土味。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设计》2009,(4):156-157
基地的肌理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起点,建筑形体由一个酒店的常规布局方式与基地互动后生成,可居、可游、可观,与基地环境紧密相关,建筑中有自然,自然中有建筑,风和水透过建筑的缝隙渗透过来,凉风习习,水天一色。  相似文献   

13.
龙涛  陈瑜  顾灵 《浙江建筑》2006,23(12):11-13
在都市中营建自然,在自然中营造建筑,二者相辅相成,已成为人类一贯的追求。本方案探讨了嘲复自然的空间行为组织方式:建筑环境的易于进入性以及动态、模糊的空间特性。表达了自由与包容的自然本性,从而寻求“自然”与建筑、与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建筑外部环境空间是与建筑内部环境空间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同样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芦原义信曾这样解释外部空间的含义:建筑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是从自然当中框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创造的有目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历史表明,许多有魅力的城市不仅因为它们有许多优美的建筑,还因为它们拥有许多吸引人的外部空间,而外部环境空间设计就是创造这种有意义的设计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亚迪 《景观设计》2014,(3):40-45
光给了建筑影子,使建筑具有可以辨识的形体,跟随光的脚步,人们可以去发掘和探寻建筑的空间,在空间中放置功能结构。同样,光也给了建筑阴翳,那些介于光明和黑暗之间的区域,使建筑具有丰富的层次。自然的光是不断运动的,随时间的流逝而无声地划过。光线让建筑有了“情绪”,从明媚的开朗到柔和的安定,最终陷入深邃的寂静。建筑周围以树为墙,将自然和人隔开,但只要有缝隙,光会投射进来,在内外两个空间之间建立起联系。该项目的设计便从光开始。  相似文献   

16.
《家饰》2009,(6):29-42
有着多年建筑背景的李静敏,源泉于对自然的深刻热爱,而着手寻求外观建筑与室内规划最完美的结合。在他的设计中,不仅住宅外观要与自然、环境有着巧妙结合,室内每一处也尝试与自然对话。  相似文献   

17.
周智伟 《四川建筑》2002,22(1):28-30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进行的摸索和尝试,阐述了丘陵地区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自然地形的起伏形态,保存自然风貌特色,使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丘陵城镇的建筑及环境特色。  相似文献   

18.
安源 《中州建设》2013,(19):48-51
建筑对历史的诠释,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一种方式或手段。而纵观中国历史,天人合一作为中国本土的哲学观,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一种思维定势与终极追求,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取向。基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将建筑这种人工文化看作自然的有机延伸,又将自然看作建筑的文化母体。  相似文献   

19.
建筑设计是创作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理论。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近年来,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建筑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在得到收益的同时,也为建筑事业对人类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忧心忡忡。建筑设计作为一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自然面为古老的装饰面,起源在遥远的时代。那时人们从自然界中取山中的石头用于建筑的装饰,不经任何加工便用于建造房子、这就是自然面早期用于建筑装饰的最好的建筑艺术表现。延续到现代,由于对建筑装饰的更高要求,利用现代化的加工技术,人们对石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把它们加工成自然面,使建筑的自然装饰档次更加提升了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