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很多中小城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优势,如何在城市建设中保留这些中小城市的山水空间格局.延续其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并满足中小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的需求.是各个层面的城市规划要解决的问题。普洱城市景观规划以建设宜居城市为出发点.在城市景观要素的挖掘、城市特色的塑造、规划实施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白磊 《新建筑》2007,(4):71-75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的巨大变化对城市记忆的留存带来了威胁。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日渐受到重视的同时,城市一般区域中所蕴含的城市记忆也应受到尊重。首先分析了当前社会背景下城市发展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并简析国内外相关案例,最后结合苏州运河两岸景观规划,探讨如何在实践中保留和延续场地内的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3.
黄姚古镇亦诗亦画,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古镇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古镇的很多旅游景观节点在一步步的开发。景观设计中,任何形式的、概念的东西在这里都行不通,构建一个生态的、文化的、极具乡土气息的旅游景观节点,与黄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相得益彰,是黄姚旅游业健康发展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4.
自然山水资源与山水城市——以诸暨城市建设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秀云 《中国园林》2002,18(4):86-88
在我国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许多城市把自己定位在山水城市的性质上,本文以诸暨为例,对山水城市的建设进行探讨,分析自然山水的作用,提出珍贵的自然山水是不可再塑的城市形象,是得天独厚的生态要素,并着重阐述自然山水在水城市建设中的利用,提出应合理规划,确定山水资源的利用范围,深化设计,确定山水资源的利用目标,完善植被,发挥山水资源,生态作用,揉和文化,增加山水资源的意蕴内涵。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江心洲是位于河道内,由于水速变缓泥沙自然堆积形成的一种水象地貌。由于江心洲四面环水,上面的自然风貌往往能够保存得比较完好,成为脱离城市的一处自然之所。随着现代城市人口对于远离都市喧嚣回归自然本体生活的渴望,江心洲对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建构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江心洲也是自然生态敏感区,因而其游憩景观生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将以襄樊市鱼梁洲为例,就江心洲的游憩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二、鱼梁洲游憩景观功能的深层次定位和认识鱼梁洲地处襄樊市襄城与樊城区东边的江心洲地段,属襄樊市直辖区省…  相似文献   

6.
城市双修是基于快速城市化进程造成部分以山水为特色的城市面临生态环境破坏、山水格局不显、城市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而提出的.文章通过探讨城市修补突出生态建设引导,强调城市山水格局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探索山水格局的修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单旖旎 《建筑知识》2014,(7):181-181
本文以安徽阜阳太和县颍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通过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按照太和开发区城市核心区生态景观功能的要求,充分运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从而统筹整个公园片区建设和发展,有序满足城市需求,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最终为该地区新型生态城市公园绿地起到规划建设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郑浩  王丰  宣甲  张雍雍  刘洋 《城市规划》2020,(S1):106-119
我国山水城市数量众多且各具特色,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打破了原有的自然山水格局,并随之产生了人居环境恶化、特色风貌缺失等严重问题。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和总结相关实践经验,从城市特色提炼、城市空间解析、城市空间塑造和城市空间维育4个方面提出面向山水城市的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思路,进而通过台州市中心城区案例,探讨了具体设计策略及内容的展开,并最终形成"形态控制"与"策略引导"结合、空间设计和规划实施兼顾的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9.
城市景观照明就是用灯光重塑城市景观的夜间形象.它是一个城市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整体风貌特征的重要体现.多数城市的景观照明缺少统一规划或规划滞后,面临诸多问题.增强景观照明特征的表现力,使城市空间在人的视觉中更加明晰,使城市的特征在人的意向中更加明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历史记忆留存的方式有多种,针对历史遗迹的实体留存与物质状态的保护,是一种最为直接的保存和记忆方式。面对摧枯拉朽的旧城改建热潮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迫切之需,非实体留存方式的景观探索与实践可以较好地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化解矛盾的方法,进而多样化地延续城市文化、激发城市活力。城市非典型风貌区是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研究结合设计实践,探讨城市非典型风貌区在面临实体留存的种种限制之时,作为非物质实体而存在的可能性,提出其在被改造为公共空间过程中的构思法则与创作手法,以期为其他城市的旧城更新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的步伐加快,在城市设计中应该考虑改善环境,扩大资源,发挥城市最大潜能,避免不合理的单纯的复制型规划。本文运用综合分析方法,规划从环境与经济文化的综合角度出发,将群山环抱、两水穿城作为怀化城市整体空间的核心结构,以山水生态城市设计策略作为引导,从营造山—水—城对话空间出发并加以持续发展和完善,以怀化市两水两路城市设计为例证展开探讨,为生态城市设计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刘鸿琳  王跃 《规划师》2011,27(11):92-95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城市公共绿地,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用生态理念指导的城市公园逐渐成为公园建设和发展的主导方向.宜昌市六泉湖公园规划运用生态设计理念,从公园选址、公园分区模式、交通组织、竖向处理、绿化植被配置和生态技术引入六个方面着手,构建了高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古代山水文化的形态,总结自古以来渗透进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山水文化精神,引出当代山水文化复兴背景下的“山水城市”概念,通过对国内外与“山水城市”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山水城市”营建研究作铺垫。基于山水人民城市的最终目标,从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城市环境与公共空间相融合、物质空间与文化特征相结合的主旨出发,构建山水生态城市、山水公园城市、山水人文城市,形成山水文化视域下的“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40年间,苏州急速扩张,土地资源快速消耗,建设用地规模逼近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力的极限。截至2018年,苏州市域建设用地规模占可建设用地面积80.7%。传统的低山平湖地区与鱼米之乡地区被逐渐占用,新建地区城市特色缺乏,城市空间品质下降。对于苏州而言,历史文化脉络和山水空间格局的特色鲜明。如何在城市开发中协调传统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导致城市地域特征与文化多元性不断弱化甚至丧失,景观趋同现象尤为严重,世界各国的城市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景观危机。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城市景观变得越来越特色缺失、千景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城市景观规划忽略了本地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本文以杭州市余杭创新基地生态核心区景观规划为例,以"自然生态"和"科技创新"为切入点,促使两者有机生长,从基地文化脉络与地域特征两个层面入手,旨在通过具体的表现手法和方案特点的总结,探讨城市景观规划的一些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校园规划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景观规划又往往缺乏地域性、生态性.研究如何在校园景观规划中融入生态观.通过对校园景观规划、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从规划设计角度分析了大学新校园景观环境的影响要素,结合的基本理论,探讨适用于西安地区大学新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由于在气候、土地、经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北方与南方的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各具特色.鉴于篇幅所限,主要以西安地区新校园为研究对象,体现地域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能对西安地区新校园景观规划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地探讨.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7,(5)
本次规划结合区域整体景观改造,对长白六路沿线景观环境进行整体提升规划设计,为长白岛居民提供一个舒适休闲场所。同时,通过该项目充分挖掘沈阳工业基地的城市特色,将工业符号与文化脉络结合起来,提高城市整体文化品位,带动其周边地段的土地升值,强化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8.
城市设计应该融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因此,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城市设计,即整体城市设计。城市景观规划是实现整体城市设计的主要手段,是整体城市设计内容的载体。文章结合莆田市秀屿市区景观规划实践,对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如何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进行粗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尹超  姜劲松 《规划师》2011,27(2):64-68
城市河谷景观包括谷底与谷坡景观.城市河谷景观设计应通过对不同河谷景观主要构成要素、设计对象的详细分析,结合城市安全、自然野趣,生态和谐,视觉愉悦,利于亲水,文化底蕴等6个方面进行具体设计.拉萨河河谷城区段景观设计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季节的水位状况,对河谷断面进行选择性干扰,采用水景观改善、湿地景观改善、高滩绿地改善、沙地景...  相似文献   

20.
对山水城市风貌设计的引导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桂林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的架构和内容,分析了导则的实施管理,深入探讨了<桂林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的意义,以促进桂林市城市风貌设计的研究,更好地保护"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