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震沉积学是用地震方法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新兴边缘学科。利用分频解释、相位调整和地层切片等关键技术对四川盆地长兴组生物礁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分频技术能够建立研究区精细等时地层构架;经过相位调整后的地震数据使地震道近似于波阻抗剖面,可提高剖面的可解释性;地层切片技术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相结合比常规振幅和相位切片在描述生物礁的横向变化和展现不同的沉积特征方面更加有效。实例分析表明,地震沉积学在沉积相分析和生物礁预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之后出现的一门现代地震技术与沉积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其核心思想是利用高精度现代地震技术与沉积学研究进行互动反馈、相互印证。本文以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E_3~1油藏精细勘探为例,利用等时层序格架下频谱分解、地层切片及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与沉积相研究结合的方法,预测了井控外Ⅱ、Ⅲ主力含油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其预测结果与钻探结果相吻合,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陆相坳陷型盆地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总结近年来中国陆相地震沉积学研究经验,结合松辽盆地齐家地区研究实例,探讨陆相坳陷型盆地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地震沉积学所用基础资料包括三维叠后数据体、周边二维区域地震测线和地质背景资料以及工区钻井、测井资料。工作流程强调地震、地质资料综合解释以及地震沉积学分析、层序地层学分析和地震地层学分析的相互配合。工作流程包括井震对比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子波相位调整、追踪等时标志层、地震分辨率分析、岩石物理关系分析、地震参数筛选、地层切片处理、地震沉积相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等基本步骤。要求的成果图件则包括联井基干地震剖面、层拉平相对地质时间剖面、地层切片、沉积相图等十余种。这些步骤在松辽盆地齐家地区白垩系青山口组的实例研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研究思路、分析资料和成果图件可作为在其他陆相盆地,尤其是坳陷型盆地进行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参照。  相似文献   

4.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表现出以下新进展:1)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但它是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发展而不是替代,体系域表征、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分频解释是目前地震沉积学中的几种常用技术。2)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在非构造圈闭精细勘探中得以广泛应用,用于预测与层序及体系域演化密切相关的油气藏。3)在湖盆沉积中,发现了与强制海退体系域相似的强制湖退体系域。4)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层序地层学研究得到了加强。5)高频层序地层学、天文地层学及其古海洋事件—生物礁储层形成演化相关关系研究的成果对于油气勘探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震沉积学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之后而出现的一门现代地震技术与沉积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地震沉积学继承了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思想,但又有着更为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本文对地震沉积学的由来、发展及其概念、内涵与应用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地震沉积学在沉积体系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优势,为了对海底扇储层沉积体系进行更为精确细致的刻画,利用地层切片、分频解释两项关键技术对海底扇水道亚相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研究.在研究区内层序地层等时格架的基础上制作了一系列地层切片,这些切片提供了海底扇水道连续沉积的地震图像,刻画了海底扇水道沉积体系在不同时期的展布特征及演化过程,同...  相似文献   

7.
地震沉积学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地震沉积学是应用三维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地震沉积学研究强调地震同相轴并不一定是等时的,它以90°相位转换技术、地层切片技术和分频解释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技术进行等时地层格架下的沉积微相研究,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大港油田滩海关家堡地区油藏评价中,利用地震沉积学原理及方法,基于地震属性分析和井资料进行了沉积微相分析,为油田开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另外,地震沉积学方法还可用于构造的精细解释。利用90°相位转换和分频解释技术对秘鲁S油田进行了构造解释,建立了精细的构造模型,发现了新的低幅度构造圈闭目标。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北部地层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进行的是岩性及生物地层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5年为地震地层学及经典层序地层学研究阶段;为了适应岩性油气藏勘探需要,2005年、2006年分别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和米兰科维奇旋回地层学研究。随着地层学研究的发展,沉积学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先后经历了盆地级沉积相带研究、创立大型陆相湖盆三角洲沉积体系理论、沉积动力学研究、地质规律再认识和地震沉积学研究5个阶段。所建立的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理论体系为陆相石油地质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有关地震沉积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地震沉积学认为地震同相轴具有穿时性。有关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实用技术还比较少,目前所用的主要技术包括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分频解释等。本文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初步应用研究后认为:地震相位旋转的角度要根据与目的层位高频层序界面相对应的地震相位来决定,所以相位转换不一定都是90°转换,而且90°相位转换也不能真正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地层切片比时间切片和水平切片更接近于等时,但地层切片技术没有考虑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地层切片的纵向密度以及它所反映的真实信息受到地震分辨率的制约,因此对地层切片所反映的地质信息要进行综合分析;在利用频率信息进行层序解释时,应将分频解释与时频分析技术相结合,这是因为前者侧重于考虑不同频段反映地质信息的差别,而后者则对纵向上的频率变化所反映的地层旋回性给予更多的考虑。  相似文献   

10.
地震沉积学是当今国际沉积学研究热点,是利用地震资料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进行高频层序和沉积体系研究的有效工具,在薄层砂体勘探和开发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根据泌阳凹陷深凹区地震资料质量高、断层少、发育滑塌浊积扇的地质特点,依据地震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将核桃园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和8个四级层序。进而,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中,通过90°相位转换、分频处理、地层切片、岩心刻度等工作,开展了地震岩性学和地震地貌学研究,确定了核桃园组多物源供给形成辫状河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滑塌浊积扇的发育明显受控于三角洲的发育演化,明确了滑塌浊积扇砂体的形态、分布及其与油气关系,指出核桃园组SQ2—SQ4是深凹区岩性油气圈闭的有利勘探层段,三角洲前缘和浊积扇砂体为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宋传春 《岩性油气藏》2010,22(2):133-139
在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地震技术和地质思维方式不断结合,相继产生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地震地层学探索地震反射相位与地质层位、沉积相之间的关系;层序地层学分析地震反射特征与地质构造、岩石沉积的成因联系;地震沉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研究方法,尝试寻找地震特殊处理与解释、地震特征属性与地层沉积特征的内在联系。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使用地震第三级特征属性,尝试进行地震储层、流体地震识别的研究。文中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4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其主要在陆相湖盆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出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地震地貌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地貌学或地震沉积学是一门融合了地震地层学、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新兴应用沉积学科,是在综合应用各种地质及高分辨率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osamentier等提出的地震地貌学、Zeng等提出的地震沉积学和Gao等应用的三维地震结构原理和方法基本属于同一个学科范畴,三者的研究内容是基本等同的。三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技术和方法运用上。地震沉积学或地震地貌学的应用应该注意几个方面:不能仅仅依赖于技术手段,要注重与同时代同沉积环境的露头进行类比;地震同相轴不是简单地反映等时界面或岩性界面,不同频段的地震数据反映的地质信息是不同的;区分小尺度的沉积古地貌和大尺度的构造古地貌,并紧密结合两者来研究沉积相等。近年来,碳酸盐岩沉积体系的地震三维地貌可视化开始应用于油气的研究。地震地貌学正逐渐由定性向定量化方向发展,并深入到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地震储层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推动地震储层学的快速发展,有必要进一步阐述地震储层学的相关概念、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提出的背景以及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地震储层学是一门刚刚处于萌芽阶段的地震地质交叉学科,是储层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适用于从勘探到开发各个阶段。地震储层学继承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思想,又在此基础之上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即利用地震和地质资料对储层的岩性、空间几何形态、储集空间、物性、所含流体进行研究,半定量、定量化描述储层的三维空间特征,使井间的储层和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储层的三维空间特征得到更精细、更准确的描述。随着地球物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震储层学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地震储层学是石油地震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及地震沉积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碎屑岩地震储层学作为地震储层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上述分支学科的不断延续和发展。文中探讨了碎屑岩地震储层学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重点阐述了碎屑岩地震储层学的内涵、研究内容及对应的关键技术。初步分析认为,地震储层学主要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和开发地震资料,综合地质、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针对碎屑岩储层开展半定量、定量化三维几何形态的空间特征描述,研究尺度可至开发小层和单砂体,准确描述井间储层的非均质性以及定性、半定量预测储层的物性及流体特征。在此基础上刻画储层的几何形态,建立储层的地质模型和孔、渗、饱等物性和流体模型,除适用于勘探各阶段之外,同时也适用于开发早期、滚动勘探目标评价落实阶段及开发中后期方案的调整阶段。  相似文献   

15.
孙琦  李春晨 《录井工程》2021,32(1):132-138
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东一段属于湖相三角洲沉积环境,砂体发育受沉积相控制,空间分布复杂、横向对比预测难,常规资料与地震识别方法难以满足储集层刻画需求.依托新采集的"两宽一高"高精度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研究思路为指导,以区域沉积演化规律作为宏观约束,通过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应用测井相、地震相识别技术,开展区域沉积...  相似文献   

16.
地震沉积学主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和现代地球物理技术,结合钻井资料进行沉积体系、沉积相平面展布以及沉积演化研究。海上油田钻井资料少,一般利用地震沉积学方法进行沉积相方面的研究。文中在渤海南部海域BZ19—4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进行了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即利用井震结合进行层序划分及地层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的小层厚度发育情况选择合理的切片时窗,使用90°相位移资料进行地层切片。研究系列地层切片,同时结合钻井信息进行地质解释。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砂体,纵向上经历了Ⅲ,Ⅳ油组窄河道型砂体到Ⅰ,Ⅱ油组朵叶状三角洲砂体的沉积演化,油田开发过程中,针对不同油组砂体发育特征,可采取不同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一门新的交叉边缘学科,是进行沉积体系研究和储 层预测的有效工具,其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在陆相断陷盆地中应用较少。以南 堡凹陷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丰富的测井及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滦平扇三角洲野外露头,运用地震沉积 学的研究方法,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陆相盆地扇三角洲三维地 质模型,并在南堡凹陷东营组识别出1 个二级层序、4 个三级层序、最大洪泛面以及初始洪泛面,进一步 将三级层序划分为高位体系域、湖扩体系域及低位体系域。其中,高位体系域砂体规模大,是最为有利的 储层发育段,低位体系域砂体规模较小,与湖扩体系域泥岩相互配置,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根据高柳断 层下降盘构造背景,以野外露头地质建模与井-震标定互动反馈为基本思路进行研究,认为该地区主要为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并发育多个分流河道,河道间充填相对稳定的薄层滨浅湖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