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璐  汪奋强 《华中建筑》2006,24(8):102-104
该文由2008北京奥运会主办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谈起,通过对1984年奥尔良世博会、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比较剖析,揭示了重大节事在承办过程中和承办之后对城市产生的巨大影响,并通过对1987年承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十几年来发展状况的反思,阐明若能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相关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就能使重大节事成为城市发展历史中重要而紧扣的一环,重大节事为城市带来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积累若能产生良好互动和结合,将对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阐明重大体育赛事与新城发展的关系,总结以重大节事为触媒的新城建设与规划原则,并通过对广州亚运村与广州新城发展案例的深入研究,探讨广州亚运村的选址合理性、发展动力,以及启动方式和策略,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指出重大节事建设介入新城建设发展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吸取举办过重大节事(国际性体育赛事等)城市的经验,深入探讨研究亚运会对广州的影响,全面提高广州城市规划建设品质,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以“城市重大节事与城市形象设计”为主题的“亚运广州——2005广州城市设计论坛”。本文对此次论坛的背景、概况、主要专家意见进行综述,并对今后广州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论坛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重大节事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扶国  张楠 《中外建筑》2005,(6):68-70
本文回顾了举办历届奥运会和世博会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总结了影响的三阶段持点,提出重大节事推动城市建设是改善城市形象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选取数次举办过重大节事的两个城市:巴黎和巴塞罗那,对其选址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揭示重大节事选址与建设对城市空间形态如何产生阶段性的影响,归纳选址与城市发展阶段之间的关联以及选址的一般原则,并对广州城市发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正>亚运城无疑将成为广州新城建设的启动区,带动广州新城及周边区域快速发展,对广州"南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场馆建设及2011年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的举办催化和促进了场馆周边地块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以东方体育中心ES4地块周边环境景观整治为例,对地块内建筑、市政、绿化景观等方面的整治设计进行阐述,探讨重大节事背景下的城市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科技产业园发展历程的角度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发展背景,根据创新型城市的社区特征,提出3R社区概念,并以广州国际创新城启动区的规划为例,探索了采用3R社区塑造创新型城市空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河  秦潇 《华中建筑》2015,(3):141-145
广州成功举办2010年第16届亚运会,是广州成为我国继北京亚运会(1990年)之后第二个承办洲级体育赛事的城市,给广州提供了融入亚洲乃至世界的绝好机会。如何在后亚运时期进一步推动广州亚运城的遗产保护和开发,提升广州亚运城的国际认同感和知名度,为亚运城的发展带来无限商机,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型节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彭涛 《规划师》2006,22(7):5-8
对城市的影响程度反映了大型节事本身的"重大性",大型节事会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其影响有正、负两面.对大型节事的竞争和策划反映了一个政治过程,围绕大型节事的各个利益主体的行动机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举办重大赛事将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及城市建设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满足亚运会需要和实现城市长远发展,在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广州制定了以亚运会推动城市产业升级、优化空间结构、加强宜居城市建设、打造文化名城品牌和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力等亚运行动计划。在全面满足亚运会需求的前提下,广州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建设亚运城和城市重点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升环境等举措实现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桥梁作为道路交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外,人们对它的建筑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广州亚运城桥梁为背景,阐述了建筑景观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强调了桥梁景观和人文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广州亚运城11号桥是广州亚运城道路工程中最关键的一个节点之一,本文重点介绍该桥的桥型方案选择、结构设计和计算、景观设计等,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运村选址于广州新城.从重大事件与城市发展的角度,阐述亚运村规划建设对广州新城规划控制区规划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就后亚运时代广州新城规划控制区的目标定位和空间布局问题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事件,需要冷思考——广州亚运会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是一个善用大事件推动城市发展的大城市,曾经举办过第六、九次全运会,为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而积极申办了第16届亚运会。在准备亚运会的过程中,广州一直比较理性和低调,将建设重点放在"亚运城市"上,推动既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落实。但是在社会分化日益显化的今天,政府与民间对大事件的关注点有比较大的差异。本文后半部分讨论了探若干倍受民间舆论批评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并据此提出亚运会这样的大事件也无法确立"政治正确"的大旗,凝结社会共识。提出城市政府决策应该理性以及注重决策过程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袁哲 《中国市政工程》2011,(4):66-67,70
广州亚运城市政道路项目中,采用综合管沟的形式将电信电缆、10 kV电力电缆、市政给水管、高质水管、回用水管、真空垃圾管、热水管、交通信号控制线、燃气管、110 kV高压电缆等各种市政管线集中于一体。综合管沟部分的地基处理是该工程的关键。介绍了换填垫层法、水泥土搅拌桩法、高压旋喷桩法等3种方法,并就各种处理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建华 《规划师》2004,20(12):28-32
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的作用有:以亚运建设全面推动广州城市总体战略规划实施;以亚运建设投资来引导广州城市长效收益,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亚运会场馆建设带动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以亚运会交通与环境建设全面完善和提升广州的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18.
重大体育赛事主办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可以抽象地分为"1×1"模式和"1 1"模式.在亚运会背景下,为了尽快提升广州的城市服务水平和效率,提高城市空间质量,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城市空间发展的"1×1"模式应尽快起动.但也应看到"1×1"模式虽迎合现阶段发展问题解决的需要,能较快地提高城市竞争力,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州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等问题,"1 1"的模式更有利于广州未来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荣毅 《空间结构》2012,18(1):25-35
2010年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广州举办.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和亚运会召开的双重需要,广州新建和改造了一批体育场馆设施及配套设施,其中新建了12座运动场馆.每座新建场馆各有特色,在建筑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体育精神和广州文化.广州亚运会新建场馆形式新颖、构思巧妙,尤其是广州亚运馆、广州自行车馆、广东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和南沙体育馆等四大场馆建设,不仅满足了复杂建筑外形的要求,在技术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