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晓岚 《世界农药》2001,23(4):32-36
大多数除草剂的作用是干扰植物独特的生物化学,作用在单个分子位点上抑制特别的反应过程,同时引起植物新陈代谢严重破坏。除草剂一般是特异酶的抑制剂,在该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或离活性位点一定范围内的结合上。结果毫不意外,虽然作用于一个单独靶标的除草剂还可进一步分类进入化学“族”,但这些化合物趋于具有相似的综合特性。也就是,它们的施用剂量、性能、环境历史和非靶标冲击,在可预测的包膜内的各个衰落。简言之,它们的强处和弱处趋于相似。由于市场和管理环境两个方面一直是变化发展的,因此对于整个农业化学品范围内迫切需要推出新颖的产品。例如,目击现代化学如磺酰脲类除草剂,strobilurin杀菌剂或急骤变化的新杀虫剂类型的卓越成功。不像病害或虫害防治,生物工程不侵蚀杂草防除化学品市场,现在对除草剂发现革新的需要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2.
二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颖  叶非 《世界农药》2003,25(2):27-31
除草剂安全剂又称除草剂解毒剂,或称作物安全剂、拮抗剂、保护剂等,它能够在不影响除草剂对靶标杂草活性的前提下有选择地保护作物免遭除草剂的药害。二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是氯代乙酰替苯胺类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良好解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型除草剂的作用机制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霞 《世界农药》2000,22(4):19-25
环酰亚胺类和二苯醚类的过氧化型除草剂,作为低用量的植物保护剂目前正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过氧化型除草剂通过对原卟啉原Ⅸ氧化酶(EC 1.3.3.4,protox)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能使其在植物和动物之间产生很高的选择性。 有关过氧化型除草剂作用机制的研究过程,科研人员将对以下三个方面分别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马波  宋小玲  强胜  林再实  具石坚 《农药》2004,43(4):186-189
氟吡磺隆是由韩国LG公司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可用于移栽和直播水稻田;用于土壤或茎叶处理能有效防除稗草、阔叶和莎草科杂草;温室和田间试验表明,用于水稻田,在常规用量15~30g(有效成分,下同)/hm^2时,防效达90%以上,对水稻安全,对后茬作物无影响。文章还简述了药剂的分子结构、理化特性、毒性和作用机理等。  相似文献   

5.
马宏娟  林长福  高爽 《现代农药》2007,6(5):42-43,46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水田除草剂中,丙草胺对稗草的活性最高,苯噻草胺对稗草的活性最低,莎稗磷、二甲戊灵和丁草胺居中,且三者对稗草的活性相当;二甲戊灵对稻稗的活性最高,丁草胺对稻稗的活性最低,莎稗磷、苯噻草胺和丙草胺对稻稗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开发具有新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品种过程中,纤维素生物合成是潜在的理想靶标。此类除草剂既具有植物专一性又能有效避免田间抗性产生。概述了纤维素的生物合成以及CBI类除草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种类、主要品种和相应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除草剂安全剂在不影响除草剂对靶标杂草活性的前提下可选择性地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的伤害。1947年,2,4-D和2,4,5-T除草剂之间拮抗作用的偶然发现,使化学除草剂安全剂的应用研究与商业开发获得了飞速发展,并产生了相当大的商业利益和探索研究的动力。早期发现的化合物在谷类作物(玉米、高粱和水稻等)中表现出典型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作用机制除草剂对斜生栅藻的急性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敏  慕卫  刘峰 《农药》2012,(10):745-747
[目的]室内采用吸光度法比较测定了不同作用机制除草剂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为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结果]56%2甲4氯粉剂等10种药剂对斜生栅藻96 h的急性毒性为低毒;88%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等6种药剂为高毒;24%烯草酮乳油和200 g/L百草枯水剂为中等毒性。[结论]不同作用机制除草剂对斜生栅藻的毒性存在明显差异。在水田及靠近水源使用除草剂时,应选择对水生生物毒性较低的品种,以减少对水体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
夏禹 《世界农药》2000,22(5):22-25
通常人们把引起植物产生白化组织的一类除草剂称作为“漂白”除草剂,尽管它们往往影响的是新生组织,而并非使现有的绿色组织产生白化。目前已开发了多种类型的“漂白”除草剂,其中不乏有一些典型的品种,它们阻断的是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虽然类胡萝卜素的功能是在光合作用反应中心作为辅助色素,但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通过清除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的活性氧类,从而保护叶绿素和来自光氧化的其他细胞成份。这种类胡萝卜素的  相似文献   

10.
陈亮  吴霞 《世界农药》2003,25(1):46-47
在日本,稗草是稻田中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杂草之一,它分布于约90%的水稻耕作区域内。如此大面积的分布最终导致了水稻产量与质量的下降,因此农民需要能有效控制杂草的除草剂来保证水稻以及其他作物的正常生长。 近几年来,由于劳动力的减少、农民的老龄化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对“易操作”农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易操作”是指在移栽稻秧的同时就能在水稻田里一次性撒施除草剂来防除杂草。 日本拜耳农化于1991年开始研发四唑啉酮类农药,并在1992年发现了一个新型的稻田除草剂四唑酰草胺(fentrazamide)。四唑酰草胺是一种用于禾本科植物及一年生莎草科植物的除草剂,对稗草效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程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障碍、认知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AD的病理特征为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extracellularβ-amyloid protein deposition,Aβ)沉积、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神经元丢失、突触性和营养不良性神经炎。然而,上述病理变化的发病机制及分子谱目前尚不清楚,给A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单位的RNA,参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如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和AD。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LncRNA与AD间存在密切关系。为了深入了解LncRNA在AD中的作用及机制,本文对BACE1-AS、NEAT1、51A、BC200、EBF3-AS等LncRNA在AD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AD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防除水稻田稗草的有效药剂,分别采用盆栽试验法和常规喷雾法对5种除草剂进行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唑·氰氟草酯EC、10%?唑酰草胺EC、100 g/L氰氟草酯EW、5%五氟磺草胺OD和36%苄·二氯WP对稗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除草效果,其中20%?唑·氰氟草酯EC的抑制作用最强,其EC50为10.14μg/mL;田间试验也表现出类似结果,即在推荐剂量下,5种除草剂对水稻田稗草均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20%?唑·氰氟草酯EC除草效果显著优于其他药剂,药后20、40 d的株防效分别为97.3%、97.0%,药后40 d的鲜重防效为97.2%。建议优选20%?唑·氰氟草酯EC用于防除水稻田稗草,推荐用量为180~210 g a.i./hm2,在水稻2叶1心期后、禾本科杂草2~3叶期兑水茎叶喷雾使用,每季作物最多使用1次。  相似文献   

13.
除草剂的作用靶标与作用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谭效松  贺红武 《农药》2005,44(12):533-537,557
综述了除草剂的作用靶标与作用模式,并对除草剂按作用靶标进行分类.全面了解除草剂的作用靶标与作用模式,对指导正确的使用除草剂、对抑制或延缓杂草抗性的产生以及抗性杂草的防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新的除草剂的研究开发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Huts.  DH  晓东 《世界农药》1989,11(6):1-5
生物活性分子在靶标生物中的代谢作用一般都引起除草剂的失活(或解毒作用)。为了具有生物活性,这些分子的结构已作了精细的最佳化。估计除草剂代谢水解或结合的过程所带来的奥妙的结构变化会不利于最佳化的化学过程。然而,在医药和农药领域所作的广泛的  相似文献   

15.
16.
除草剂的主要作用靶标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除草剂的使用量在100~300 g a.i./hm2范围内,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磺酰脲类和环状亚胺类除草剂的低使用量(10 g a.i./hm2)促使农药专家去探索更加有活性的化合物. 综述了植物所特有的除草剂的作用靶标,即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质体醌、氨基酸、脂肪酸、光合电子传递体系和细胞壁,并介绍了作用机理. 全面了解除草剂的作用靶标与作用机理,对新除草剂的研究开发,特别是高效、低毒、低使用量除草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桶混助剂JZ-12与40%氰氟草酯OD和10%(口恶)唑酰草胺EC混合后显著增加药效,减少有效成分用量的最佳比例,并明确其增效机制.[方法]试验以实验室研发的JZ-12桶混助剂为样本,稻稗为供试植株,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液滴性质检测手段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增效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JZ-12与2种...  相似文献   

18.
Huppatz等、Phillips和Huppatz首先报道了氰基丙烯酸酯的除草性能。据报道这些早期的化合物及其后来合成的衍生物通过抑制光系统Ⅱ电子传递发挥作用。在优化结构的过程中,Huppatz和美国氰胺公司以及巴斯夫的化学家合成了含有1-乙丙基侧链  相似文献   

19.
除草剂对哺乳动物和植物的毒性是通过对靶标位点的作用而产生的,目前已发现了近20种不同的除草剂作用机制,它们的靶标位点有些是植物所特有的,有些是哺乳动物和植物以及微生物所共有的。就这些除草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比较了它们对植物和哺乳动物的相对活性,以及如何确定它们的毒性。同时,除靶标位点外,除草剂的吸收、传导、代谢和降解也是影响毒性的重要因素,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酰辅酶A羧化酶是化学除草剂的一个重要靶标,ACCase抑制剂抑制禾本科植物体内的脂肪酸合成,能够苗后防除一年或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笔者概述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CoA)的性质,综述了各种类型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性质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