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从葵花籽仁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乙醇浸提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法的提取率,确定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方法为超声波法。研究乙醇浓度(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超声波功率(D)、料液比(E)对葵花籽绿原酸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顺序主次为乙醇浓度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超声波功率300 W。此工艺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2.43%。  相似文献   

2.
葵花籽仁中提取绿原酸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对从葵花籽仁中提取绿原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 ,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两次醇提工艺 ,每次浸提 4 0min ,pH为 4 5 ,温度为 70℃ ,乙醇浓度为 70 %时 ,绿原酸的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微波法提取葵花籽仁中的绿原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微波法提取葵花籽仁中的绿原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与常规水浴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微波功率440 W,提取时间7 min.微波提取法操作简便、省时、节约能源、结果准确可靠,与常规水浴回流提取法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葵花籽绿原酸,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50min,浸泡时间24h;在此备件下葵花籽绿原酸得率为4.17%。  相似文献   

5.
以红薯茎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红薯茎叶中的绿原酸。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以绿原酸得率为响应值,采用4因素3水平响应面设计组合实验,建立相应的二项式数学模型优化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红薯茎叶中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温度64.5℃、料液比1∶35(g/mL)、乙醇浓度45%,红薯茎叶中绿原酸的实际得率为3.442 1 mg/g,接近预测值。响应面法可用于红薯茎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微波辅助回流提取葵花籽粕绿原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波辅助回流提取的方法从葵花籽粕中提取绿原酸。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绿原酸过程中料液比、微波辐射功率、乙醇体积分数以及提取时间对绿原酸得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出优化的微波辅助回流提取参数为:料液比1∶18、微波辐射功率390 W、乙醇体积分数35%和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达到94.6%、得率为2.11%。对提取的绿原酸产品进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葵花籽粕绿原酸对DPPH自由基有显著清除作用,其对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2.6 mg/L。  相似文献   

7.
以黄牛蒡等外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以甲醇为提取剂,甲醇浓度、液料比和超声处理时间为显著因素。以上述3个因素为自变量设计了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水平分别为提取剂甲醇浓度50%、牛蒡甲醇料液比1∶100(g/mL)、超声提取的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牛蒡绿原酸的提取量达3.244 mg/g。  相似文献   

8.
均匀设计法优选葵花籽中绿原酸去除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实验中pH、温度和时间3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实验,通过均匀设计软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去除葵花籽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葵花籽粕为原料,选取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多酚,从温度、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金属螯合剂六偏磷酸钠(SHMP)、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添加量六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采用普通水浴的方法,对葵花籽粕多酚的提取率进行了考察,并在这六个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4个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浓度为0.4%的SHMP添加量能有效的提高葵花籽粕多酚的提取率,而浓度为0.4%的EDTA对葵花籽粕多酚的提取没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由正交分析得出了提取葵花籽粕多酚的最佳提取:I:艺参数为:提取温度为50V、乙醇体积分数为50%、提取时间为80rain、料液比为1:25、SHMP添加量为0.4%。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超声双辅助提取金银花绿原酸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银花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双辅助提取绿原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对乙醇浓度、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金银花绿原酸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94s、液料比42∶1mL/g、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为60℃、超声时间60min,此条件下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率为5.45%。   相似文献   

11.
《粮食与油脂》2016,(5):82-85
为优化超声波法提取宽叶独行菜中绿原酸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乙醇浓度、材料粒度、液料比及超声功率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建立了宽叶独行菜绿原酸提取得率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宽叶独行菜中绿原酸提取的最优参数为乙醇浓度80%、材料粒度100目、液料比50∶1(m L/g),超声功率225 W,在此实验条件下,绿原酸得率的理论值为0.795%,实际验证值为0.782%。  相似文献   

12.
以乳白香青为原料,确定乳白香青中绿原酸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 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建立绿原酸提取得率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乳白香青中绿原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41℃,液料比为31∶1 (mL/g),甲醇浓度为66%(v/v),绿原酸的得率为5.2796(mg/g),接近于模型预测值5.3295(mg/g).  相似文献   

13.
《食品工业科技》2013,(02):238-241
以乳白香青为原料,确定乳白香青中绿原酸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建立绿原酸提取得率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乳白香青中绿原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41℃,液料比为31∶1(mL/g),甲醇浓度为66%(v/v),绿原酸的得率为5.2796(mg/g),接近于模型预测值5.3295(mg/g)。   相似文献   

14.
以葵花籽粕为原料,以酶解进程中酶解物氮收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评价指标,从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5种酶中筛选制备优质葵花籽多肽合适的蛋白酶。结果表明:葵花籽粕在碱性蛋白酶作用下,其氮收率最大,且酶解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为理想。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3%,酶解时间2.10h,pH10.0,料液比1∶16(g/mL),在此条件下,葵花籽粕酶解物的氮收率77.11%。  相似文献   

15.
张瑞  邢军  张娟  朱晓莹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2):319-322
采用响应面法对万寿菊中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乙酸乙酯为浸提溶剂,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自变量,以类胡萝卜素特定波长下吸光度值作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并做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好,类胡萝卜素适宜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4.5h,提取温度45℃,固液比为1:25(g/mL),最优条件下测得万寿菊中类胡萝卜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平均值为0.824,说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红米原花青素的提取条件。以产自哈尔滨延寿县红香米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得出红米原花青素最佳提取条件为:丙酮浓度76%,温度39℃,料液比1∶25(g/m L),p H5,提取次数2次,时间40 min,原花青素得率是现有文献报道的红米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的传统斯里兰卡Sudu Heenati红米的1.925倍,为(4.37±0.02)mg/g。红外图谱分析发现红米原花青素纯化物主要是由(表)儿茶素的结构单元构成的原花青定聚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显示红米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强于VC,表明红米原花青素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原花青素天然植物来源。   相似文献   

17.
菜籽饼是提取植酸的良好原料,植酸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采用草酸钾溶液提取菜籽饼中的植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植酸提取工艺,建立了以草酸钾溶液提取植酸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pH 8,液料比14∶1,草酸钾溶液浓度0.075 mol/L,提取时间5h.经过验证试验,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植酸得率为1.8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楮实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以楮实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并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结果:楮实多糖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5.3,提取时间为3h,提取次数为4次,提取温度为96.5℃.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楮实多糖的实际提取率为6.03%.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红树莓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法,通过部分因子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红树莓色素的溶剂提取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到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95%乙醇,提取温度72.4℃,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为1∶8.5,提取pH为2.0,在此最优条件下提取两次,色素提取率达到98.4%,色素提取得率为5.61%,提取条件中,料液比、pH及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南极磷虾壳中虾青素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极磷虾壳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研究虾青素的最优提取条件,为南极磷虾的加工利用提供依据。以虾青素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确定实验因素及其水平,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1∶5(g/mL)、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7h,提取级数为2级,此实验范围内虾青素的提取率达到最大值131.56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