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隧道掘进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掘进机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隧道施工没备,近年来在隧道工程中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已成为一种发展方向。然而,TBM对不良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差,这些不良地质不仅会对TBM的掘进产生较大影响,导致TBM掘进作业时间利用率降低,甚至还可能出现TBM损坏和难以顺利通过的情况。如云南天生桥水电站引水隧洞、意大利戈森萨铁路隧道以及奥地利坎波岁索铁路隧道,在TBM通过断层带时都遇到过TBM刀盘被卡、坍塌、涌水等事故,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隧道在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如涌水、塌方、岩爆等地质灾害问题。为了避免或减少这些问题发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由此应运而生。介绍了石碑岭隧道实际工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预报方法,实际预报结果表明各种预报方法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7.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往往是多种方法相互配合进行,各种信息相互补充完善,达到判断掌子面前方未知地质体工程特性的目的,以指导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建立多重信息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各种地质探测与判识信息准确、迅速反馈到施工、设计、监理等各部门为施工方案综合决策提供基础信息。以圆梁山隧道为例进行了深埋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信息化系统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8.
9.
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被广泛采用,它能发现掌子面前方地层的变化,对于断裂带特别是含水带、破碎带有较高的识别能力.结合瑞典RAMAC CU型地质雷达的应用实例,介绍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龙阁岭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软岩地层中开挖大跨度引水隧洞,围岩自稳能力差,如何保证围岩稳定,进行安全施工是最突出的问题。通过现场踏勘调研,根据引水隧洞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三维模型,基于卸荷岩体力学理论与方法,对开挖后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详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开挖过程中的动态卸荷效应后,围岩产生了较大的变形,但主要集中在断层和隧洞相交的局部位置附近,洞轴线剖面其它位置的拱顶沉降大约在10 mm左右,隧洞周边位移相对值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没有大范围失稳趋势。断层、不整合接触带位置附近的卸荷效应影响尤为明显,出现了明显的塑性区,产生了局部变形和应力集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开挖的过程中要及时或超前支护。最后,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建议措施。研究成果为引水隧洞的设计和施工支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工程建设及矿业建设中隧/巷道施工越来越普遍,而在施工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安全事故发生,通过CUGTEM-GK地面瞬变电磁法仪在隧/巷道超前预报实例进行分析,其对巷道掌子面可能出现塌方、滑动的部位、形式、规模及发展趋势及突然涌水、突泥的地点,涌水、地下水泥砂含量等方面具有突出效果,经过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希望此方法可为隧/巷道施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15.
公路软岩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百色—罗村口高速公路坡温隧道施工的实践,总结了在软弱地质条件下隧道台阶法开挖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通过监控量测实例重点介绍了围岩和支护变形特点,以及如何通过量测结果进行信息反馈,指导施工。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金矿的地质状况,用模糊最优归类法对失稳巷道进行了岩体质量评价。巷道围岩岩体整体稳定性可以分为3个区域(安全区、危险区、塌陷区),RQD分别为87%、78%和57%,Rc分别为240.1、137.1和85.4 MPa。通过模糊最优归类法确定了安全区围岩稳定性属于第Ⅲ等级,危险区属于第Ⅲ等级且偏向第Ⅳ等级,塌陷区属于第Ⅳ等级。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多目标决策方法对危险区和塌陷区的加固方案进行了优化,运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加固方案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加固效果,为现场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19.
由于采掘接替紧张,有的煤矿在上区段回采完毕后不待采空区顶板活动稳定即采取留小煤柱沿空掘巷。在不稳定残余支承压力影响下,巷道掘进期间即出现大变形,给巷道支护带来很大困难。对鲍店煤矿103下03工作面轨道顺槽不稳定残余支承压力影响下沿空掘巷的巷道表面位移、顶板离层和围岩深部位移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窄煤柱的变形没有导致悬臂梁的回转失稳,仍起到支撑悬臂梁的作用;窄煤柱塑性变形较大,导致回转岩块支撑点向实体煤壁移动,从而致使巷道实体帮变形加大;巷道上部老顶的稳定情况对巷道变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