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属挤压成形理论与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安 《铝加工》2001,24(1):4-9
6 等温挤压及CADEX技术6.1等温挤压的特点 在常规的正向热挤压过程中,金属的温度和变形是极不均匀的,导致产品的尺寸、形状组织和性能也极不均匀。当挤压开始时,由于铸锭头部与低温的模具接触,使温度降低,变形抗力增大,塑性下降,可挤压性变差。当继续挤压时,铸锭的中部和尾部由于受挤压筒高温加热及变形热的作用使温度逐渐升高。从而使铸锭的头、中、尾部的温差增大,产品质量极不均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制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变形方法──等温挤压。等温挤压的特点就是要确保在整个挤压过程中,锭坯的变形温度始终保持恒…  相似文献   

2.
魏云  赵行 《钢铁钒钛》2019,40(6):155-159
采用不同的挤压温度、挤压速度和挤压比进行了Mg-Al-Zn-Ti新型含钛镁合金新能源汽车型材的挤压试验,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挤压温度升高(300℃到400℃)、挤压速度增快(1 m/min到5 m/min)、挤压比增大(10到26)时,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与300℃挤压相比,挤压温度360℃时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大17%、31%;与1 m/min挤压速度进行比较,采用挤压速度4 m/min挤压时试样的抗拉强度增大14%、屈服强度增大23%;与挤压比10相比,采用挤压比22进行挤压时试样的抗拉强度增大9%、屈服强度增大14%。Mg-Al-Zn-Ti新型含钛镁合金新能源汽车型材的挤压工艺优化参数:挤压温度360℃、挤压速度4 m/min、挤压比22。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挤压比和挤压温度对AZ31镁合金热挤压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可以显著细化AZ31合金的显微组织,挤压比越大,晶粒尺寸越细小,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高;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晶粒有所长大,抗拉强度基本呈减小趋势,而延伸率则先升后降;挤压比为35、挤压温度为350℃时,可得到细化均匀的合金组织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挤压比对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Wp/AZ91镁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挤压比为10∶1和15∶1时,材料中有粗大Al12Mg17相析出,而当挤压比为25∶1时,材料中Al12Mg17相呈颗粒状均匀弥散析出.随着挤压比的提高,材料组织细小且W颗粒分布更均匀,复合材料强度、断后伸长率均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AZ31B镁合金板材挤压过程中的应力场、应变场和挤压力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所研究的挤压工艺参数包括:挤压温度、挤压比和挤压速度等。结果表明:随着坯料挤压温度的升高,最大等效应变值从17. 6逐渐增大至26. 4;最大等效应力值由133. 2 MPa减小至43. 4 MPa;挤压温度高于350℃后,挤压力变化不大.随着挤压比的增加,挤压力由7. 328 MN增大至8. 808 MN;最大等效应变值先减小后增大;最大等效应力值由87 MPa增加至119 MPa.随着挤压速度的增加,挤压力从2. 14 MN增加至3. 42 MN;最大等效应变值先增大后减小;最大等效应力值由72. 3 MPa逐渐增大至104. 2MPa.  相似文献   

6.
喷射沉积SiCP/Al复合材料及6066铝合金热挤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应用喷射共沉积工艺制备 6 0 6 6 / Si Cp复合材料和 6 0 6 6铝合金锭坯 ,在不同的挤压比、挤压温度下挤压成  型 ,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 ,并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Si C/ Al复合材料喷射沉积状态的组织很疏松 ,存在许多的间隙 ,其密度约为理论密度的 86 % ,Si C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分布不均匀 ,喷射沉积铝合金基体的致密度可达 90 % ;挤压过程使 Al/ Si Cp复合材料的大多数空隙消失 ,致密程度随挤压比的增大而增大 ,挤压比超过 14 .7后不会明显变化 ,而铝合金基体的致密程度与挤压比的变化关系不明显 ;挤压温度对材料的致密程度影响不大 ;Al/ Si Cp复合材料性能在挤压比超过 14 .7后变化不大 ;铝合金的性能不受挤压比变化的影响 ;而挤压温度过高使材料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的挤压速度和挤压温度对机械外壳用6061-0.8V新型含钒铝合金试样进行了挤压成型,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挤压速度由2 m/min提升至4.5 m/min,挤压温度由375℃升高到475℃,机械外壳用6061-0.8V新型含钒铝合金试样的抗拉、屈服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后伸长率变化幅度较小,力学性能表现为先优化后下降。相比于2 m/min,3.5m/min速度挤压时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各增大了18、16 MPa;相比于375℃,425℃温度挤压时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各增大了20、24 MPa。机械外壳用6061-0.8V新型含钒铝合金挤压成型较佳的工艺参数选择为:挤压速度3.5 m/min、挤压温度425℃。  相似文献   

8.
大口径紫铜结晶器是钛合金、镍基合金等贵重金属真空冶炼设备的重要部件,结晶器选用大口径无缝紫铜管寿命更长。挤压法相对于离心铸造法和锻造法等是最适合制造大口径无缝紫铜管的方法,挤压法制得的紫铜管组织均匀、力学性能更优。挤压工艺参数对紫铜管性能有显著影响,但目前尚无大口径紫铜挤压工艺参数的研究。文中研究了加热温度和挤压变形量对大口径紫铜管挤压力、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口径紫铜管的坯料加热温度越高,最大挤压力越低,但是降幅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最大挤压力主要由紫铜的塑性变形力和与模具间的摩擦力构成,塑性变形力与挤压比的自然对数成正比;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提高和挤压比减小呈增大趋势;无缝紫铜管在挤压加热温度为780~860 ℃且挤压比为5.4~6.4时的力学性能相近,在该工艺窗口下挤压制造的无缝紫铜管均满足产品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铝合金挤压时的表面行为及粗晶环的来源和机制,进行了小规模的反挤压试验。为了知道工件条件和化学成分对其影响,对制件做了金相和定向条像显微照片观察,发现降低再结晶抑制元素(如Cr)含量,增大挤压比和挤压速度都会增大粗晶环的深度。基于挤压时显微组织的演变,提出了在制件外表生成粗晶环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增塑挤压法制备不锈钢多孔过滤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6L不锈钢粉末与增塑剂的混合物,用增塑挤压烧结法制备了不锈钢过滤管,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时间对挤压管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挤压料配比为8%~14%,挤压力为30~50kN;随烧结温度、时间的提高,挤压管的烧结收缩率和抗拉强度都提高;最大孔径和相对透气系数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温度的影响大于时间的影响.最佳烧结参数为1100℃及2h,此时多孔体的最大孔径为5.8μm、相对透气系数为30.5 m3/(h·kPa·m2).孔隙度与抗拉强度有密切关系,当孔隙度为32%时,抗拉强度达到136MPa.  相似文献   

11.
12.
快凝AlCrYZr合金挤压成形与组织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添加Y合金化、配制AlCrYZr合金,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力学拉伸实验等研究手段,研究了快速凝固AlCrYZr合金粉末挤压成形工艺以及其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合金中主要第二相为Al20Cr2Y(立方,a=1.44nm)和Al3Zr;挤压成形时提高挤压比,降低挤压温度,有利于改善粉体结合状况,得到Ll2Al3Zr质点,同时细化Al20Cr2Y质点,使合金获得动态回复组织,从而使合金具有良好的低温、高温强度和塑性。  相似文献   

13.
刘静安 《铝加工》2011,(6):27-32
温度-速度条件是铝合金热挤压过程中最重要的工艺参数,它们是决定产品组织、性能及表面质量等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影响铝挤压材离开模子工作带出口温度的主要因素,并用传统的数值法和现代的计算机控制挤压法对出口温度进行了估算和分析,讨论了等温挤压、梯度加热和提高挤压速度等工艺技术问题,并举例说明了控制挤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宋萌  曹帅  王奕雷 《铝加工》2013,(5):49-51
6063C铝合金板材为苹果ipad后壳的主要原材料,用量大,质量要求高。本文主要分析6063C铝合金板材挤压生产中平面度问题的原因及控制办法,从模具、离线精整和在线精整三个方面进行方法探究,并在该产品的生产实践中,根据离线精整的原理提出了在线精整的理念,并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6063铝合金挤压型材强度影响因素及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孟 《铝加工》2009,(5):49-51,56
从6063铝合金化学成分控制,均匀化退火、挤压系数选择、铝棒加热温度、淬火温度和速度、拉伸变形量控制、时效工艺选择等方面,结合本厂生产实际,分析了影响6063铝合金型材强度的因素及生产中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6063铝合金铸锭、挤压工艺条件、模具、金属的不均匀变形等方面分析了型材挤压时发生堵模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具体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分析铝合金淬火性能,确认风淬火方式无法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本结合我厂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线水淬火装置技改方案,并进行了技术和经济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