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纺织图案在风格上的变迁非常复杂,而工艺的多样化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本文着眼于历史上著名的纺织品,将其工艺和特性与图案风格结合起来,对古代纺织进行统览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国纺织图案在风格上的变迁非常复杂,而工艺的多样化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本文着眼于历史上著名的纺织品,将其工艺特性与图案风格结合起来,对古代纺织进行统览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出土的织物为资料,分别对史前、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等时期新疆地区的纺织艺术发展概况作了研究。新疆出土的古代各类纺织品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纺织艺术的发展慨况,它丰富了中国古代纺织标本的宝库,为研究纺织艺术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大量的形象资料。  相似文献   

4.
综观中国古代诗歌史,诗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本通过对古代诗歌中“诗酒相生”的分析论述,探讨诗歌化体现的“雅、达、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养蚕和文化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下丝绸遗物的发掘,证明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丝绸生产,中国古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不同民族,先后发明养蚕。公元前4世纪起,对蚕的生态和生活史有描述,至19世纪,已出版蚕300多种。论文从蚕的由来传说、诗歌、艺术、医药、丝绸之路和养蚕技术的传播等方面,论述了丰富的蚕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服装是一个内容浩潮的文化宝库,本文力求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整理出一条中国古代服装设计方法的主线,并据此认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由先人们创造的设计方法之所以对当今的服装设计仍产生着很大影响,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是一种文化的继承。从设计方法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中国古代服装,应该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受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浸润,彰显出以水比德的鲜明特征:对于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古代先贤以水为枢,构筑起了"菽粟如水"的经济富足观与"源清流清"的政治生态观;对于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古代先贤以水为鉴,构筑起了"德流天下"与"平之法水"的"海晏河清"社会治理之道;对于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古代先贤以水为师,形成了奋进如水、谦虚如水、廉洁如水、容大如水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连续完整、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高台、木构架、大屋顶的外观形式、庭院的组合模式,以及园林崇尚自然的传统一脉相承,未曾间断,这表明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通过建筑与传统文化中潜在的相似性分析,尝试用“同构”这个概念,结合中国古代礼制文化传统,从中国古代房屋建筑、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等3个方面,来解释中国古代建筑何以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模式及其建筑组织关系结构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建筑与文化、境界直接相关,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中国古代建筑在设计、建造、布局、布置等许多方面,都受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古人特有的精神境界.从境界研究角度出发来审视和反思中国古代建筑,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建筑表现出三种境界:宜居乐生的个体生存境界;重视礼制、等级森严的社会境界;天人合一、注重和谐的理想境界.这三种境界给中国建筑文化朝向生态目标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丝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曾在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丝绸文化对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影响,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中国古诗词翻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及原因,分析了系统功能语法中语境理论指导古诗词翻译的可行性及理论依据。以古诗《清明》的两则翻译为例,检验了功能语法在中国古诗词翻译过程中的可应用性及可操作性。分析结果表明,功能语法语境理论的运用不但能够品析一些译作的优劣,而且能使翻译实践整个过程更为清晰、明确,译作更能被译文读者理解并产生美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从音、词和句三个方面探讨了英国古诗与中国古诗之间的差别井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诠释学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并不是被动机械的复制文本,而是进行创造性的解释。文章运用诠释学理论具体分析了译者在解读和传译古诗词中的模糊语的过程,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作出适当的选择,在确保译文的可接受度的前提下,彰显译者主体性,创造性地再现原作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诗歌的繁荣昌盛促进了诗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从《诗经》到《诗品》到《沧浪诗话》到《原诗》,从“诗言志”到“情志说”到“滋味说”到“兴趣说”,诗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诗歌的发展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5.
回顾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史,结合人机工程学知识,提出以人机工程学痕迹为视角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家具的方法,并从人体静态尺寸和家具实际尺寸出发,将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分为矮型时期、过渡时期、高型时期.综合各类因素,分别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阐释了中国古代家具在人机痕迹上的发展变化;总结了中国古代家具表现出的共同人机学思想,即返朴求素、致用利人、重己役物及和谐观,并进行具体分析;将3个时期的家具从尺寸、需求、舒适度和审美观4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寻找其演变发展规律.从人机学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变化,对弘扬古代安全文化和人机工程学发展以及今后家具的进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诗词艺术世界涉及日暮意象的作品比例较高,多寄予悲愁情怀,贯穿着暮愁主题。其原因起于人与自然物候的感应和体悟,包含着崇拜太阳的宗教理想与感伤时空短暂生命脆弱的文化心态,构成艺术世界一种典型的情感符号,呈现出伤别、乡愁、闺怨、怨弃和悲亡等多种形态,积淀着中华民族文人千古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创新要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词教学中的赏析审美原则,首先应有一个知人论世、具体分析的历史唯物观.就诗词赏析的方法来说,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同时,还要随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主要把握好四个环节:将具体作品放在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下,透视作品;结合作者的生平阅历,细心透彻研读作品;通观整个文学领域、文学体裁和文学特征,准确把握作品;用灵活变换的角度去审视、感悟作品.  相似文献   

18.
唐诗中含有丰富的佩饰文化描写.本文分析唐诗中配饰物品的外延与内涵特征,并以中国译者许渊冲与美国译者哈里斯的唐诗译本为例,比较两位译者对待唐诗配饰文化的翻译方法与文化倾向.文章认为,许渊冲译本灵活使用了直译、意译与零翻译的方法,译文表达总体上更贴近目标语文化规范,对唐诗中配饰文化的传播建立在不影响诗歌整体意义和诗学美感的...  相似文献   

19.
The earliest Chinese ancient glasses before the West Han Dynasty (200 BC)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re studied. The glass samples were unearthed from Hunan, Hubei, Yunnan, Sichuan, Guizhou, Guangdong and Xinjiang of China.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se glasses samples is analyzed by 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 (PIXE) technique,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EDXRF) method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 It is shown that the glass chemical compositions belong to barium-lead silicate BaO-PbO-SiO2, potash soda lime silicate K2O (Na2O)-CaO-SiO2 (K2O/Na2O>1), soda potash lime silicate Na2O (K2O)-CaO-SiO2 (K2O/Na2O<1) and potash silicate K2O-SiO2 glass systems, respectively. The origins of the earliest Chinese ancient glasse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oints of view. These four types of Chinese ancient glasses were all made in Chinese territory using local raw materials. The glas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was related to the Chinese ancient bronze metallurgy and proto-porcelain glaze technology. The glass technolog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s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