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法,在水溶液中合成含纳米二氧化硅的新型星形水溶性共聚物,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催化剂、配体和改性纳米SiO2功能单体(NSFM)用量、单体摩尔比等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制备的丙烯酰胺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SFM成功地参与了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聚合反应的最佳物料摩尔比,即n(AM)∶n(AANa)∶n(Gly-Br3)∶n(CuBr)∶n(Me6TREN)=1687.5∶562.5∶1.0∶2.3∶1.5,[AM]+[AANa]+[NSFM]总浓度为4.5mol/L;单因素实验确定了NSFM的最佳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用流变仪对共聚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剪切速率超过临界值(100s-1)时,星形共聚物表现出剪切增稠的流变性能;P(AM-co-AANa-co-VTS-SiO2)表现出较好的耐温和抗盐性。  相似文献   

2.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在金属卤化物灯照射和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DMC)。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温度、引发剂质量分数、溶液pH值和单体配比等对聚合物特性黏数和溶解性的影响。在单体质量分数30%,阳离子度10%~30%,引发剂质量分数0.0048%,pH值4,引发温度15℃条件下,产物的特性黏数可达10dL/g以上,溶解时间低于40min。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3.
在二氧化氮引发下完成了丙烯酸的聚合反应,研究了引发剂的浓度、单体浓度及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求出聚合反应的表现活化能为35kJ/mol,测定了聚合物的特性粘度,计算出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提出了聚合反应为自由基历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种光引发剂引发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聚合,IR光谱分析表明了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生成,考察了光引发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引发接枝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通过改变聚合条件研究丙烯酸丁酯转化率随聚合时间变化的关系,考察其聚合反应动力学.改变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含量发现,BPO质量百分数提高聚合反应速率加快,单体转化率差别不大;提高温度有利于聚合速率的提高,但同时会导致单体最终转化率的降低;单体浓度越高,聚合速率越快,凝胶化现象明显;采用乙苯为溶剂...  相似文献   

6.
聚合反应挤出过程的数值模拟有助于实现化学反应控制、材料结构控制与极限加工条件的预测。建立了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的等效模型、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化学流变模型,数值分析了单体转化率、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重均分子量以及材料黏度等物理量在反应挤出过程的演变规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醋酸乙烯细乳液聚合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十六醇(CA)为难溶助剂,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醋酸乙烯酯(VAc)进行细乳液聚合。在聚合体系中预先引入了聚合物,研究了聚合物、温度、引发剂浓度对细乳液转化率的影响,得出聚合物的引入可以显著加快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用量宜控制在单体用量的2%,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8.6 kJ/mol,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0.24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以K<,2>S<,2>O<,8>-Na<,2>SO<,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研究了可溶性淀粉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反相悬浮体系中的接校共聚动力学.考察了引发剂、交联剂、淀粉、分散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oc[I]<'0.89>[M]<'1.4...  相似文献   

9.
采用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丙烯腈(AN)与丙烯酰胺(AM)在二甲亚砜(DMSO)溶剂中的自由基溶液共聚合,考察了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引发剂含量,反应温度和聚合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分别用称量法和乌氏黏度计测定了反应的转化率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及引发剂含量,则转化率升高,分子量下降。单体浓度越高,分子量及转化率均可提高。这符合自由基聚合的一般规律。通过工艺优化,共聚物的转化率可达90%以上,黏均分子量约21万。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含碱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以丙烯腈为第一单体,衣康酸为共聚单体,使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备碳纤维用聚丙烯腈.研究了不同复合引发剂,单体配比,聚合反应温度和引发剂氧还比的改变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转化率的同时,以过硫酸按和亚硫酸按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反应温度比单引发剂至少降低了 1/3,得到的聚合...  相似文献   

11.
Fe2+-H2O2引发淀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Fe^2 -H2O2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淀粉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DMDAAC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接枝体系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单体转化率和阳离子度等因素的影响,探讨了Fe^2 -H2O2引发淀粉接枝DMDAAC共聚反应的基本规律。并用IR和^1H-NMR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2.
淀粉与丙烯酸乙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乙酯(EA)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体系的自由基引发反应规律.实验结果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单体浓度1.4939mol/L,引发剂浓度0.0293mol/L,AGU浓度1.1075mol/L,硝酸浓度0.02 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在以上的反应条件下,转化率(C)可达98.64%,接枝率(G)可达34.92%,接枝效率(GE)可达74.55%.通过对接枝共聚产物的红外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DSC分析及电镜扫描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A与淀粉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粘接强度,运用响应面法对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配方进行优化。方法将硬单体和软单体的质量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丙烯酸质量分数作为考察因素,以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在PE板上的剥离强度作为因变量,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2个自变量进行多次拟合,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三维曲面,得到最优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配方,最后加以实验验证。结果二项式是描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最佳模型,当硬单体和软单体的质量比值为2.09、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56%、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54%、丙烯酸质量分数为6.16%时,能够获得最大的剥离强度。剥离强度为5.36 k N/m时,混合制成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在PE板上的剥离强度最优,即得到最优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配方。结论将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应用于优化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配方,可减少实验次数,且对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在PE板上的剥离强度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二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高压溶液法制备了丙烯腈-聚丙烯接枝共聚物(APG)。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等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接枝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以(NH4)2S2O8-Na2SO3为发体系用滴加还原剂的半连续方法,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乳液共聚合,系统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聚合温度和官能团单体GMA含量对聚合转化率、乳液粘度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选择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沉淀法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配比、聚合温度及链转移剂和终止剂的选用对共聚物转化率和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宜控制在65℃,随着引发剂和共聚单体的增加,共聚物的转化率提高而分子量降低。引入链转移剂并未改变分子链结构,从热性能上看乙醇胺效果较好。而终止剂宜选用N,N-二乙基羟胺。  相似文献   

17.
非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PBAM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备了PBAM系列非离子型疏水缔合共聚物,并对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酰胺的水相聚合反应动力学仍然适用于胶束共聚合过程;在聚合过程中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疏水单体在反应初期的嵌入率很高,而后期主要以丙烯酰胺均聚物为主,导致严重的微现结构非均匀性,而这种非均匀性对共聚物的增粘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尼龙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引发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醇溶性尼龙在乙醇中的接枝共聚反应 ,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9.
以机械活化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法合成了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各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7.30 mmo/L、丙烯酸中和度80%、m(AM):m(从)=0.67、V(油):V(水)=1.2:1、反应温度50℃、m(单体):m...  相似文献   

20.
Suspensions of alumina powders in low-viscosity acrylate monomers were produced and their curing behaviour characterized. Although these suspensions contain 50 vol % Al2O3 particles, the viscosity is between 200 and 300 mPas. These suspensions were rendered ultraviolet-curable by the addition of photoinitiators sensitiv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Photopolymerization kinetics were characterized via differential photo-calorimetry. Photopolymerization rates and monomer conversions were un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the alumina filler. Increasing the average functionality of the monomer mixture tended to increase slightly the photopolymerization rate and decrease the final conversion.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photoinitiator increased both the rate of photopholymerization and the final conversio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was shown severely to restrict polymerization in these filled systems as well. © 1998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