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时代建筑》2009,(1):I0039-I0048
提起苏州,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小桥流水,河道交错的古城风貌。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地方进行了“大拆大建”式的改造,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被永远的抛弃,但苏州的古城保护得到了专家与群众的普遍认可,一些蕴含传统精神的创新建筑同样激起了人们的赞叹。  相似文献   

2.
<正> 苏州古城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艺术宝库,她在许多领域和行业中,如国画、书法、文学、医学、工艺、刺绣、园林、营造、戏曲、雕刻、食品、烹饪等等方面都自成一派,都反映了苏式、苏州风格或吴门特色。因此,保护、改造、建设和发展好苏州古城,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对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指示:“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是十分正确的。我们应深刻认识理解苏州古城风貌内容实质和表现形式,努力认真地贯彻执行国务院批示的这一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3.
研究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问题,必须从深层次入手。本文总结了苏州的地方社会文化特征和城市特色风貌,提出苏州城市的保护与更新应具有浓郁的“苏州味”。  相似文献   

4.
俞绳方 《城市规划》1991,15(4):51-54
水景观是苏州历史最有代表性的古城风貌之一。本文在研究苏州城市水环境、古城双棋盘格局、水与人工环境相结合等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苏州发掘、恢复水景观的规划构思和传统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手法,有利于继承、宏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阶层精英文化的影响下,苏州传统建筑呈现出独具一格的风貌。通过研究苏州传统建筑在形式、性格、人格三个层面的特点,从而明确人格特征在苏州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独有地位。对改革开放后苏州古城内较为成功的新建公共建筑进行实践研究,指出传统的人格特征在苏州地域建筑的发展上所具有的延续性,并总结了已经出现的反映人格特质的若干地域建筑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6.
古城建筑历史风貌的存续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探讨沿街建筑外立面这一城市映象的主要构成要素,论述了古城绍兴别具水乡风情的历史建筑风貌及其存续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古城街道建筑历史风貌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以帮助人们了解古城绍兴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7.
苏州古城传统街巷及整体空间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苏州古城的传统街巷空间和古城整体空间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特点,提出应在苏州古城更新改造过程中注意保留和发扬传统的空间构成手法,从根本上更好地保护古城风貌。  相似文献   

8.
苏州古城地处太湖之滨,河流湖泊众多,近郊群山林立,城内河道纵横,街道和建筑临河而建,形成"水陆相邻、河路平行"的双棋盘格局。乾隆时期徐扬所绘的《姑苏繁华图》以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路过的苏州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苏州城郊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从《姑苏繁华图》内容入手,结合相关文献,从河岸空间、街巷空间、建筑形态和园林名胜4个方面展开分析,提炼了清代苏州古城的景观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9.
该文论述了孕育东吴大学的监理会早期在苏州的发展历程,发现其传播路径具有从城郊处开始,逐步集中发展一体化教会社区的特点,其中又重点描述了东吴大学前身学校的历史和建筑。在这一过程中,选取了4个不同时期的苏州古城地图,研究监理会在天赐庄的建设活动给地块内空间形态带来变化,及其形成的带有浓郁西方文化的基督教社区对苏州古城风貌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而这也正是现代性在苏州被逐渐接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姜伟 《城市规划》2022,(S1):5-12
1982年苏州入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2年姑苏区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文章从现实背景、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实践探索、总体成效等方面,对苏州古城保护“保护与更新恢复启动”“保护与更新成片实施”“保护与更新全面展开”“有机更新与活化利用”4个重要阶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正是“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新区”这一城市建设方针的率先提出与一贯坚守,使苏州古城的传统风貌与格局得到整体保护,保护工作总体框架逐步系统化和科学化,苏州古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亦逐步完善健全,走出了一条从古建老宅修复到街坊整体更新,从重风貌、轻内涵到重民生、重文化的具有苏州特色的古城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的成功之路。最后,基于以人为本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国家战略,对未来苏州古城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苏州新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苏州的建筑可能首先令人联想起园林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一些字眼的确作为一个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丰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丰富的地方建筑语汇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以古城街坊保护更新为代表的新建筑多继承与延续苏州传统的建筑风格古城内整体上依旧保持了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城市形象但是苏州同时也是我国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十年来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等经济指标连续居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蓬勃发展的经济对城市和建筑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建筑设计也引进了一些新的语汇求新的思…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苏州古城道路系统及交通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从城市经济发展和古城风貌保护的角度对古城远、近期的道路系统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苏州水都古城风貌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绳方 《华中建筑》1994,12(3):55-58,45
文章从十个方面概括了苏州的古城风貌,指出苏州是世界城市中的瑰宝,必须切实地保护好,针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水都古城的保护,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苏州站是一座集铁路、城市轨道、城市道路交通换乘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交通枢纽。它位于苏州市老城北侧的原火车站位置,采用高架站房彤式,南北各设站房人口。旅客流向设计为上进下出形式,由商架层进站,自地下层出站。主站房地上2层,地下1层。苏州火车站的建筑设计结合苏州古城风貌,试图探索创作"苏而新"的建筑风格。建筑以菱形体为基本元素,形成赋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屋顶菱形空间网架体系。站房入口处屋面出檐深远,半室外的集散空间结合下沉广场、绿地园林,把建筑和自然  相似文献   

15.
对现代建筑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以展示城市人文魅力、彰显历史文脉底蕴,是当下古城风貌改造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都江堰伏龙区、文庙区风貌改造实例,针对传统街区新老建筑并存、风格凌乱的现状,探索多层、高层现代建筑仿古风貌塑造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思路对策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6.
鉴于建瓯的古城风貌破坏较为严重、历史遗迹和文物古迹呈零散分布的现状,对文物古迹、保护建筑周边的建筑高度控制进行了定量化研究,进而提出古城保护建筑高度控制准则,用以引导和控制老城区开发强度,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  相似文献   

17.
俞绳方 《规划师》2006,22(8):91-93
苏州古城是世界上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古城之一,其现状总体格局和风貌仍保留着宋代的特色,古城内保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同时,苏州古城又是一个拥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水网城市,在世界城市史上拥有较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 苏州的古城保护规划分为控制、改造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关系。控制的目的,旨在控制古城风貌的现状,制止破坏古城风貌的现象发生,为下一步旧城改造创造条件;改造是通过规划调整客观上影响古城风貌的诸多不利因素,通过改造、改善、提高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恢复古城固有的风貌。  相似文献   

19.
外行谈建筑     
我不懂建筑,但我喜欢欣赏各种风格的建筑,这也是一种艺术欣赏,中国的、外国的、北京的、南方的、城市的、乡镇的都有自己的格调,它体现一种地方的风貌、个性和文化。我的家乡是在苏州、无锡、常熟接壤处的荡口小镇,被小河分割的街道,民房的色调和样式,  相似文献   

20.
结合苏州古城9号街坊试点工作,就如何围绕保护古城传统风貌特色,深化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进行一些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