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光共舞     
正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光影就是律动的篇章。没有光,空间将被遗忘,当光芒遍布建筑的每个角落,建筑开始充满灵性。建筑师说,要有光,于是光就在建筑各处照了进来。墨西哥·蒙特雷大学艺术、建筑和设计学院安藤忠雄是最著名的光影大师之一,他重视空间的氛围胜于形体的操作,特别是空间中的光影变化,更是他建筑魔法的表演重点。墨西哥蒙特雷大学艺术、建筑和设计学院,是安藤忠雄在拉丁美洲的首个项目。他将这所大学建筑设计成贝壳状,带有山脊和褶皱,让人想起墨西哥蒙特雷周围的群山。  相似文献   

2.
张笑笑  戴慧 《山西建筑》2009,35(29):38-39
指出建筑表皮与空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对建筑表皮和空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从表皮的材质和光影对表皮的影响等六个方面对如何通过表皮释放空间的情感进行了探讨,以实现建筑师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从空间构筑的角度对原竹建筑进行研究,从原竹建筑的空间构筑方式和原竹建筑的空间构筑特征两个方面,对原竹建筑的空间构筑过程和结果进行举例分析,总结建筑师在进行原竹建筑空间创作中运用的手法,以及这些原竹建筑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构筑的特征和共同点,即建筑空间与周围环境、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师情感的表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然光影不仅展现了建筑空间的形式,也赋予了空间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通过引入自然光影的视觉情感概念,分析视觉情感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强调了光影视觉情感对建筑空间的重要性。同时还借助实例分别从情感变化、情感界定和情感营造等三个角度阐述了建筑空间中自然光影视觉情感的设计手法,从而达到强调视觉情感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建筑语境是建筑结构、空间与历史文化的关联耦合.文章通过经典作品研究,分析德国建筑师沃克尔·斯塔布建筑语境的形成过程,探寻城市肌理、建筑意象、自然光影构建语境的表达方式,揭示德国建筑师在建筑语境中采取的具体策略,以引起对德国建筑语境创作的解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代建筑设计手法的多样化及大众审美对简约的追求,极简倾向的建筑形态设计正在成为未来建筑创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场所、空间、光影、情感为切入点,对西班牙建筑师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的四个住宅建筑作品进行解读,通过解析巴埃萨在建筑形态建构及住宅空间氛围营造方面对"极简"式表达方法的追求,总结出场所赋形、光影确界、空间转换、情感隐喻等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对建筑色彩情感的含义进行了阐释,从色彩情感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空间层次、建筑功能以及光影的相互关系方面,探讨了表达建筑色彩情感的方式,从而营造出应有的色彩情感信息,设计出富有情感、生命与灵魂的建筑。  相似文献   

8.
光与空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建筑师来说,光影是一种建筑材料,如果忽视了光影的存在那么设计就不会体现出光影的有效价值。建筑环境是一个各种空间功能的集合体,光的功能因不同的空间而产生不同作用,不仅仅迎合生物学的原理,同时要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要。在光所构成的氛围中,阴影造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阴影的空间是不存在的,设计光的同时也在设计阴影。光不仅仅是装饰,而是起到了重要的烘托效果作用,建筑光影的作用是让空间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9)
光影视觉艺术是通过对形态与空间的量的配比以及色彩、光影、虚实关系的处理等表现思维、观念与情感的艺术。在影视动画世界里,光影为这个虚拟世界提供了奇妙变幻的可能。光影的运用能影响虚拟场景中物体的组成空间,还有利于刻画角色性格、烘托场景气氛。因此,文章通过对不同场景中光影视觉效果产生的心理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虚拟场景的基调及氛围等意境效果所传达出的影片中角色的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建辉 《云南建材》2014,(11):197-198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光影在现代化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出色的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从建筑的外部形体、色彩的运用、建筑空间及光影装饰效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建筑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光影,促进现代建筑的设计。光影在建筑中的运用主要体现为对建筑的艺术表现、建筑空间的强化、装饰建筑及构建建筑外部形体等。  相似文献   

11.
JKMM的建筑作品,体现出新一代芬兰建筑师以当代方法演绎其建筑文化传统并塑造场所与空间体验的特质,表达出强烈的象征性和精神性。他们强调以主观个体之于建筑的体验,敏感回应空间感知、重视经验与记忆的唤起;其运用传统自然和当代的材料,营造空间光影,完成以建筑状态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在内的多感官体验。这些,也正如同JKMM强调的—注重可持续性和对环境的尊重,体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和建筑师社会责任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淮建峰 《门窗》2013,(7):186-187
古今中外,大量建筑师皆纷纷致力于建筑设计与光影间关联性的研究。研究证实,任何对建筑空间内部形态和建筑外部形体的视觉感知皆离不开光影的作用,其中光影极具精神性,其能够激发人类的情绪因子和灵魂。由此可见,光影与建筑设计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就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以期提高现代建筑设计与光影间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13.
索健 《华中建筑》2003,21(4):4-6
日本当代大空间建筑形态主要通过三种基本方式:①显现;②象征;③补充传达与地域文脉的关联,表现地域的文化特征。在日本当代大空间建筑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特征的强烈关注是建筑师创作的重要源泉。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筑师们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质。在对传统的认识上,日本建筑师已跨越了简单的建筑形式的再现,转向了更深、更广泛的文化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米满宁  张振兴 《城市建筑》2014,(12):279-279
光影肌理是构成视觉景观的重要因素,在景观空间中具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文章论述了光影与情感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光源下光影肌理构建的情感空间。探讨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如何运用光影肌理来构建情感空间。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新生代建筑师在日本建筑文化的全球化输出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已经不需要贴着日本的标签,对于他们来说关注当下、顺应社会动向、设计出好的作品才是重要的.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作为日本新生代建筑师的代表,在解决建筑与城市问题时提出了建筑"原始的未来",城市建筑与森林树木产生了一定的类似性,在建筑类型学的角度,这与新理性主义建筑师阿尔多·罗西提出的"类似性城市"具有同质性.不同的文化语境催生了建筑师不同的内在建筑思想,国内正面临经济转型,城市与建筑产生的社会问题亟需建筑设计师解决.文章将从类型学的角度着重讨论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实现设计思想的手段及所营造的空间意境,试图为国内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潘朵 《城市建筑》2023,(16):11-13
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光影设计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其美学价值及文化价值为建筑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国内外建筑设计师从光的角度将自我的精神思想融入建筑设计,赋予建筑独特的深层哲学含义。通过探究光影设计在不同建筑空间中的运用,从建筑的哲学传承角度出发,分析并总结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设计本位思想,阐释建筑哲学中的光文化与建筑作品中的光影设计的关系,挖掘光影设计对建筑空间发展的有力推动性,以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将"建筑学"列为第三类诗的行列,然而在如今这个被钢筋混凝土充斥着的城市空间里,诗意的空间早已荡然无存,人们渴望有那么一个空间,它是有情感的,静谧的,愉悦的。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是一个用建筑去书写诗篇的大师,而苏州园林艺术同样是创造了一种诗意的空间。因此本文通过浅析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干与苏州园林艺术在创作意境上异曲同工,探寻那些在建筑创作中渐渐消退的灵魂和富有诗意的建筑情感空间。  相似文献   

18.
朱彩霞 《山西建筑》2007,33(33):77-77,110
分析了墨西哥建筑师巴拉干的建筑色彩设计方法,从气候相似地区的建筑色彩特征、民居色彩、民俗装饰、宗教等方面研究了巴拉干在全球化影响下如何以色彩手法表现建筑的地域性,以期对目前建筑色彩的设计产生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使用建筑空间的同时,都不自觉的与建筑产生一种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受。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交流,是因为空间是有情的。安藤忠雄是塑造情感空间的大师,作为2005年UIA金奖的获得者,他所受到的评价是:“他一直在创造着一种安藤式的诗意建筑,并且不在意流派与项目的尺度,他把这种建筑的天赋与敏感传播到全世界……”文章就安藤的建筑在材料的选用、光影的追求、空间的塑造以及与环境和传统的融合展开论述,希望建筑创造出一些能永驻于人们心中的场所。  相似文献   

20.
吴云一 《华中建筑》2012,(10):39-43
开放、互动、沟通与民众的关系,是当代博览建筑的特征。当代建筑师在博览建筑中运用层叠、折叠、并置、混杂、动态感知等空间构成的手法,产生相互消解与渗透的空间结构和匀质化动态化的空间秩序,其设计策略和艺术表现手法正与当代博览空间的时代需求相呼应。当代不同先锋建筑师以不同的设计手法对博览建筑的空间艺术的诠释,除了建筑学本身的技巧,更体现了对博览建筑更为宽泛多义的研究视野。该文梳理其中规律性的内容,旨在为博览建筑艺术空间的理性设计提供认识论上的指导,避免实践中肤浅的形式化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