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环境设计》2010,(8):152-155
世博会是这样一个实验场:通过短暂的展期,文化的平等展示与多元的智慧撞击带给观者长久的启发。盛会中的各国场馆代表着各自的文化体系.充满了丰富的信息。他们各自解释对世博会的理解.吸引人们去比较、解读。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设计》2013,(11):164-169
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世博会预计将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博会。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2010年5月1日到2010年10月31日为期六个月的时间里,共有来自全球192个国家参与其中.参观人数达到7000万。  相似文献   

3.
  叶扬译 《世界建筑》2010,(12):96-101
<正>韩国处于被大陆文化(中国)与海洋文化(日本)包围起来的半岛上,早已接受了多重文化以及全球化的影响,这些因素逐步混合在一起,催生出现代韩国社会。韩国馆以"融合"为主题,是"符号"与"空间"的融合。符号成为空间,同时,空间也成为符号。  相似文献   

4.
受中国的大陆文化和日本海洋文化的影响,在国际全球化得趋势下,韩国将渗透其中的国外文化逐渐混合掺杂,来定义当代韩国社会。因此,韩国馆的设计以"融合"为主题。建筑设计为"符号"(标志)和"空间"的融合体:符号即为空间,空间即为符号。  相似文献   

5.
《钢结构》2009,(9):98-98
占地6000m^2的加拿大国家馆位于世博园C片区,半包围的外型,在展馆中央圈起一片开放的公共区域,各种精彩的文艺表演将在这里上演。蜚声世界的太阳马戏团将成为这座展馆的主角,为加拿大展馆量身定做一套创造性的内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设计类别:博览、展示建设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北环路场地面积:3 000m~2建筑面积:2550.2m~2建造时间:2010年1花园城市新加坡拥有多元的文化资源与城市生态景观资源,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自然元素和城市生活相互交融。新加坡馆要通过音乐、视听互动与景观视觉,来传达这种城市的美好景象和经验,并以此构筑参观者的游历体验。  相似文献   

7.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9,(5):142-142
4月10日,世博会香港馆(图01)正式开工建设。该馆位于中国馆南面,并邻近澳门馆,占地面积约为600m2,兴建预计11个月。根据规划,以“无限城市——香港”为主题的展馆楼高三层,外形优美并富现代感,中层通透,构成独特的视觉效果,象征香港和香港人的无限想像力和创意空间。  相似文献   

8.
《钢结构》2009,(5):106-106
2009年3月23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韩国馆建筑设计方案正式揭晓。以“魅力城市、多彩生活”为主题的韩国馆将以艺术化的韩文字母来表现韩国的建筑特色,诠释技术与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未来城市。  相似文献   

9.
《中外建筑》2008,(1):157-158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12月10日正式向全球征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项目的展示设计方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由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和港澳台馆组成。其中,中国国家馆建筑面积3万m^2,  相似文献   

10.
<正>由EMBT建筑事务所Benedetta Tagliabue主创的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西班牙国家馆,坐落在6000m2的建筑用地上,展馆建筑面积为7624m2。整座建筑由外包传统柳藤材料的现代钢架建构而成,表皮由具可持续发展性的柳藤外板和由钢铁、  相似文献   

11.
继2008年北京奥运后,2010年高规格的世博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成功举办这一盛事。全世界的博览会为各国展现本国最好的特色并向世界推介自己提供了理想环境。西班牙展馆位于专门为各国展馆设计的世博会场地上。从竞赛的第一阶段开始,我们就刻意避免对于一个国家的传统的真实再现,而是探索更抽象的理念。展馆表现了西  相似文献   

12.
精选理由建筑内部的大量技术组件成为建筑的基本元素,设计师希望通过复杂的技术和外观变化,在视觉上向人们传达上海企业联合馆的精神,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曾卫  许可 《新建筑》2011,(1):138-140
由重庆大学与德国不莱梅艺术大学合作设计的2010年世博会重庆馆的投标设计工作历时1年多。主题演绎部分对重庆馆"山地森林城市·重庆"这一主题的由来和涵义作了阐释;展示设计部分则介绍了从方案构思到具体设计的各个环节,并对重庆馆的建筑方案特点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4.
New technologies are becoming today’s basic building block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Shanghai Corporate Pavilion for the 2010World Expo in Shanghai. From the shape of the building to the use of solar energy, the Shanghai Corporate Pavilion incorporates the state-of-art technologies to convey the spirit of the architecture. It addresses the pressing issue of energy,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and reflects the spirit of Shanghai as a historically progressive yet still fast moving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相似文献   

15.
博览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戴体,蕴含了城市历史,文明的深层积淀,并兼具博物、展示、交流、促进的多重使命。文章以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为背景,以世界大都市博览业发展趋势,建设成就为依据,针对上海世界博物博览馆以及周边展览场馆的建设,研究其在城市总体建设战略中的定位,历史遗存与发展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设原则与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1001 相关性概念 设计与构思 外观-视觉感知 瑞士馆外部风格向大众呈现出一幅自然与科技完美融合的景观。由自然材料与高科技材料结合制成的窗帘遮掩着整座建筑。这种窗帘在让空气和阳光自如洒满整个馆内空间的同时,赋予了内部“城市空间”以朦胧的感觉,平添了许多魅力诱惑。  相似文献   

17.
王彦  陈泓  张旭 《时代建筑》2009,(4):98-100
人们可以把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理解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室,其建筑本身就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城市与乡村间的平衡与互动.  相似文献   

18.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景观与气候是其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为2010上海世博会设计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馆,其灵感自然来自于7个酋长国的共同特色——巨大的圆形沙丘。建筑金色的不锈钢反光表面更进一步让人联想起沙漠中变幻莫测的光影色彩。为了响应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承认了全世界已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中的事实,场馆展出了一个十分前卫的案例——马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