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宇霄冯鑫冯晨曦王玉辉程金雪于晓亮郭敏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23,39(5):173-181
聚酰亚胺(PI)作为高性能聚合物,已成为5G通信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传统PI薄膜的介电常数处于3.0~3.4之间,随着电路集成度越来越高,已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微电子工业的要求,因此,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低介电PI薄膜已成为研究热点。向PI薄膜中引入微/纳米级的分散孔隙,可以有效降低介电常数,同时保留薄膜优异的综合性能。文中从物理和化学制备方法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微/纳米多孔低介电PI薄膜(M/N-PLD-PI)的制备工艺,阐明了引入微/纳米级的分散孔隙对降低PI薄膜介电常数的贡献,并对多孔低介电PI薄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无限通信设备的集成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天线小型化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等磁介电材料是一种既具有磁导率又具有介电常数,且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几乎相等的材料,使用等磁介电材料作为天线的基板,能有效的减小天线的尺寸,提高带宽,增加辐射效率。铁氧体是由Fe2O3和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复合而成,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由于其同时具有磁特性和介电特性,是一种潜在的等磁介电材料。综述了近几年尖晶石结构磁介电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掺杂改性对烧结温度、磁导率、介电常数、直流电阻等电磁特性的影响。最后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材料在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纳米PbF2的介电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惰性气体蒸发和原位压结法制备了具不清洁界面的纳米PbF2块材。通过X射线衍射和介电测量,研究了物相组成、介电性能与频率和温度的关系。探讨了退火处理对试样物相组成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目前对于介电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一般集中于电子产品及其相关领域,高介电陶瓷材料应用于油品精制领域还是一个新的尝试。首先简要介绍了介电力学精制工艺装置,并重点讨论了介电陶瓷在其中的应用及基本原理,最后选用几种不同介电常数的介电陶瓷材料在装置中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高介电陶瓷材料对油品有较好的精制效果,并且对于所选用的几种介电材料而言随着介电常数的增加精制效果也提高。 相似文献
6.
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在舰船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在国外舰船上应用的情况 ,把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性能与双马来酰亚胺泡沫及改性酚醛泡沫等船用隔热隔声材料的性能进行比较 ,分析了在我国开发船用聚酰亚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为单体,以正硅酸乙酯和钛酸丁酯为SiO2和TiO2的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原位生成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的热亚胺化反应完全;纳米SiO2、TiO2均匀分散于PI基体中;复合膜透明性好,对紫外光吸收较好。热重分析(TG)和介电性能测试表明,得到了一种热稳定性好、介电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能够满足其在微电子器件领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9.
10.
纳米金红石相TiO2块体的介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气和真空条件下,对纳米金红石相TiO2块体进行介电频谱测试。发现样品在大气中的相对介电常数比其在真空中的数值高10^2-10^3倍;大气中介电损耗高于其在真空中的数值,大气中频率约在3kHz时出现损耗最小值,真空中介电损耗则随频率增加而单调减小。分析认为纳米金红石相TiO2介电常数异常是由材料界面中的缺陷和悬键所引起的。大大气中,纳米金红石TiO2的介电损耗以极化损耗(电偶极矩转向极化和离子弛豫极化)为主,而在真空中则以电导损耗为主。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稳定性极好的聚酰亚胺 (PI)为基体与热分解性聚合物进行嵌段 ,接技共聚成不对称的微相分离的发泡薄膜 ,纳米孔径及形状可由起初共聚物的微相形态来控制。 相似文献
12.
13.
聚酰亚胺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一步法、二步法形成聚酰亚胺反应的机理和模型方程研究进展,形成聚酰亚胺的化学反应包括酰胺化反应和亚胺化反应,其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因反应条件、加工方法不同而不同,形成四面体形中间产物的无催化机理和二级级数模型可用来描述酰胺化反应,活化态理论认为亚胺化过程中反应基团有活化和非活化两种状态,只有当反应基团处于活化态时才能发生亚胺化反应。一步法形成聚酰亚胺的过程中,二酐的存在已被证实,反应/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14.
15.
报道微孔聚酰亚胺共聚物粒子复合材料的近期研究工艺,以改性双马亚酰亚胺共聚物为原料,在制备微孔材料方面进行了探索。讨论了树脂基体的预固化程序以及成型工艺等因素对多孔保持器材料的细观结构、界面强度、机加工性能和含油性能等宏观性能的影响,并报道了由优选工艺所得到的保持器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脂环族聚酰亚胺的性能研究EI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脂环族酸酐-3,5,6-三羧基-2-乙酸基-二环[2,2,1]庚烷2∶3,5∶6二酸酐为二酐单体,二氨基二苯醚为二胺单体,在强极性有机溶剂中缩聚,并以乙酸酐进行化学亚胺化制得了脂环族聚酰亚胺,并对它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此聚酰亚胺为无色透明,可溶于强极性有机溶剂,氮气保护下的热分解温度为46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17℃。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可溶性聚酰亚胺的溶剂体系,研究了聚酰亚胺在各种纯溶剂及混合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各种沉剂体系的相对吸水能力,它们及对应的聚酰亚胺溶液与硅片表面的接触角。 相似文献
18.
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柔顺性”二胺单体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与二氨基二苯砜及二苯甲酮四甲酸酐进行共缩聚并在高温溶液亚胺化合成了可溶于NMP、DMAc、DMF等强极性溶剂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并发现在本研究体系中,单纯提高分子链柔顺性并不能很好地提高PI的可溶性,必须结合共缩聚方法以破坏分子链规整性,所得PI只有在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与二氨基二苯砜的摩尔比在3:7~6:4时才可溶。所得可溶性PI的特性粘度为0.21~0.38dl/g(NMP为溶剂,T=30℃),以DSC测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50~290℃,氮气中热分解温度在50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入单胺添加剂,合成了三类、八种聚酰亚胺取向材料,采用热重分析对它们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胺的加入使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粘度和热稳定性下降。对于不含强极性基团的聚酰亚胺取向材料,适当地加入单胺可增大预倾角;对于含有强极性基团的聚酰亚胺取向材料,单胺的加入对预倾角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0.
芳香聚酰亚胺化学若干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以均酐-二苯醚二胺(PMDA-ODA)体系为基础,对聚酰亚胺(PI)的母体聚酰胺酸(PA)的溶液聚合,及其以薄膜形式实现亚胺化转变为PI过程的若干重要化学问题和规律及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系统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