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丽宏 《腐蚀与防护》2004,25(11):498-498,500
材料在不同工业介质或自然环境中使用,往往发生腐蚀或老化现象,前者属于“工况腐蚀”,后者则称为“环境腐蚀”。自然环境主要指大气、海水与土壤等。腐蚀的危害极大,腐蚀的损失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合理选材、改善环境或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而得到缓解。我国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试验方面的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开始,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环境试验与检测中心(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是全国材料及产品试验、检测及评价领域的权威和专家,拥有海南万宁、西藏拉萨、甘肃敦煌、黑龙江漠河、重庆江津五个自然环境试验站。业务范围暴晒试验模拟环境试验环境因素及大气污染物监检测材料失效分析产品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3.
《表面技术》2014,(5):124
《装备环境工程》由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和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点期刊。《装备环境工程》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其国外收录机构有: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  相似文献   

4.
腐蚀相当于材料和设施的癌症,大气腐蚀是材料自然环境腐蚀中最普遍的腐蚀类型。据报道,材料、构件、设备的大气腐蚀损失约占腐蚀损失总和的一半以上。大气腐蚀贯穿于材料、制品、设备的加工、制造、贮存、运输及使用的全过程。大气腐蚀引起了大量的问题——电力与电子设备功能丧失、桥梁倒塌、雕塑等艺术品复杂表面的破坏与开裂等。特别是在西部的特殊自然环境下,许多腐蚀问题,如涂层的快速老化、高盐地区的腐蚀、酸雨和污染等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轨道交通用铝合金防护涂层在典型高温高湿地区(广州)的自然环境腐蚀老化和室内加速腐蚀老化的相关性。室内加速腐蚀老化采用氙灯老化+湿热实验+盐雾实验组合方法。考察了两种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涂层的光泽、色差和红外光谱变化。室内加速腐蚀老化6个周期与自然环境腐蚀老化2 a的结果表明,依据色差判断室外和室内腐蚀老化的相关性最佳,光泽次之,红外光谱无明显相关性。根据色差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规律,室内腐蚀老化3个周期后,采用广州地区环境谱进行室内加速老化实验1个周期色差值变化相当于在广州地区自然环境曝露实验10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6.
行业动态     
《全面腐蚀控制》2007,21(3):47-48
《中国工业防腐蚀大黄页》问世;天津石化强化全面腐蚀控制破解劣质原油加工难题;德国贝洱公司车用防腐涂料技术赢得07年汽车大奖;美国nCoat公司成功将纳米技术投入商业运作;长庆油田公司与外国公司交流油套管防腐技术;中石油“新建油气管道防腐涂层技术研讨会”召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装备环境工程》由原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金属成形工艺》更名而成 ,于 2 0 0 4年 8月正式出刊。《装备环境工程》受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直接支持 ,由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和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点期刊。《装备环境工程》编委会由工程院院士柯伟、才鸿年等 3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 ,为本刊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装备环境工程》主要报道国内外装备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动态 ,国内外装备环境工程理论和工程应用的研究成果 ,以及经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栏目设…  相似文献   

8.
邮发代号 78 - 7(双月刊 )《装备环境工程》由原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金属成形工艺》更名而成 ,于 2 0 0 4年 8月正式出刊。《装备环境工程》受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直接支持 ,由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和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点期刊。《装备环境工程》编委会由工程院院士柯伟、才鸿年等 3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 ,为本刊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装备环境工程》主要报道国内外装备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动态 ,国内外装备环境工程理论和工程应用的研究成果 ,以及经验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9.
赵峰 《现代焊接》2012,(11):16-17
2012年10月18~19日,值此北京赛福斯特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由国防科技工业特种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制造技术中心、航空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由国家经贸委与美国商务部共同举办了“中美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研讨会”,国家有关部门、石油、石化、电力企业和科研单位等90多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会上,美国资源保护公司(RCCI)和中国半岛水处理公司就工业废水处理利用和实现零排放技术进行了专题介绍。此次研讨会旨在加强工业节水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工业节水技术,促进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依据国家“十五”发展规划,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的发展。在2001年4月16日~19日,在北京召开“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发展战略研讨会”。 会议主要内容: 1)国防科技工业专用技术及装备——特种加工、超精加工等技术及设备。 2)国防科技工业专用材料——复合材料、耐高温材料及特种材料。 3)先进加工技术及设备——加工中心、数控机床、通用机床、工装等。 4)先进检测技术及设备——无损检测、红外检测、材料测试技术及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9月20日,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主办,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合作承办,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海洋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热浸镀专业委员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涂料涂装与表面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相似文献   

13.
日本防蚀工业公司于1951年成立,经过40多年在防蚀工业方面的努力发展,该公司现已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防蚀技术,在与腐蚀  相似文献   

14.
《现代焊接》2014,(10):10-11
中航工业北京赛福斯特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是中国搅拌摩擦焊技术先锋和开拓者,是国防科技特种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及航空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成员单位。 中航工业北京赛福斯特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中国搅拌摩擦焊的技术进步和工业化应用,已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上百台专业化搅拌摩擦焊设备,为满足航空、航天、列车、电子、电力等铝合金加工制造领域焊接需求,赛福斯特公司集十多年焊接设备制造技术和经验,推出系列化先进的搅拌摩擦焊设备。  相似文献   

15.
第四届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讨会于2004年10月26~29日在台湾大学的溪头实验林举行。前三届分别于1998年在厦门,2000年在台南,2002年在青岛召开。研讨会已成为海峡两岸材料腐蚀科技工作者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本届大会由台湾大学承办。大会荣誉主席由台北力钢工业公司董事长陈赭立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柯伟院士担任,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3月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CIATA)和全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1)秘书处代表专程赴美国拜会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提出开展标准合作,共同提案成立ISO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构想。2013年11月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CIATA)、全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1)与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美防腐蚀标准研讨会,国标委领导出席并在会上就成立防腐蚀工程ISO/TC向ANSI代表提出中美两国分别承担秘书国和主席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高比重钨合金材料在江津、万宁试验站的自然环境试验(贮存与户外暴露)和实验室进行浸泡腐蚀试验、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SEM)断口分析,结果指出钨合金材料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在自然环境中有粘接相腐蚀的倾向,使塑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行业扫描     
《表面工程资讯》2005,5(3):24-24
国际热处理和表面工程联合会专家访京,“中国腐蚀技术与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美国召开,全球腐蚀界同行商议成立世界腐蚀组织,俄科学院代表团访问中科院金属所,美国西南研究院代表团访问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3种高分子材料自然环境多角度暴露对比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自然环境暴露试验对于提高高分子材料的耐久性、耐候性具有重要意义.进行了高分子材料不同倾角的自然环境暴露试验,以暴露后样品拉伸强度的变化来表征其老化程度,从而比较不同倾角暴露对老化过程的影响,以选择出最佳试验倾角,优化自然环境暴露试验老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3种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聚乙烯和聚氯丙烯)在江津试验站的最佳试验倾角为30°.  相似文献   

20.
先进的铝铸造技术 美国Wagstaff(瓦格斯塔夫)公司是世界著名铝铸造设备公司,公司成立61年来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公司技术实力雄厚,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设计制造和试验产品。Wagstaff公司的研究开发人员的技术专长和研究开发设施领先,以向全球铝工业提供DC铸造设备而闻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