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闵晶卢  永毅 《时代建筑》2014,(1):152-157
"空间"无疑是现在中国建筑学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语。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中的"空间"话语进行回溯,文章试图展示"空间"的概念是如何导入中国并得到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在西方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话语——画意美学——之中考察王澍建筑与世界现代建筑的关联.正如其先驱者乌维达尔·普莱斯所认为,画意概念不同于崇高,也不同于美丽以王澍为代表的一批“文”建筑师所追求的画意也有别于象征权威与尊严的崇高和表现金钱与财富的美丽.而对于中国建筑,画意话语不仅可以帮助重新认识中国现代建筑师们对这一问题的长期探寻,也有助于重新思考如何在现代建筑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建筑的画意传统.王澍的建筑在新粗野主义建筑所强调的“意象”概念之中加入地域和文化的象征性,促使人们反思近年代以来被建构思想视为对立的种种建筑属性——如物品性与符号性等——共客并存的可能,从而恢复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所主张的表意性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陈凯峰 《城乡建设》2016,(10):93-94
“建筑”,是现代建筑学理论的概念,中国古代或传统时期是没有“建筑”这一词汇的,只有“营造”,如著名经典《营造法式》(见图1左)、《营造正式》《营造则例》等,其所说的“营造”,大致就是现代人们所认识的“建筑”的概念.这大约就是中国的古代建筑或传统建筑,是人类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西方建筑或现代建筑所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建筑科学体系,并逐渐为现代以来的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式样”与“中国风格”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建筑师》2011,(3):89-94
关于20世纪中国建筑“民族风格”产生的原因,以往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般归结为中国建筑师受到的学院派教育和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本文则试图从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传统中寻找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深层原因,将“式样”这一源自中国古代的概念在近代建筑话语中的含义转变作为观察的切入点和论述的枢纽,指出通过“式样”,建筑的装饰、外...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空间”这一概念在现代日本建筑师中的发展历程:在最初被引入日本之后,在其意识形态框架影响下,这一概念成为日本建筑师思考建筑的有效工具.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可以说“空间”概念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入建筑话语.2)丹下健三(及其弟子)在其建筑设计及思想中首先大量使用了这一概念.这也让他们在20世纪50到60年代得以同时在日本和国际上确立了日本建筑生产及话语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回溯中国传统建筑的哲学本源,探究一种表里如一的中国建筑设计文法在当前国内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主导的建筑市场中具有重要意义。“亭构”空间原型的概念,出自于中国科学院崔彤教授提出的建筑“模件化”设计理论,其理论背后是对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的高度凝练。基于此,文章阐述了“亭构”概念及中西方亭建筑比较下的“亭构”意向,以期由浅入深,从师法自然、源于传统和“亭构”蕴含的中式哲学及审美等方面探讨其内涵。同时,基于“形式-结构-逻辑”讨论“亭构”概念的科学性,摸索其在“传统”和“现代”一体两面中的耦合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将来的中国建筑设计理论及其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7.
王瑾瑾 《建筑师》2005,(3):74-77
民居里的堂屋是民居建筑里的“神圣空间”,在我们阅读这种神圣空间的同时,我们不仅能够读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观念,而且可以读出中国文化里的思维模式,以及中国文化的结构体系。而这些与中国民居建筑手法融合,使得民居的“堂”成为中国文化中典型的神圣“话语”符号。  相似文献   

8.
回顾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中国近代社会观念和文教制度剧变的特定背景下,“建筑”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以及社会大众观念话语中的历史性出现的过程,并试图多角度全方位地阐明这一历史性的事件是“如何可能”的.以词语或概念为建筑史研究的对象,是希望以词为镜,折射出宏观的社会观念史在特定历史时刻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中国哲学的核心命题开始,推演出中国传统建筑之“神”乃是“内外渗遗、时空互函、空间无尽、天人合一”,或称之为“无尽空间”。神似之道即夺现代技术之胎,换中国建筑之骨,扬中国建筑之神。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中,被多重层状界面划分所构成的室内,外空间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感知城市的基本印象.笔者通过剖析当代城市中典型建筑的设计方法,提出广泛存在于建筑形式中的“层”的概念,明确“层”是当代建筑的基本词汇“编辑”则是对于“层”的理性处理的方法.进而将“层”的概念扩展到城市,认为城市空间是“层组”的多维集合,以此建立认识建筑的新的思维框架.建筑的个性化创作尽管存在着不同的途径,但可以归纳为对形成围合的“层组”进行独特的秩序表达,并通过“编辑”的方法形成建筑空间形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王凯 《建筑师》2022,(4):70-78
“建造”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研究和建筑评论中不可或缺的主题。本文尝试从话语史的角度做一个历史性 的回顾,追溯当代中国建筑学中“建造”观念在“言说”中出现的时刻。以当代中国建筑的经典作品、冯纪忠先生设计 的上海松江方塔园和何陋轩为例,本文通过系统分析40多年来中文文献中对这一作品谈论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建构” 话语的引入所带来关键性的改变,讨论并揭示“建构”话语在当代中国建筑学科和观念史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聪慧 《建筑学报》2023,(7):96-101
梳理了中国建筑语境中“样式”“风格”自1890年代起受到西方“style”的影响,到1950年代在文献、实践、机构中“样式”“风格”的用法、指代、内涵的变化,阐释出中国建筑话语中“样式”“风格”含义变化背后的独特历史背景及其在建筑话语中承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住宅建设正酝酿新的格局寻找传统的优质价值与传统批判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近一个世纪来,中国建筑已历史的认同了西方尤其是现代西方建筑的“话语体系”“后民居”的思路是当代的和前瞻的,不是从建筑史汲取灵感,而是激活中断的历史“后民居”不是一个风格一门现代意义的民居设计课应当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有“形”与无“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形的理解,可以说是西方人的传统,从古希腊神庙、罗马大教堂,一直到工业革命,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之前,西方建筑史的演变无一例外地是围绕著“形”的变革。而空间的概念毫无疑问是中国人的专利。老子早在2000年年前就已对空间做出了精辟的阐述。“空间”一词最开始出现在西方建筑师的设计语录里已经是19世纪末。赖特埋承老子“空间”论对他设计理念的形成举足轻重。空间的流动与自由也造就了密斯。另一个推动现代主义建筑形成的理论框架是理性主义(Rationalism)及由其演变而来的功能主义(Functionism)。应该说,功能主义的理论首先从根本上对传统上以“形”为主的建筑理念提供了突破点。这一点可以从现代建筑史的发展过程得到印证:现代建筑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是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和新艺术运行(ArtNouveau)以后,而这两项运动都是在空间形态上突破了传统。往后的荷兰风格派(de Stijl)和俄国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则是更彻底地摆脱了过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阐述“传统”“现代”“后现代”话语在住宅建筑形式中的呈现,并以住宅设计为例,据此说明如何在“传统”“现代”“后现代”语境下把脉住宅设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方戟  庄慎 《时代建筑》2012,(6):77-81,76
传于苏州的“黎里”和“双栖斋”是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新近完成的两座建筑,文章记录了围绕这两座建筑展开的谈话。谈话涉及了当代中国建筑实践、功能、概念及空间感知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等几个主题。  相似文献   

17.
追溯1980年前后《建筑学报》等期刊中围绕“民族形式”讨论的话语与实践,揭示历史知识、建筑实践与理论话语如何相互影响,塑造出以“院落/庭园”“空间序列”等为核心的,符合现代主义建筑观念的“中国建筑传统”,并指出它所体现出的1980年代前后,历史、设计与理论3个领域间的交织关系,以及由建筑师所主导的这场讨论对1980年代以后这3个领域的状态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DOCOMOMO组织提出“现代建筑遗产”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保护后,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将DOCOMOMO“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与国内“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体系结合研究,分析“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启示,并结合昆明地区的保护实例,指出《文物保护法》在保护“现代建筑遗产”中的局限性,最后从“完整性”、“可读性”、武汉保护法规的启示与马德里文件中的相关规定等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颗印”是昆明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是云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典范.从建筑环境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一颗印”作为住宅空间给人带来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在总结“一颗印”民居建筑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处境的基础上,探讨了“一颗印”传统居住模式与现代昆明生活的适应性,以及“一颗印”式民居的保护继承问题和更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夏娃 《工业建筑》2006,36(1):101-102,26
对于未来建筑的一种概念性设想,是一种“超建筑”。超建筑试图超越传统思维方式所体现的文化范畴,也不再拘泥于现代西方主流建筑的意义纷争,而代之以“第几区”概念,化静为动,让混沌空间在秩序与非秩序的边缘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